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心理与健康》2008,(8):62-63
Q:我的儿子今年高三,去年开始交了一个女朋友。虽然家长都不赞成他早恋,可是儿子很坚持,我们也没办法。前几天他忽然告诉我们,他女朋友怀孕了,这真是让当父母的吃不消,好像晴天霹雳。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学习做夫妻     
有个社会学家曾问总统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做驾驶员难呢还是做夫妻难?”总统很奇怪:“这还用问?当然是做夫妻难!”社会学家也很奇怪:“可是,为什么做驾驶员就必须先通过培训,还要考个驾驶执照才行:而做夫妻却可以不接受培训,更不用通过考试呢?”  相似文献   

3.
《心理与健康》2009,(9):63-63
Q:我38岁,丈夫40岁。这些年我们的婚姻虽没有出现问题,但却寡然无味。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经常争吵。回想当初,现在的我们真的一点激情也没有了。这是否意味着婚姻正在走向坟墓呢?  相似文献   

4.
《心理与健康》2011,(8):77-77
Q:家里有亲人是慢性乙肝患者,多年治疗下来,他的病情还算稳定,但是感觉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总是闷闷不乐,整天也说不了几句话。我们很担心他,请问像他这样的患者,平时应该如何进行调养呢?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的有关家庭教育的宣传中,“严格管教”被列为“错误教育方式”名单里的重点。然而,严格管教真有错误吗? 如果我们去部队或者体工大队,会发现“严格”是管理的基本原则。谈到特种兵,人们很羡慕他们能接受“魔鬼训练”。在影视作品里,新兵被教官严厉训斥、严格要求,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可为什么家长严格管教孩子就成了问题呢? 其实,严格管教、强化训练从来都不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章睿齐 《校园心理》2006,4(6):54-55
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学生考试“失手”的情况,明明很熟悉的知识在考场上却记不起来了,过后懊悔不已。为什么这些同学会频频“失手”呢?  相似文献   

7.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然而,句中“输”指的是“输”在哪方面?一般人对于“输”的内容理解是什么呢?对于这句话,调查周围的人有:赞成、不赞成和徘徊在两者之间。但对于“输”的内容很明显都指向“知识方面的学习”。如果在起跑时真的“输”了这些所谓的知识,是否意味着人生将永远输下去,不可挽回?如果把人生的赛道比喻为马拉松,什么才是支撑人坚持不懈跑下去的动力呢?本研究从素质冰山模型的角度审视和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8.
第一位患者家属都怀着同样的心情,希望病人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最有效的治疗,能够早日康复,但是精神疾病是复杂的,我们的就医过程可能不会很顺利,因为精神科较为特殊。那么,精神科医生是如何进行诊断的呢?进行诊断主要是靠两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身为父母,我们都很疼爱孩子,恨不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怎样的爱才算适当?过多的爱或管束就一定会对他们好吗?让我们带着疑问,看一看下面这则故事:  相似文献   

10.
《校园心理》2008,6(10)
好久没有用这样的一个心情来写些东西了,现在不是很茫然而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酸的味道。马上快毕业了,3年过去了,比3秒感觉还快那么0.003秒。想想当时我们刚来的时候,再想想3年了,我们学会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心理与健康》2007,(4):62-62
Q:我女儿自小乖巧听话,非常讲礼貌,是我们眼中的乖乖女。可升入中学以后,却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越来越不听话了,我们为她操尽了心,可她呢?初三的学生啦,书不好好地读,整天就知道玩,真是气死人…….而且只要我们讲她几句,她马上顶嘴,仿佛面对仇人一般。孩子为何会仇视父母?  相似文献   

12.
《心理与健康》2008,(8):60-61
Q: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但是目前我们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难免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心情往往不好。加上我的工作压力很大,下班回家遇到孩子不听话就怒火中烧,冲孩子发脾气,最后起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自己也很后悔,还会让爷爷奶奶也不高兴。这些经常让我很苦恼,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这样对你说:“你怎么还没有长大?你怎么还跟个孩子一样?!为什么你的举止显得那么幼稚呢?”对此,你一定会感到很生气,因为你认为这种说法通常是贬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健康的宝宝会给全家带来欢声笑语,带来幸福与喜悦。可是若宝宝因为各种意外而流产、死胎或者刚出生不久便突然夭折呢?这对一个家庭来说,会造成难以磨灭的悲痛。准爸爸妈妈,甚至是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很难过,尤其是准妈妈,  相似文献   

15.
适时放手     
那天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去散步。在距市中心不远的公园,我们在石凳上休息、闲聊,天虽晚,街上的行人却是不断地来来往往。“哟,那不是李阳吗?”女儿忽然叫道,顺着她的视线一看,原来是她班上同学,和她一道的还有一个女孩。俩人手里都拿着书,看样子是从书店出来的。女儿她爸说:“她们怎么自己上街,也没家长陪着?”女儿扭过脸看着我们,很不以为然地说:“谁上街还要家长陪?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要陪,只有我,上哪去,你们都要跟着。”我说:“陪你,还不是为你好,街上车多,万一再遇上坏人可不得了!”  相似文献   

16.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拥有一切但总是快乐不起来的国王,他看到自己宫殿里的一个小厨师总是很知足、很快乐,不解的他就问宰相:“为什么?”于是宰相给了厨师99枚金币,这个厨师先是狂喜,接着犯愁,为什么不是100枚呢?  相似文献   

17.
提问:我的儿子今年9岁,一直都很听话,在家会帮着父母做家务,放学后自己主动做功课,在学校里的成绩也很好。最近发现他偷拿父亲的钱,这让我们很惊讶。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有位同学在路上摔倒,我儿子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去看医生,还帮同学垫付了医疗费。我们听了很奇怪:他身上怎么会有钱?询问孩子后才知道,  相似文献   

18.
昨晚睡觉时,女儿很神秘地对我耳语:“妈妈,今天中午田田没有写完作业,你猜她妈妈是怎么治她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活动中,学生偷窃行为问题总是很棘手。有时处理不当,就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在同学面前颜面扫地,甚至因忌恨而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更多的不良行为。那么,对小学生的偷窃行为,我们如何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学生,又能从思想上彻底根除呢?笔者认为,必须深入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丁婕 《校园心理》2006,4(7):36-36
记得大二时,教古代汉语的老先生给我们讲甲骨文。讲到“幸福”的“幸”字时,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类似手铐的形象,告诉我们这就是“幸”字最初的写法。听了先生的这个解释,我们都一脸茫然:“手铐”怎么会是“幸福”呢?这时,老先生笑着问:“戴上手铐是痛苦的.那么脱掉手铐呢?”我们当即高声回答:“幸福!”多么神奇的造字法呀,换了一个角度,令人生畏的“手铐”就在瞬间变成了“幸福”。其实,生活就是如此奇妙,往往只要你转个身,就是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