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是药材黄芪中的活性成分之一。由于目前对于黄芪皂苷代谢途径知之甚少,使得通过直接转入皂苷母核合成相关基因从而提高黄芪毛状根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不能施行。考虑到皂苷中的糖基侧链,增加活性葡萄糖代谢流入也许可以增加黄芪甲苷的最终转化效率。为了验证这个假说,该文将ADP-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转入黄芪毛状根中,分子鉴定表明其基因已经整合进黄芪毛状根基因组,并且在mRNA水平增加了表达;GBSS酶活性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平均酶活增加了约21.8倍;PAS染色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中的多糖成分显著增加;与此同时,ASI含量亦提高了4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转入活性糖代谢相关基因方法提高皂苷产量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环黄芪醇是黄芪甲苷的苷元,主要存在于中药黄芪中,可以通过黄芪甲苷制备得到。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以提高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细胞衰老。同时,环黄芪醇还具有很好的抗艾滋病病毒(HIV)、预防和治疗腹主动脉瘤、抗炎和抗氧化应激等药理活性。目前文献报道环黄芪醇可通过生物转化或化学修饰的方法制得多种新结构化合物。故对环黄芪醇的应用及结构修饰的研究现象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新的具有药物活性的环黄芪醇类衍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对黄芪甲苷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ZY  Hu ZB  Wang ZT 《药学学报》2011,46(3):355-360
为了研究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对黄芪甲苷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本文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vgb)导入黄芪毛状根中,经PCR特征性引物扩增得到54个转基因株系。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vgb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黄芪毛状根基因组中。RT-PCR分析结果表明,vgb基因在转录水平获得表达。转基因黄芪毛状根培养15天,其生长量和增长倍数皆比非转基因黄芪毛状根高;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黄芪毛状根黄芪甲苷含量是非转基因黄芪毛状根的5~6倍,是山西产黄芪药材的10~12倍。研究结果表明,vgb基因的表达促进了转基因毛状根的生长,提高了黄芪甲苷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黄芪精为例,对液体制剂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采用ELSD检测器,以黄芪精为例采用直接碱化处理的前处理方式建立黄芪甲苷的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黄芪精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前处理简单、专属性好,在0.33~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在黄芪甲苷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黄芪甲苷的高效提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综述近5年最新的提取技术(高速离心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滤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高压提取法、高速逆流提取法)在黄芪甲苷提取中的应用现状,评述各种提取工艺的特点和效果。结果:新的提取技术在提高黄芪甲苷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防止活性成分破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新的提取技术在黄芪甲苷提取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交法研究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和数种氨基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5版对黄芪的含量测定指标是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为保证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能够充分提取,我们在2000年7月通过正交设计对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在实验设计范围内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现将方法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YWG-C18柱,乙腈:水(1: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不同批号(三个批号)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为138μg/ml,177μg/ml,167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复方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精中黄芪甲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玖环  徐秀丽  米振清 《中国药事》2002,16(11):701-702
黄芪精为黄芪制备的口服液 ,具有补血养气 ,固表止汗等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气虚血亏 ,四肢乏力 ,精神不足等病症。其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和多糖 ,目前《中国药典》中黄芪的质量标准是以黄芪甲苷作为对照品 ,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1] ,HPLC法对黄芪药材及其复方制剂中的黄芪甲苷的测定已有报道[2 ] 。HPLC法具有快速、高效、准确的优势 ,本文采用了HPLC法对黄芪精口服液中的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1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LC - 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 ,SPD- 10Avp紫外检测器 ,WDL - 95色谱工作站。黄芪甲苷 (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的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并考察P-糖蛋白(P-gp)对其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研究肠段不同吸收部位、黄芪甲苷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黄芪甲苷单体及其在补肾温肺微乳中吸收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单体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速在0.10~0.40 ml·min-1内和质量浓度在0.1~1.0 mg·ml-1范围内,十二指肠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吸收系数无显著性差异;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的肠灌流试验结果与黄芪甲苷单体相比略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糖蛋白抑制剂对黄芪甲苷的肠吸收影响很小。结论:黄芪甲苷和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具有相似的吸收特性;其在大鼠肠内的吸收不受P-糖蛋白影响。因此,推测黄芪甲苷不是P-gp的底物。  相似文献   

10.
