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睡眠质量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癌症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癌症疼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程度等。结果 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PFS-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接受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干预,能让其保持良好心态,更好地控制癌症疼痛,进而改善睡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泌尿结石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总医院综合外科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疼痛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数字模拟评分法(N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疼痛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对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响水县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的外科手术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Zung氏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评分情况。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及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护理1周后进行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观察组SAS、SD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分级心理护理干预运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对老年慢性瘙痒患者搔抓行为与瘙痒程度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医院90例老年慢性瘙痒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和皮肤屏障修复剂进行干预,采用四项目瘙痒问卷(FIIQ)、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瘙痒搔抓行为、瘙痒症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时间点,两组FI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随干预时间延长,两组FIIQ评分逐渐降低,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P交互<0.05);不同时间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随干预时间延长出现逐渐降低状况,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P交互<0.05);干预前后两组的DLQ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皮肤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睡眠护理干预。结果: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力、情绪、社会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睡眠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更好,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洁颖  吕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1215-1217,1220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EORTC-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EORTC-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PSQI、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及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生存质量各维度及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的癌性疲乏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癌性疲乏情况、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前2组Piper疲乏自评修正量表(R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RPF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级、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  相似文献   

10.
董俊英 《临床医学》2014,(9):123-12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今后癌症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南省消防总队医院住院的134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同时给予睡眠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心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的评分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总满意度92.54%优于对照组8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癌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辅助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感染科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0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生活质量评分(SCRQ)。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SCR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正念护理干预联合社会支持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2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正念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两组产妇均在干预8周后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功能及恢复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除睡眠药物维度外,其他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社会支持功能(SSR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收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进行正念护理干预联合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产妇睡眠质量,缓解...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47-404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可改善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减少不良情绪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干预时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负面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作用,旨在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救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救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救治期间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睡眠剥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相应的护理方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睡眠质量评分表(VSH)]、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量表(MOS)]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VSH评分中睡眠中断、睡眠辗转反侧以及睡眠潜伏期、睡眠深度、达到休息的程度、醒来方式、主观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SH量表中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5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9月—2021年9月医院接收的烧伤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展开基础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展开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换药前10 min,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10 min,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贝克绝望量表(BHS)、希望水平量表(H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HS评分低于对照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SI、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SF-36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应用于烧伤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症状,改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进一步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理辅导对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生命质量量表(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开展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生命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心理辅导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开展护理措施的意义,以便为临床肿瘤放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放疗后心理、睡眠障碍开展专项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障碍、生命质量、放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每天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每天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Q-C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神经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BI)、世卫组织生命质量量表(WHO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I、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长的心理疲劳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68名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交谈,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交谈的基础上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睡眠质量量表(PSQI)进行评价,对2组的焦虑、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干预前SA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及PSQI评分分别为(33.01±2.18)分和(3.15±0.95)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后SAS及PSQI评分分别为(37.03±2.05)分和(5.20±1.27)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长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疲劳,以焦虑和睡眠质量差最为明显,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缓解心理疲劳、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使其更好地投入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在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根据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IMB模型的康复训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