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吸烟成瘾者与网络成瘾者的特质冲动及认知抑制功能的异同。方法:通过网络成瘾量表(IAT)、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筛选出吸烟成瘾组25例、网络成瘾组25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采用UPPSP冲动行为量表进行冲动性测试,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所有被试进行经典色词Stroop实验,记录脑电数据。结果:网络成瘾组及吸烟成瘾组的UPPSP消极紧迫感、积极紧迫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成瘾组Stroop色词不一致正确率低于网络成瘾组及对照组(P0.05);ERP分析显示,吸烟成瘾组及网络成瘾组N200的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在顶枕区诱发的P300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吸烟成瘾组前额区N450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正负性情绪相关的冲动性水平升高、认知冲突抑制不足可能是网络成瘾者与吸烟成瘾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2.
B2基因结构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B2基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相关蛋白 1(insulin 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relatedprotein 1,IGFBP rP1)基因在结构上的关系以及其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用 5′RACE(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技术获得B2全长 ,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7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的正常黏膜以及 6个结肠癌细胞系(SW480 ,SW1116,SW62 0 ,HCT8,CoLo2 0 5和LoVo)中B2的表达水平。结果 获得的B2基因全长 112 5bp ,与IGFBP rP1一致性为 112 2 / 112 5。mRNA水平上 ,B2 /IGFBP rP1的表达水平从正常 癌旁 腺瘤 腺癌逐步递增 (P <0 0 5 )。除SW480外 ,其余 5个细胞系中均无该基因的表达。蛋白水平上 ,腺癌与正常黏膜之间B2 /IGFBP rP1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B2 /IGFBP rP1在侵袭前沿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病例 ,发生淋巴结转移概率较高 ,肿瘤的浸润深度较深 ,B2 /IGFBP rP1的阳性程度也较高 (P <0 0 5 )。结论 B2与IGFBP rP1是同一个基因 ;B2 /IGFBP rP1的表达改变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高表达B2 /IGFBP rP1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高的侵袭潜能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吸烟、饮酒、赌博、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降低其危险行为发生率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重庆市某高校大学生2 483名完成吸烟/饮酒/赌博/网络成瘾问卷及主观幸福感测量。结果显示,大学生吸烟、饮酒、赌博、网络成瘾发生率分别为13.37%、29.72%、7.69%、16.96%;男生吸烟、饮酒、赌博率(20.57%,37.40%,9.33%)高于女生(2.96%,18.62%,5.30%)(P均<0.01),男女生网络成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吸烟、赌博和网络成瘾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比有这些危险行为的学生高(P均<0.01);主观幸福感与吸烟、赌博、网络成瘾之间呈负相关(r=-0.073,-0.072,-0.285,均P<0.01),与饮酒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37,P>0.05)。主观幸福感能影响大学生吸烟[OR=0.986,95%CI(0.975,0.997),P<0.05]和网络成瘾[OR=0.937,95%CI(0.927,0.946),P<0.01],是减少吸烟和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但不影响赌博[OR=0.990,95%CI(0.977,1.003),P>0.05]。可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降低他们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肝癌分子边界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10个基因在癌周不同距离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肝癌分子边界。方法 提取mRNA,以管家基因G3PDH为参照,应用RT-PCR技术对10个基因[AFP、COL1A2、Diubiquitin(UBD)、FN、Genimin、GPC3、SPINT2、Stathmin、VEGFB和IGFBP3]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分析25例患者癌组织和癌周不同距离(0、1、2cm)的组织,电泳结果表明AFP等9个高表达基因在距癌周2、1、0cm的组织到癌组织之间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而低表达基因IGFBP3的电泳带强度正好相反,其表达从远端到癌逐渐减弱。统计学分析表明AFP、COL1A2、UBD、GPC3、SPINT2和VEGFB等6个基因在癌和癌周不同距离的递减表达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这些基因所表现出的趋势性差异表达提示在肝癌周围组织中存在分子边界。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游戏成瘾者与其他类型网络成瘾者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对4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学习倦怠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其他类型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性别(χ2=21.855,P<0.01)、年级(χ2=23.650,P<0.01)和专业(χ2=21.991,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比女生、大四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理工类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易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者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得分均大于非网络成瘾者(23.6±5.7/21.6±5.8,20.1±3.4/18.1±4.3,18.8±3.9/17.3±4.1,P=0.045、0.006、0.046);网络游戏成瘾者网络成瘾倾向的不同侧面与学习倦怠的各个层面存在正相关(r=0.026~0.442);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倦怠的各个层面对网络成瘾倾向的不同侧面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β=0.150~0.398,P<0.01、0.05)。结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倦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胃癌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探讨TLN1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Affymetrix芯片筛选癌旁正常胃黏膜(A组)、胃癌原发灶(B组)和淋巴结转移灶(C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队列试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基于聚类分析结果的基因功能(基于Gene Ontology分类)集群分析和Pathway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用RT-PCR检测TLN1 在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情况。