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干化学尿液自动化分析仪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认识其检验结果对菌尿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尿液标本的亚硝酸盐试验结果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材料 对象 :临床有泌尿系感染症状或疑为泌尿系感染患者 59例 ,男 1 8例 ,女 4 1例 ,年龄 2 2~ 60岁。主要试剂 亚硝酸盐试验用苏州第一制药厂的尿八联试纸 ,细菌培养鉴定试剂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提供。主要仪器 MA -4 2 1 0尿液分析仪。方法 ①取病人新鲜尿液用尿八联试纸在MA -4 2 1 0尿液分析仪上检测亚硝酸盐 ;②在病人留取…  相似文献   

2.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琴 《广西医学》2002,24(10):1649-1650
为探讨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感染情况 ,我们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8月取 41 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及尿液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 ,并对阳性率较高的解脲脲原体进行药敏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 .1 研究对象 :41 6例患者的病程均在一周以上 ,有泌尿生殖感染症状的门诊病人或住院病人。其中 ,男性尿道分泌物 1 6 8份及尿液标本 2 0份 ,女性宫颈分泌物 2 2 8份 ,平均年龄 3 0岁 ,近期未服用抗生素。1 .2 标本采集 :男性需用无菌细小棉拭缓慢插入尿道 2~ 4cm处 ,轻轻捻转取柱状上皮细胞 ;女性需用阴道窥器扩张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假丝酵母菌临床特点与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间我院134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培养标本,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等。结果在134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假丝酵母菌237株(17.69%),主要为白色、热带及光滑假丝酵母菌等3种菌种;大多菌株对于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比较高,达100%,对于其他抗菌药物均存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在尿路系统感染患者中,假丝酵母菌感染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尿液标本的细菌感染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2月1日,直至2017年7月1日,对其感染细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发现,感染菌群分布最常见菌群为大肠埃希菌、以及葡萄球菌等,且葡萄球菌以及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临床上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其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且多数具有多重耐药性,为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药敏实验,并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2008年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昆明市2008年4~6月手足口病流行时期该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了解导致本次流行的肠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疱疹液及尿液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RNA的检测.结果 25例患儿共采集58份标本,其中咽拭子21份、疱疹液12份、尿液25份,检测结果13例患儿为CoxA16阳性,阳性率为52%;5例患儿EV71阳性,阳性率为20%;两者之比为2.6:1;咽拭子标本检出率为11/21(52.38%),疱疹液标本检出率9/11(81.82%),尿液标本中未检出病毒.结论 所检测2008年昆明市儿童手足口病标本中以CoxA16感染为主,EV71也有散发病例,但未发现重症感染患儿;CoxA16和EV71感染患儿的表现相似,临床难以鉴别;本次实验疱疹液的病毒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文献报道由菌群失调所致条件致病菌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现将本科1997年5月~1998年10月所查2010例肠炎患者粪便真菌检出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为1997年5月~1998年10月间本科所检验的全部门诊肠炎患者的新鲜粪便,1.2方法:采用生理盐水湿片直接镜检法。微生物学检查中利用芽管试验、糖发酵和糖同化试验进行鉴定。具体操作按操作规程进行[1]。2结果2010份肠炎患者粪便标本中,以生理盐水涂片直接镜检法检出真菌孢子或真菌菌丝470例,检出率为23.4%;经做生物学检查确定为真菌的447例,真菌阳…  相似文献   

7.
我们收集了 1 997年 8月至 2 0 0 2年 7月外科住院的细菌培养标本 ,共培养出 2 76株细菌 ,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 :2 76株细菌均来自外科住院患者的感染创伤或脓腔 (包括关节腔 )的脓汁或渗出液 ,其中原发性感染 5 8例 ,继发性感染 2 1 8例。培养基 :血琼脂基础、糖、醇、苷生化鉴定管均购自浙江省军区微生物试剂厂 ,M—H琼脂购自北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离培养及鉴定 :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 ,鉴定方法主要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并做必要的补充试验。药敏试验 :按WHO推…  相似文献   

8.
我科从 1998年 3月~ 1999年 12月 ,对 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 3小时细胞计数、尿液三杯试验、尿沉渣、尿培养及酚红排泄试验的检查 ,现将本组特殊尿标本在留取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50例患者中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18~ 67岁 ,其中尿路感染 18例 ,肾病综合征 2 0例 ,慢性肾炎 12例。2 方 法2 .1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嘱病人晨 7时排空膀胱 ,弃去尿液应开始留尿于清洁带盖 ,容量为 3 0 0 0~ 50 0 0 ml的容器中 ,第一次小便应放甲醛 (每 3 0 ml尿液加 4 0 %甲醛 1滴 )…  相似文献   

9.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6月—2010年8月接诊的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40份。1.2检测方法①精密度试验:取新鲜尿液标本2份,尿液总蛋白浓度分别为样本Ⅰ160mg·L-1和样本Ⅱ560mg·L-1,做日内精密度试验。②亚硝酸盐干扰试验:40份不同总蛋白浓度尿液标本分为4组。第1组浓度约135mg·L-1,第2组  相似文献   

