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变化,观察了我院近4年来住院治疗的33例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并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重点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提高对该病诊断的认识。肥厚型心肌病是不明原因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胸闷、心悸、晕厥,甚至猝死。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易误断为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二维超,心导管、磁共振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血浆BNP水平测定对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44例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定义为A组;在抽取同期在我院接收健康身体检查的健康人资料44例,将其定义为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糖BN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B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使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一个重要表现,该项指标对于临床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鉴别又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冠心病、非Q波心肌梗死等疾病,故掌握其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十分重要。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为正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苓桂术甘汤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期心肌病系妊娠的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所发生的严重心肌疾患,临床上呈扩张型心肌病或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表现,易发生辞死,严重危及到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及健康。我们近3年来试采用经方等桂术甘场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3例获满意疗效,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三一股资料64例患者选自急诊首诊病人,均符合1957年MeadowsWR拟定的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并排除器质性心肌病、感染、急性中毒、高血压及肾炎等疾病。其中妊娠前发病11例,妊娠后发病53例;发病年龄在24岁~36岁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心动已确诊的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常规l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导联(V1 ~V3)、高侧壁导联(Ⅰ~aVL),具有特殊性,(0.05).其他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心动已确诊的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常规l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导联(V1 ~V3)、高侧壁导联(Ⅰ~aVL),具有特殊性,(0.05).其他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合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其治疗可采用常规的抗冠心病病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和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及早诊断,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心肌病(DDM)是一种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临床常见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两类。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的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的疾病,以致心功能减退、栓塞、猝死。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心脏不扩大,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非典型心绞痛、晕厥等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5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31例;心前区疼痛12例;心前区不适6例;乏力2例;心悸2例;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2例。41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4例患者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3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7例患者因心率慢,未服用药物。临床随访1~36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均适用于治疗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点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32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出现的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正常心电图有2例(6.2%),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电图改变30例(93.8%),其中,伴ST段压低22例(73.3%),发生率最高;其次是T波改变,以T波倒置为主16例(53.3%),异常Q波有12例(40.0%)。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多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虽无特异性特征,但心电图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大大提升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肥厚型心肌病转变为类似扩张型心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内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但晚期可发生收缩功能障碍,出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表现。笔者收治1例HCM病人转变为类似DCM,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主因心悸、气短10年,加重伴发憋、不能平卧1周于1998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自1988年始出现心悸、气短,未予重视。1991年在怀孕7个月时出现浮肿、尿少、胸闷、气短加重,在我院查心脏超声示:IVS38mm,LVPW39mm,Dd36mm,Ds10mm。室…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21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的 2 1例患者作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 (HCM)的主要心电图改变有心律失常 (76 .2 % )、左室肥厚 (47.6 % )、ST—T改变 (57.1 % )和异常Q波 (61 .9% )。结论 心电图对HCM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苓桂术甘汤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理广  海洋 《河北中医》1999,21(6):365-365
围产期心肌病系妊娠期最末3个月至产后5个月内所发生严重心肌疾患,临床上呈扩张型心肌病或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表现,易发生猝死,严重地威胁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及健康。1996~1998年,我科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为急诊首诊病人,均符合1957年MeadowsWR拟定的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并排除妊娠后期以前无器质性心肌病、感染、急性中毒、高血压及肾炎等疾病。其中妊娠前发病11例,妊娠后发病53例;发病年龄在24~36岁。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2组病人治疗前…  相似文献   

16.
李延教授认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属于中医络病学说的"心络病"的范畴,心络病是以心络损伤为基础、气血瘀阻为基本病机、脏腑功能障碍为表现的一类病症,治疗当以"通络"为大法,并从"心络病"角度辨证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认为本病的特点不外乎"虚"和"瘀"两端,并从基本病机出发,结合心络病的特点,以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通络药物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方新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岳沛平教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30年,尤其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在江苏省中医院学习期间了解到岳沛平教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经验,现将其治疗该病16例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红梅  李彩  赵军  李伟  张晋  薛秋慧 《河北中医》2013,35(8):1274-1275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与基因遗传有关的心血管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2‰[1].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HCM患者易于发生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为10%~28%[1],又是HCM患者临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2004-10-2012-01,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HCM并发AF 36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心肌病。根据左心室流出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左室高电压,病理性Q波以及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确诊有重要意义。本图不光有Ⅱ.IlI.avF导联的ST段抬高,还有I.avL导联的相应改变,其相应改变是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的主要线索。特别是该患者又有下腹痛的临床表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首先需要考虑及需及时排除的。: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最后该患者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异常Q波类似心肌梗死的Q波。这种病理性Q波常见于前壁及下壁导联。但像本例既有病理性Q波同时伴有ST—T改变的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反复胸闷、憋气、心悸、活动后喘促、双下肢水肿10余年,加重1月,于2008年10月入院。既往史: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型,未进行规律服药治疗;房颤史15a;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家族史:母亲有肥厚性心肌病史。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