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琳  高卫真  史宏岩 《中国药房》2013,(44):4170-4172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2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待血糖达标后,治疗组患者给予脉血康胶囊3粒,tid+硫辛酸注射液0.3g加入O.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辛酸注射液0.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2%)显著高于对照组(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患者的MCV、SCV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DPN疗效较好,可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改善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7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予以α-硫辛酸,疗程3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1周、2周、3周疼痛VAS评分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 G.6%,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刘志广 《中国基层医药》2014,(24):3741-3743
目的: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方法100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均治疗15 d。测定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TSS)、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治疗前后血Hcy和IGF-1。结果两组治疗后TSS均有明显降低(t=9.772、13.624,均P<0.01),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925,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和SCV均有明显增加(t=5.105、3.019、4.998、2.928、5.128、3.112、5.286、3.118,均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t=2.826、2.743、3.268、3.096,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IGF-1均有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4.179,P<0.05)。两组治疗后血Hcy均有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165,P<0.05)。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可以明显改善DPN患者血Hcy和IG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谢瑛 《医药世界》2006,2(12):49-51
目的:定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3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单位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神经速度异常者126例(检出率63.0%),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SCV的异常率(56.3%)高于MCV(50.6%),下肢NCV的异常率(56.9%)高于上肢异常率(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MCV、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M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有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血糖控制情况、腓神经、周围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血糖均下降(P〈0.05),MCV、SCV升高(P〈0.05),且治疗组MCV和SC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PN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注射用弥可保1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避光),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14d为1疗程,使用2个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结果治疗组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H-反射)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对DPN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无周围神经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以探讨NCV在亚临床型D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早期药物干预,对亚临床型DPN预后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60例,按1999年WT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但无DPN临床症状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无糖尿病及可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其他疾患的健康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①糖尿病组异常率为48.33%。对照组异常率为3.33%。P〈0.01.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②下肢NCV异常率高于上肢;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④早期给予干预治疗,明显改善率为75.86%。结论①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早期诊断亚临床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②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能逆转周围神经病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治疗后所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DPN,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末梢神经的代谢、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Graves病病人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Graves病病人运动及感觉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46例Graves病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正中和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潜伏期(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及F波潜伏期和出现率。结果 Graves病组神经传导改变43例(93.5%),其中胫后感觉神经波幅降低33例(71.7%,P<0.001);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运动传导改变分别4例(8.6%)和8例(17.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正中神经及胫后神经F波异常分别17例(36.9%)和14例(30.4%),6例病人同时表现F波和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较自觉症状和体征敏感,下肢感觉神经损害最常见,运动神经元以近端受损为主。  相似文献   

11.
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组68例,服用通心络胶囊每次0.76g,tid;对照组30例,服用维生素E胶丸每次0.1g,tid,两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和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DL听升高也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心络组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通心络组治疗后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血流量增加(P<0.01),且血流阻力显著降低(P<0.01);通心络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 络胶囊可以降低血脂、血液粘度及改善脑供血,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腺苷钴胺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尺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N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程度、HbA1c、降糖措施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依帕司他(5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CV及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尤其在改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意义显著,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甲钴胺(商品名: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甲钴胺1na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避光),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混合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连用14d为1个疗程,使用2个疗程。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H-反射)。结果治疗组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H-反射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对DPN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国钟  方明  王吉如  陈霞 《医药导报》2003,22(3):171-172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 mg&#8226;d 1,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与体征有较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4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四项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葛根素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是治疗DPN较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孙舒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15-21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92.0%(92/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0%(7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3±10.4)分(8.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8±9.6)和(12.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龚昕芳 《海峡药学》2010,22(7):179-18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用盐酸氟挂嗪治疗,每晚口服10mg。两组维持治疗2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有效治疗DPN,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PN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铵辅治DPN,对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良好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脑血管血流,起到脑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