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选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C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CCCI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强力定眩片(养血清脑颗粒1袋,强力定眩片4粒,均3次/d口服),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疗程4 w,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同时给予同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45.6%,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和HDS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能够有效治疗CCCI。  相似文献   

2.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流变学和TCD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CCCI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及药物干预对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日本2000年修订的CCCI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90例,将其分为基础治疗组(A组)、养血清脑颗粒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各30例,同时选正常对照组(D组)27名,用药前后测定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前分别与D组比较,NO、t-PA水平降低,ET-1、PAI-1、FIB水平升高(P〈0.05或P〈0.01);B组、C两组治疗后各检测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组、C组与A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CCI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而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血栓前状态的各指标。  相似文献   

4.
孙波 《糖尿病新世界》2015,(5):11-12,14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共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法、西比灵治疗法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法治疗,比较和分析3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比较发现,治疗前后大前动脉、大中动脉、椎动脉和基层动脉的血流速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分别与西比灵治疗后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比较,大前动脉、大中动脉、椎动脉和基层动脉的血流速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后分别与西比灵治疗后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治愈、无效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供血不足能够有效改善动脉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病人96例,随机分为3组:养血清脑组(A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和联合组即A组 B组(C组),每组32例.观察3组治疗后偏头痛疼痛强度、持续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3组病人治疗后偏头痛均有改善,疼痛强度减轻,头痛持续时间缩短(P<0.01);C组与A组、B组相比疼痛强度减轻明显,头痛持续时间更短(P<0.05),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可以缩短病程,改善头痛症状,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2月于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CCCI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脑血管血流速度(Vm)、血管储备功能指标〔包括屏气指数(BHI)、阻力指数(RI)〕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斑块数量及斑块面积。结果 (1)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PI及治疗前基底动脉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PI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Vm增快及减慢的脑血管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m增快及减慢的脑血管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Vm增快的脑血管Vm慢于对照组,Vm减慢的脑血管Vm快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BH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HI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数量、斑块面积及治疗前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IMT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CCC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储备功能,降低CIMT。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单用丁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参数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3%(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优于丁咯地尔.  相似文献   

8.
刘东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28-4130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对中老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予川芎嗪脑颗粒,对照组予安慰剂,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7~13 d、14~20 d、21~28 d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在治疗7 d、14 d时,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MCA及A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值达到正常水平(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79.1%)显著高于对照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的疗效较好,对于脑血流速度快、血管痉挛的偏头痛患者尤为适合,且安全性好,值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1年10月到我社区卫生院就诊的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经颅多普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颅多普勒指标中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轻中度偏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轻中度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氟桂利嗪,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偏头痛治疗的总体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 0.0 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轻中度偏头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病人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VD病人随机分为养血清脑颗粒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病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1次1袋,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脑复康)片,1次0.8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脑卒中病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MMSE总分、ADL评分及DND评分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量表评分分别为(26.17±4.03)分、(31.47±5.67)分、(33.48±5.8)分,对照组为(22.83±5.12)分、(34.68±7.09)分、(37.66±5.32)分,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轻中度VD病人的认知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以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安全性指标,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P>0.05),两组体重、LVEF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水肿、肝大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可明显减轻病人体重,提高LVEF。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围术期平衡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疗程、2疗程、3疗程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1个疗程,GCS评分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3个疗程,GC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平衡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可能有促苏醒作用,从而缩短患者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14.
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每日3次;对照组80例,口服通塞脉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4周。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过程中,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和5.8%。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5例和对照Ⅰ组(B组)32例、对照Ⅱ组(C组)33例.A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结合高压氧治疗,B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高压氧治疗,C组总应用常规药物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62.50%、60.6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比索洛尔、稳心颗粒对阵发性房颤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及稳心颗粒对阵发性房颤(PAF)病人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将177例PAF病人,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A组)、稳心颗粒组(B组)、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组(C组)。观察比较A组、B组、C组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Pd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A组、B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Pd明显低于A组、B组(P<0.01)。结论比索洛尔与稳心颗粒联用更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肝祛痰化瘀治疗对高血压伴肥胖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病人随机分为平肝祛痰化瘀加尼群地平组(治疗组)和非诺贝特加尼群地平组(对照组),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压、症状积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症状积分、TC、TG、HDL-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舒张压、症状积分、TC、LDL-C、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平肝祛痰化瘀治疗高血压伴肥胖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气通络法对血瘀证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将临床CCCI诊断明确,属于血瘀证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调气通络方与西药尼莫地平治疗21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用药前后血清MMP-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MMP-2水平相当(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血清MMP-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血清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通络方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降低MMP-2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天麻丹杜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尼群地平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片口服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天麻丹杜汤,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压、生活质量状况等。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 天麻丹杜汤治疗高血压病可较好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且安全,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温肾活血汤治疗冠心痛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肾活血汤,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疗效、心电图变化,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0%(P〈0.05),治疗组在提高心率、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肾活血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