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超级癌症之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对人们的危害日趋严重,其扩散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淮确而特异地检测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一人免疫缺陷病毒(hume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也称HIV-1),我们采用基因工程的办法研制了艾滋病毒核酸探针。 HIV有很有的遗传变异性,不同毒株基因组的  相似文献   

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t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病死率高,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已确证其病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e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也称HIV-1),是通过侵入活化的T_4(T_4~+)细胞使细胞致死,造成免疫系统缺损而发病。因此,如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即爱滋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免疫缺陷疾病。由于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对此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因而有“超级癌症”之称。一、病原学法国学者认为:A 1 DS病原体起源于中部非洲的热带地区,通过人、动物、昆虫等多种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 DS)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目前已阐明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 ncy virus,HI V).以往称人类亲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加强艾滋病的临床检测力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死亡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取其简字译音,中称艾滋病。  相似文献   

6.
45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原体(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损害和感染为重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分为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ICH-CM组)和非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NON-ICH-CM组),主要观察两...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该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  相似文献   

9.
黄力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8):3391-3391
2008年9月30日Heaithday网站(http://www.heahhday.com/Article.asp?AID=619795)介绍了 9月28日自然生物工程学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的美国罗杰斯特医学中心附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人员称,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对于抵御各种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甚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能具有很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在免疫缺陷患者肺部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第一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的78例免疫缺陷肺部感染患者[男55例, 女23例, 年龄(50.3±16.9)岁]和61例非免疫缺陷肺部感染患者[男42例, 女19例, 年龄(63.6±15.9)岁]。两组患者在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的同时, 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mNGS及常规微生物学检测(CMTs)。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病原体检出率以及与临床符合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根据mNGS检测结果抗感染治疗策略调整率的差异。结果免疫缺陷组与非免疫缺陷组肺部感染患者mNGS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9%(74/78)和82.0%(50/61), CMTs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50/78)和75.4%(46/61), 免疫缺陷组mNGS与CMTs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NGS在免疫缺陷组中耶氏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41.0%(32/78)、37.2%(29/78), 在非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现就本院1999年8月~2001年3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初筛阳性的2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现就本院1999年8月~2001年3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初筛阳性的2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来自巴黎Rene Descartes大学的研究者在近期的《自然医学》网络版上发表文章称,有望研制出新的HIV疫苗。 新的HIV疫苗使用特殊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作为疫苗载体,收纳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非常相似的猿免疫缺陷病毒(SIV)。树突状细胞可以强烈地激活免疫系统,目前被许多科学家看好,作为疫苗和治疗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 positive,HI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cquiredIm m unodeficiency Syndrom e,A IDS),其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um an Im m unodeficiency Virus,H IV),亦称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的艾滋病已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它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以严重免疫缺陷为特征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1].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12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爱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drome),简称AIDS。临床上表现为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而缺乏任何其它免疫缺陷原因的细胞介导免疫的明显免疫缺陷状态,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自从美国1981年首先发现该病以来,病例数在急剧上升,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病毒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目前发现两种HIV,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两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结构和传播途径。HIV-2毒力和传播力都低于HIV-1,它引起的艾滋病(AIDS)病程也较缓和。HIV-1是目前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病原,其感染人群占全球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免疫缺陷宿主念珠菌血流感染的病原学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与微生物学资料,比较非免疫缺陷与HIV阴性免疫缺陷宿主的基础疾病、念珠菌定植、临床表现、病原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治疗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62例患者纳入分析,男36例,女26例,年龄16~100岁,平均年龄(66.02±17.65)岁。非免疫缺陷与HIV阴性免疫缺陷宿主分别为30例和32例。非免疫缺陷宿主中,19例(19/30,63.33%)患者发生血流感染时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21例(21/30,70.00%)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未控制,22例(22/30,73.33%)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多于HIV阴性免疫缺陷者[分别为8/32(25.00%),13/32(40.63%),7/32(21.88%)];入院与发生念珠菌血流感染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分别为(19.98±5.81)分和(25.61±6.52)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分别为(6.04±6.14)分和(12.75±8.42)分,高于HIV阴性免疫缺陷者[APACHEⅡ分别为(15.09±5.82)分和(22.15±5.98)分,SOFA分别为(2.87±2.73)分和(7.66±5.64)分];粗死亡率(21/30,70.00%)较HIV阴性免疫缺陷者升高(14/32,43.75%),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培养念珠菌属均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患者临床表现、念珠菌定植指数、病原学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等均相似(P>0.05)。结论: 非免疫缺陷宿主念珠菌血流感染多发生于入住ICU、病情更加危重患者,其糖尿病或未控制高血糖、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更为突出,预后更差;其临床表现、微生物学特点等与HIV阴性免疫缺陷患者均相似。  相似文献   

20.
王金良 《开卷有益》2008,(12):14-14
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疾病,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至今,全球已有六千多万人感染了HIV,造成2500万人死亡。我国在1985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