结果:A、B、C 3组呈连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278个,其功能主要集中在免疫应答、细胞黏附、磷酸盐转运、阴离子转移、细胞趋化和移动、信号转导等方面;连续下调的387个基因其功能主要集中在消化、糖类代谢、脂质代谢、蛋白代谢、一氧化氮复合物代谢、一氧化碳复合物代谢、细胞黏附等方面。Pathway分析显示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黏附信号通路异常激活,THBS1、TLN1、CAPN3、ITGAX、SORBS1、CAPN6、CAPN9在3组中呈连续梯度改变。TLN1在癌旁非肿瘤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量分别为:0.0000342±0.0000711、0.1064±0.1251和0.2886±0.3529;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灶显著高表达(P<0.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胃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有助于找到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关键基因或通路,为寻找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早期诊断指标及新的治疗靶点奠定了实验基础,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整合素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TLN1基因异常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2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及与人格特征和网络使用状况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网络使用调查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北京高校的811名大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①网络成瘾者比率为12.9%,男生成瘾比例稍高于女生;②成瘾者的每天上网时间显著多于非成瘾者,上网目的与非成瘾者不同,同时表现出性别差异;③成瘾者EPQ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说谎得分显著低;男性成瘾者在外向性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成瘾者。结论:网络成瘾者的成瘾行为与其人格特征相关.并且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高职生网络成瘾状况,并对其人格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共有1800名江苏、山东、安徽9所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1060人。女生740人。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职生中网络成瘾者占7.59%.其中男士比例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有显著相关。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上有显著差异。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上网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上网特征。方法:对某大学近2000名学生(含研究生)进行网络使用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①在学年的各时间段,网络成瘾者的上网时间都多于非网络成瘾者;②所有学生在假期中的上网时间均少于平时,寒假期间的上网时间最少,但网络成瘾学生在寒假中的时间减少更明显;③除学校公寓外,网络成瘾者倾向于选择网吧而非自家上网,非网络成瘾者与此相反;④与非网络成瘾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学生在网上的交友、自我调节、自我展示或自我塑造的动机较强,学习或工作动机较弱。与此相应,网络成瘾者的聊天、发帖、打电子游戏、浏览与性有关的网站、当网络黑客等网上行为更多。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在上网时间、场所、动机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不同于非成瘾的大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姚远  李胜昔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5):525-527,531
目的分析胃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胃癌相关的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平台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2685、GSE19826、GSE79973,采用GEO在线分析工具GEO2R分析数据,选取TOP250,输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绘制韦恩图,获得共有差异基因;通过KM plotter数据库的应用分析COL1A2、FN1、 COL6A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GSE2685、GSE19826、GSE79973芯片数据,共获得6个共表达基因,利用差异倍数作图,选取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的基因COL1A2、FN1、COL6A3进行分析,KM 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显示COL1A2、FN1、COL6A3与胃癌的总生存期成负相关。结论 COL1A2、FN1、COL6A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质粒pCMV6-IGFBP7转染MCF-7细胞,构建稳定表达IGFBP7的MCF-7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7在MCF-7细胞稳定转染子的表达;采用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GFBP7对MCF-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GFBP7对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7对MCF-7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cyclin E、CDK2、p21CIP1/WAF1、p27KIP1、p53、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和p-Rb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1)只有稳定转染质粒pCMV6-IGFBP7的MCF-7细胞表达IGFBP7。(2)IGFBP7能够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克隆形成率(P<0.01),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S 期,使其停滞于G1期(P<0.01)。(3)IGFBP7能够显著抑制ERK1/2的磷酸化(P<0.01)。(4)IGFBP7能够下调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P<0.01),上调p27KIP1、p21CIP1/WAF1和p53蛋白表达(P<0.01),抑制Rb的磷酸化(P<0.01)。(5)MEK1/2阻断剂PD98059可部分模拟IGFBP7的肿瘤抑制效应。结论: (1) IGFBP7可通过下调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上调p27KIP1、p21CIP1/WAF1和p53蛋白表达,以及抑制Rb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2) IGFBP7对cyclin D1和p27KIP1的调节可能与其抑制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表达或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B7-H1 基因对卵巢癌增殖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体外刺激人单核THP-1 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并诱导为TAM,通过腺病毒载体系统过表达(Ad-B7-H1)或抑制(Ad-siB7-H1)TAM中的B7-H1 基因,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后的TAM 中的B7-H1 表达;单独培养(Alone 组)与过表达(siB7-H1-TAM 组)或抑制(B7-H1-TAM 组)B7-H1 基因的TAM 共培养后, CCK8 法检测CAOV3 细胞的活力。Transwell 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磷酸化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STAT3)。