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鲜茵陈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儿ABO血型不合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夫妇血型不合而致,曾有流产史且血型为O型者,其夫为A型血或B型血时,应进一步检查血清抗体,可作为预报新生儿溶血症的有效指标。一般认为若免疫抗A抗体或免疫抗B抗体滴度达到1:64可疑胎儿溶血,若达到1:128则胎儿有可能发生溶血病,达到1:512认为胎儿有溶血。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以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我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除常规治疗外,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以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我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除常规治疗外,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68例,男40例,女28例,体质量2 500~3 500 g,出生后18 h~7 d.  相似文献   

4.
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抗体检测对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方法对523例ABO血型不合孕妇进行产前抗体效价检测,以抗体效价≥1∶64为阳性,药物干预后检测效价,分娩后统计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结果抗体效价≥1∶64者占25.62%,发生HDN者占1.91%。结论血型不合妊娠夫妇进行ABO血型鉴定,检测孕妇血清中血型特异性抗体及抗体效价对预测新生儿溶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型分布及其溶血三项检测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进行ABO新生儿溶血(HDN)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结果:在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中由ABO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38例,占送检标本的61.06%,其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A型患儿为63例,阳性率45.65%,B型患儿为75例,阳性率54.35%.结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以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为确诊试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明确诊断可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8周测定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西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维生素C及吸氧30min,治疗组使用中药煎剂茵芪合剂(茵陈、黄芪、栀子、黄芩、白术,川断)。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孕妇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总治愈率达69%;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有明显的疗效,发病率为3.7%。两组数据作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茵芪合剂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溶血性贫血、心力衰竭、水肿是其主要的症状。临床常见的类型有ABO、RH血型不合,其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2006—2009年,我们采用产前中药预防性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8周测定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西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维生素C及吸氧30m in,治疗组使用中药煎剂茵芪合剂(茵陈、黄芪、栀子、黄芩、白术,川断)。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孕妇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总治愈率达69%;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有明显的疗效,发病率为3.7%。两组数据作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茵芪合剂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据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检测的抗体效价水平指导临床药物干预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夫妇血型不合245例进行产前抗体效价检测,对于抗体效价≥1:64者,给于药物治疗;分娩后追踪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及转归。结果:夫妇ABO血型不合245例,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1:64者61人,占24、89%,妊娠36周时抗体效价仍高≥1:64者30人,占12、24%,其中1:64者16人,1:128者11人,1:256者3人。新生儿发生溶血8人,病理性黄疸18人,干预治疗有效者34例、占55.73%。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与抗体效价数值呈正相关,但孕期抗体效价正常者也有发病者,且抗体效价1/256者发病时间也可能延迟。  相似文献   

10.
复方茵陈合剂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姚瑶  郝建英 《河北中医》2010,32(12):1801-1802
<正>母儿血型不合是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是围生期一种潜在性的重症疾患,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可引起孕期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儿发育受限、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安胎汤对孕期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对6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采用驭黄汤治疗,定期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后抗体效价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总有效率95%。结论清热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血清抗体效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ABO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HDN(ABO-HDN)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血清抗体效价不同程度的升高,是由于O型血母亲体内高效价的IgG抗A(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性溶血病贫血,可导致死胎、流产、新生儿贫血、黄疸、核黄疸,造成严重的后遗症[1]。导师张萍青主任中医师在临床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有较丰富的经验,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对6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采用莲黄汤加减治疗,定期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有效率97%。结论: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其血清抗体效价,预防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溶血病 (HDN)以ABO血型系统多见 ,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HDN发病率为 2 8% [1-2 ] 。ABO系HDN轻重差别主要与母系抗体效价高低有关[3 ] 。笔者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 ,对 2 0 0 2年 7— 11月来本院就诊的 2 5 2例ABO血型不合妊娠夫妇的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追踪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 2例ABO血型不合夫妇中 ,女性年龄 2 4~36岁 ,平均 2 6 .9岁 ,均妊娠 2 0周以上 ,首次检测产前IgG抗体水平 ,无输血史。1 2 血样采集 采集夫妇肘部静脉新鲜血样 ,放在 ( 4±2 )℃冰箱内保存待检。采集新生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固胎茵陈汤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病找到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型孕妇,其丈夫血型非“O”型,妊娠16周测定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8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西药对照组28例,中药对照组25例.西药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及鲁米那口服;中药对照组口服茵陈蒿汤,治疗组采用固胎茵陈汤.结果:在降低孕妇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中药对照组为96%,西药对照组为75%.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产后新生儿ABO黄疸发病率比较,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固胎茵陈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孕妇和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较为常见。母儿血型不合对孕妇多无影响,但是,可以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导致流产、胎儿畸形、死胎,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障碍。笔者以自拟加味茵陈汤治疗ABO血型不合80例,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30例既往因ABO血型不合所致1~6胎流产史的妇女,再次怀孕后,定期测定血清IgG抗A和/或B抗体,孕前抗体效价≥1:128或孕后≥1:64者立即用中药治疗,直至分娩。其中25例足月分娩,5例早产,无一例发生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溶血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妊娠期母儿血型不合IgG抗体效价增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儿血型不合是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是围生期一种潜在性的重症疾患.为了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的健康率, 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我们对抗体效价≥1:512的68例孕妇进行中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