黄芪甲苷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黄芪甲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分别从对心脏、脑、肝、肾的保护作用,抗高糖作用、抗衰老作用、对血管影响、抗病毒等方面对黄芪甲苷的生物活性和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黄芪甲苷具有保护受损脏器和组织等广泛生物活性,药理作用显著,有望成为疾病治疗和康复用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黄芪甲苷在联合用药方面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区域和研究方向。黄芪甲苷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促使其在市场更广泛的应用,造福于人类的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11.
孙静  王昌利  张佩烨 《中国药房》2011,(19):1759-1760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饮片的方法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改进药材加工工艺。方法:对黄芪采用改进工艺——鲜切法和传统干切法制备饮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2种饮片中黄芪甲苷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鲜切法所得饮片中黄芪甲苷含量为0.072%,高于传统干切法所得饮片中黄芪甲苷含量(0.046%)。结论:鲜切法优于传统干切法;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体外抗腺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实验和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黄芪甲苷对人腺病毒3型(HAdV3)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分析检测黄芪甲苷在病毒生物合成阶段对HAdV3六邻体(hexo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E及MTT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对腺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同时能够抑制腺病毒的复制和吸附,病毒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但在细胞保护作用方式下黄芪甲苷不能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在生物合成阶段黄芪甲苷组与病毒对照组比较hexo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芪甲苷在体外具有抗腺病毒作用,黄芪甲苷抗腺病毒作用可能与其在生物合成阶段抑制hexo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山西道地药材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优选黄芪中黄芪甲苷的醇-氨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ELSD法,梯度洗脱,以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色谱柱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计算为127001,分离度为2.25,拖尾因子为1.02,表明对称性良好,保留时间为35.58min;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D3,即甲醇∶氨水为9∶1,溶剂总量150ml,超声40min,提取3次。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黄芪有效成分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IV对人食道癌HCE-4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黄芪提取物(阳性对照药)、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IV对人食道癌HCE-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3种药物诱导HCE-4细胞凋亡的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IV对HCE-4细胞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效果呈浓度依赖性;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IV能够诱导HCE-4细胞的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IV处理HCE-4细胞后,抗凋亡蛋白p-AKT的表达量明显减少,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增加。结论 黄芪有效成分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IV通过调控AKT信号转导途径诱导人食道癌HCE-4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袁天烁 《医药导报》2005,24(7):619-620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乙醇浓度、加乙醇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4个因素对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以黄芪甲苷含量作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质量稳定,重现性好,黄芪甲苷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欣力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HPLC—ELSD 法测定欣力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AgilentZOBA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ELSD 载气流速2.5 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2.57~12.8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n=6)为98.2%。测定了3个批次欣力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其含量范围为0.29~0.30 mg·粒~(-1)。结论:陔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欣力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艳  胡娟妮  赵勇  郑金凤  丁野  李文莉 《中国药师》2013,16(8):1156-1159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探讨氨试液对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UPLC-MS液质联用法考察碱性环境(氨试液)下对黄芪甲苷转移率的影响.结果:现行标准下测定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转移率高达400%;氨试液作用下,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Ⅱ转化为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Ⅲ相对稳定.结论:黄芪甲苷转移率存在异常偏高,黄芪药材及含黄芪的制剂以黄芪甲苷作为定量的指标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其他皂苷类成分可以转化为黄芪甲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工艺。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剂流速为考察因素,黄芪甲苷得率为考察指标,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用方差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5 ℃、萃取压力为45 MPa、萃取时间为2 h、萃取剂流速为20 L·h-1。结论:本提取工艺条件可行,为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提取方法的及黄芪甲苷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结果:黄芪中黄芪甲苷在主根中含量M:0.0640% 侧根中含量M:0.0969% 结论: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侧根远高于主根,为黄芪药材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膜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黄芪药材经甲醇-氨水(v/v 9:1)超声提取,确定实验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色谱条件:依利特Hypersil ODS 2 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ELSD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40℃,载气(空气)压力:3.5Bar,增益值:7 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黄芪甲苷低、中、高3个进样量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0%,48h内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24%,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26%(n=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6930mg/mL,加样回收率结果分别为97.05%,RSD=0.17%(n=3) 膜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讨论:该方法缩减了黄芪药材的前处理步骤,测定结果准确,能够用于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