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前和术后眼压的变化及影响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变化的因素。方法 :用德国Leica公司生产的ReichertNCT测定近视患者在Lasik手术前后的眼压值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 3个月的眼压均较术前低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术后 3个月高度近视组眼压均较中度近视组的眼压低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形状的改变影响了术后NCT测值 ,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的改变是影响NCT测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是近年来角膜屈光手术一大进展,同PRK相比,它具有更高安全性、稳定性和术前可预测性,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Lasik术后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稳定屈光度,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激素性高眼压,甚至造成类固醇青光眼,因此术后眼压监测非常重要,在接受Lasik手术的中高度近视患者160例做了术前术后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由于稳定性高,治疗效果好,已被屈光不正患者广泛接受。Lasik手术中关键步骤是有微型角膜刀切割角膜瓣,而角膜瓣的厚度较为理想的是能作出尽可能薄而又质量高的角膜瓣。瓣大、薄则复位困难,术后易有皱褶,易出现散光、复视,太厚,复位容易,但剩余基质层较薄,治疗近视的范围缩小,同时发生角膜扩张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选择合适的微型角膜板层刀做Lasik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34例67眼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分别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检查视力和屈光度,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83.58%),残留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24眼(35.82%).结论: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十分有效,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不用眼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是近年来角膜屈光手术一大进展,同PRK相比,它具有更高安全性、稳定性和术前可预测性,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Lasik术后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稳定屈光度,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激素性高眼压,甚至造成类固醇性青光眼,因此术后眼压监测非常重要,我们对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中高度近视患者160例做了术前术后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用法国产Moria板层角膜切割刀和美国Lasersight20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术前屈光度在-6.00D~-18.00D(平均-9.10D)的82例162眼行Lasik,随访3个月以上。按屈光度分为A(-6.00D~-10.00D)、B(-10.00D-18.00D)二组。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在1-3个月稳定。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A、B两组裸眼视力0.5以上者分别为96.7%、94.4%。1.0以上者为92.3%、81.7%。结论:Lasik手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屈光度数越高治疗的准确性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在治疗中低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 :将 2 2 6例44 0眼分为三组 ,A组≤ -6.0 0D ,B组 -6.2 5D~ -10 .0 0D ,C组为 >-10 .0 0D ,均采用Lasik治疗 ,随访 3~ 6个月 ,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约在 1~ 3月趋于稳定 ,术后三个月裸眼视力均大于术前乎均矫正视力 ,三组视力为 1.0 2± 0 .16、0 .94± 0 .17和 0 .67± 0 .2 1,平均屈光度分别为 -0 .3 1D±0 .3 3D、-0 .3 2D± 0 .5 6D和 -0 .71± 1.2 2D ,其中在± 1.0 0D以内者分别为 10 0 %,93 .85 %和 88.64 %。结论 :Lasik是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理想手术 ,对手术技巧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近视正在迅速推广。为此,本文对453例893眼行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了术后1年的随访,以评价LASIK手术对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及其预测性和稳定性。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1997-06-1997-12,在我中心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飞秒Lasik和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并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视眼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患者就诊后常急于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间开展Lasik手术治疗近视,对4066例近视程度不同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显示:Lasik手术不但治疗高度近视疗效满意,而且在治疗低中度近视时,裸视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1.
松秀梅  周跃华  翟长斌 《武警医学》2007,18(10):738-740
 目的 探讨Lasik手术前复性近视散光患者的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散光与散瞳检影验光测得的散光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和散瞳检影验光两种测量方法,对162只复性近视散光眼进行检查并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在检查散光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散光度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角膜屈光力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可引起散光,但患眼的总合散光仍以睫状肌麻痹后检影、插片接受的度数和散光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患者术前焦虑度对术中眼动模式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轻中度焦虑者130例260只眼,B组为重度焦虑者30例60只眼。前瞻性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注视状态、注视时间及注视眼位的变化,从而了解两组患者术中配合情况。分析患者术前焦虑水平与术中眼动模式的关联。结果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分别为:A组(38.9±5.6)和B组(46.4±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焦虑程度小者多能双眼注视,焦虑程度重者多单眼注视,平均注视时间分别为:A组(19.3±6.1)min,B组(7.48±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A组患者103例205只眼,固视无偏移、无停机,其中24例46只眼有轻微漂移,机器能跟踪,5例9只眼眼球上翻而停机调整;B组6例12只眼偏移范围较小,23例46只眼眼球转动明显偏移,其中眼位上翻39只眼(占86.7%),机器不能跟踪而停机,其中1例患者感觉呼吸困难而停手术。A组患者调整眼位及停机次数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患者焦虑因子影响患者的注视状态。焦虑程度轻者能自主控制,多数呈双眼注视状态,平均注视时间长,停机次数少。过度焦虑者,术中不能双眼注视,术中固视能力差。行手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固视训练时及术中叮嘱患者一定双眼同时注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甲状腺术后重建正常饮食的正确步骤和重要性。方法对106例甲状腺术后患者,指导并给予术后前三天温凉饮食。结果106例患者均无胃肠道反应,并且无1例甲状腺术后出血发生。结论给予甲状腺术后患者正确重建正常饮食的指导,可明显预防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术后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降低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分组 ,通过对实验组术前连续输糖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糖耐量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血糖明显高于术前 ,实验组术后血糖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胰岛素术后低于术前 ,实验组术后胰岛素高于术前和对照组。结论 术前连续输糖有利于降低术后血糖 ,提高糖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手术早期肠内营养对术后感染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对比早期肠内营养组(53例)与对照组(46例)术后感染和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降低胃肠手术术后感染率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折叠人工晶体植入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散光发生。方法:对275例白内障采用经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一天视力≥0.5者占92.9%。≥75.0%。术后三个月视力≥0.5者占97.0%,≥1.0为81.3%。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很轻,只有2例,占0.72%。术后散光小。结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后前房反应轻微,术后效果好,视力佳。术后散光小。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莹 《西南军医》2009,11(6):1177-1178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的作用。方法对4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精心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结果通过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患者术后异常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通过积极仔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随访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内皮素(ET)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住院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手术前3d、当日、术后0.5h、术后1d、术后3d从外周静脉采血,观测其ET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3d及手术当日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术后0.5h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术后1d及术后3d又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术后0.5h比术前明显下降,而术后1d及术后3d又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周血中ET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但能否作为判断PCI术后病情好转及预后的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总结腺苷蛋氨酸在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现将3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干预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后分别观察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天均有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下降,但术后1~2周胆红素明显升高,而术后1个月降至接近正常。干预组在术后1天也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下降,术后1~2周未见明显升高,术后14天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降至接近正常。结论腺苷蛋氨酸可以减轻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消退黄疸,恢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袁红 《放射学实践》1999,14(2):117-118
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及盆腔的声像图改变。方法:对805例剖宫产术后患者术后常规进行了B超检查。结果声像图异常发生率为5.3%。结论术后常规B超检查可及时发现剖宫术后隐并发症,和杜绝重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