10.
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的衰退 ,发病的机会增加 ,其病情恢复也较缓慢 ,住院期间常发生院内感染[1] 。近年来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耐药菌种逐渐增加。本文对老年患者的病原菌药敏试验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原菌株从 1997年 10月— 1999年 12月间的老年患者 75 3例的各类标本中获得 ,其中血液标本 197份、痰液标本 2 6 0份、尿液标本 2 5 1份、心包液 2 0份、分泌物6 1份。男 5 0 5例 ,女 2 4 8例 ,年龄 6 0~ 10 3岁 ,平均 81.5岁。获得的病原菌中 ,微球菌 32株 ,血液标本占 5份 (院内感染 2份…  相似文献   

11.
尿液分析应用于临床已有多年。由于其在尿路感染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 ,因而在临床各科尤其是在肾病内、外科中的运用极为普遍。目前在我院采用的尿液分析仪可对尿液进行十项过筛试验。为此 ,我们对尿液分析中 NIT、L EU、Pro及显微镜检查 4项指标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评价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2 0 0 3年 4月至 6月本院住院患者 2 5 2例 ,其中男性 114例 ,女性 138例 ,年龄 2 2岁~ 81岁。尿路感染的诊断已被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所证实。1.2 标本的留取 清晨首次中段尿 ,2 h内检测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时选择尿液隐血检验取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年收治的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70例来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本研究的诊断主要选择尿沉渣镜检的方法和尿液分析仪方法,比较将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诊断数据得出,采用尿沉渣镜检的方法进行诊断,得出各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诊断的,且针对肾结石、肾肿瘤、肾小球病、急性肾炎综合症进行诊断,采用尿沉渣镜检的方法所诊断出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尿液分析仪诊断的。结论在对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准确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泌尿系统检验中运用。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 2年来收住 38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近 2年来我院住院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 38例 ,男 1 8例 ,女 2 0例 ,年龄 42~ 75岁 ,血糖 >1 2 mmol/L。 38例中有尿频、尿急、尿痛者 2 6例 ,同时伴有发热 7例 ,腰痛 5例 ;无尿频、尿急、尿痛者 6例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程为 1周至半月。2 诊断细菌培养结果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1清洁离心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超过1 0 8/L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超过1 0 /HP或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者。当 1 …  相似文献   

14.
庞则娟 《医学文选》2005,24(1):33-34
为了解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影响因素 ,我们对 2 0 0 1~ 2 0 0 2年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收治 4 30例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87例。其中男性 5 8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2 1~ 8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 ,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系列综合征。由于糖、脂代谢紊乱 ,血中白细胞趋化和吞噬能力明显下降 ,机体防御能力较低 ,因此极易发生感染。为了解其感染情况 ,我们对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 2 4 6例病例进行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的 2 4 6例糖尿病患者全面进行调查 ,其中男性 131例 ,女性 115例。年龄最小 33岁 ,最大73岁 ,平均 5 0岁。医院感染的诊断参照 2 0 0 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 。2 结果2 .1 医院感染发病率  2 4 6…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给临床泌尿系统感染病人的诊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便于临床医生对重症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及时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笔者将2004年1~6月份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实验室要求无菌留取的中段尿,按操作规程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02例尿液培养共检出细菌44株,阳性率为43%.其中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这两种细菌的药敏分析表明,丁胺卡那和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而青霉素、氨苄和氟哌酸耐药菌株明显增多.结论随着泌尿系统感染病人增多及滥用抗生素,导致感染的菌群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发生改变.因此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针对性地使用敏感抗生素,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对尿液细菌培养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抗生素前后均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做尿液细菌学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抗生素使用之前,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例(46.15%);抗生素使用1d后,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例(15.38%);抗生素使用3d后,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例(9.62%),抗生素使用5d后,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例(3.85%),抗生素使用前后,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有一定影响,应用抗生素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液中致病菌的检出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勤 《河北医学》2003,9(1):90-90
为了解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致病菌类型与抗生素敏感情况 ,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32 0例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送检标本 32 0份均采自我院门诊前列腺炎患者 ,年龄 2 7~ 6 8岁 ,平均年龄 4 8岁。1.2 标本采集 :排尿后无菌操作按摩前列腺 ,将前列腺液收集于无菌试管中送检。1.3 培养基 :均为商品试剂及本科自制。经标准菌株试验合格后使用。药敏试纸由上海医化所提供。1.4 方法 :将前列腺液接种于血平板及伊红美蓝平板 ,35度孵育 ,2 4h观察结果 ,4 8h…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菌 (E .Coli)是—种条件致病菌。是临床常见的感染菌之一 ,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细菌[1] 。随着抗生素种类的不断更新及大量广泛使用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逐年增强多重耐药菌株逐年增多 ,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本文将 1999- 0 7~2 0 0 1- 0 8间自临床标本分离到的 2 14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统计分析。1 临床资料1.1 标本  2 14株人肠埃希菌均来自 1999- 0 7~2 0 0 1- 0 8间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采集的各类标本 ,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1.2 菌株 尿液标本 96株 ,阴道分泌物 35株 ,痰34株 ,其它 4 9株。1.3 方法 采用革兰阴性菌鉴…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统感染致病菌的检出率、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及L型培养。结果 普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6.7%,L型培养阳性率为35.0%,所检出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增加。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同时进行尿液普通培养及L型培养,井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