结果:Ad-siB7-H1 组B7-H1 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Ad-B7-H1 组B7-H1 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单独培养组比较,TAM 组细胞活力、细胞侵袭能力及Ki67、MMP-2、MMP-9、p-JAK2 和p-STAT3 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RFP-TAM 组比较,siB7-H1-TAM 组的细胞活力、细胞侵袭能力及Ki67、MMP-2、MMP-9、p-JAK2 和p-STAT3 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B7-H1-TAM 组的细胞活力、细胞侵袭能力及Ki67、MMP-2、MMP-9、p-JAK2 和p-STAT3 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B7-H1 基因可抑制卵巢癌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下调JAK2/ STAT3 信号通路,过表达B7-H1 基因反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TNBC和40例非TNBC病例采用组织芯片方法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IGFBP2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TNBC组和非TNBC组中,IGFBP2的阳性率分别是35.6%和85.0%;与非TNBC组相比,TNBC组IGFBP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30),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CK5/6或EGFR表达、Ki-67增殖指数、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与非TNBC相比,TNBC组患者IGFBP2表达下降,且IGFBP2表达与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IGFBP2、IGFBP6在TGF-β1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6(IGFBP2、IGFBP6)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组,处理因素作用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2、IGFBP6在HSC-T6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TGF-β1各处理组IGFBP2、IGFBP6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结论:IGFBP2、IGFBP6在TGF-β1诱导活化后的HSC-T6中表达明显增强,IGFBP2、IGFBP 6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成瘾、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以42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网络成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3在中介效用检验中,学习倦怠在专业承诺与网络成瘾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学习倦怠在网络成瘾与专业承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的人格特征及其父母养育方式。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IAT)、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6名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并抽取76名非网络成瘾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组父亲的惩罚严厉(t=6.408,P=0.000)、过分干涉(t=3.334,P=0.001)、过分保护(t=2.783,P=0.006)和拒绝否认(t=2.81,P=0.006)4个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父亲的温暖理解(t=-2.731,P=0.007)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母亲的惩罚严厉(t=4.069p=0.000)、过分干涉保护(t=3.414,P=0.001)、拒绝否认(t=2.732,P=0.007)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组的精神质(t=5.74,P=0.000)、神经质(t=4.81,P=0.000)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掩饰因子(t=3.93,P=0.000)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1网络成瘾者具有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2网络成瘾者人格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缺陷。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经颅直流电在成瘾行为的矫正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往往行为成瘾都会伴随对特定刺激物习惯性行为的注意偏向,手机成瘾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也不例外。目的:试图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手机成瘾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以阴极为中心极(2 mA,20 min)的刺激,旨在发现对手机成瘾者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招募天津体育学院39名健康大学生为试验对象,其中手机成瘾组被试21名,非手机成瘾组被试18名。两组被试均对背外侧前额叶进行2 mA阴极为中心极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刺激20 min,采用2×3混合设计,分别从生理指标、行为反应指标、眼动指标等3个方面论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于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偏向起到干预作用。结果与结论:(1)受试者的心率、血压干预前、后均没有显著变化;(2)干预前,手机成瘾组在点探测任务中的反应时长于非手机成瘾组,正确率低于非手机成瘾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干预后手机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缩短、正确率提升,相较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干预前,手机成瘾组与非手机成瘾组在反眼跳任务中的总体注视次数、总体注视时间、注视修正时间、扫视修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AFP、COL1A2、UBD、FOXM1b、GPC3、SPINT2等6个高表达基因和DLC-1、WWOX、IGFBP3等3个低表达基因在肝癌和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以确定从癌组织逐渐向正常组织的过渡过程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以及这些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方法收集肝癌手术标本并保存于-80℃;从肝癌及其对应的癌周组织中提取mRNA,然后应用RT-PCR技术对9个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行凝胶电泳;最后用电泳条带灰度分析软件对9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6(IGFBP2、IGFBP6)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不同浓度的TGF-β1 处理组,处理因素作用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2、IGFBP6在HSC-T6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TGF-β1各处理组IGFBP2、IGFBP6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结论:IGFBP2、IGFBP6在TGF-β1诱导活化后的HSC-T6中表达明显增强,IGFBP2、IGFBP 6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总被引:233,自引:13,他引:220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讨。方法:293名福州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30名,女生63名,平均年龄20.98岁。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16PF的推理能力(B)、支配性(E)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