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梅州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州市2003—2007年乙类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2003—2007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2821例,年均发病率为187.45/10万;死亡病种6种163例,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58.65%,年均发病率109.9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1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6.56%,年均发病率68.5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年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占死亡总数的63.80%。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今后梅州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HIV/AIDS等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广州市2006-2010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81927例,年均发病率为334.03/10万,高于广东省及全国平均发病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4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和淋病,占每年甲乙类报告总数的90%。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中心商业区与城乡结合部为高发地区,发病率较高的职业为家务待业、民工、工人和农民。结论广州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降低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的流行强度,同时应防范部分输入性传染病引起本地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掌握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和降低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共计890例,年发病率为290.83/100000,报告死亡2例,死亡率0.65/100000,法定传染病发病与上年同期比下降11.44%,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13种,共报告发病40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的44.94%,发病率130.71/100000,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76%。报告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共报告49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5.06%,发病率为160.12/100000,报告发病主要病种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结论2013年全县传染病发病率虽有下降,但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发病较高,应加强对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对福田区1985—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47.50/10万,发病率从1985年的57.3/10万上升至1990年最高225.16/10万,然后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至最低4.15/10万;常住人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基本高于暂住人口的发病率;每年春季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明显较其他季节多,而冬季发病人数最少;发病人群男女比例为2.12:1;发病人群的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两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64.15%。结论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深圳市龙岗区近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系统描述。结果 2005-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传染病29种,共530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1.97/10万,死亡6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46/10万,总病死率为0.12%。从发病率顺位来看,以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梅毒、淋病、肺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麻疹为主。结论 2005-2009年龙岗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的趋势下降,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特点和规律,因此应根据本地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时调整防制策略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2006年南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阳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了解应用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监测工作的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阳市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共29247例,死亡165例,报告发病率为295.88/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共1863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数居前二位的分别为肺结核和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8.96%和38.03%。结论应用网络直报后南阳市加大对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力度,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病毒性肝炎、疟疾、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血源与性传播传染病发生的重点人群为青壮年,应引起关注。必须加大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力度,遏制疫情的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5-2020年南充市高坪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0年南充市高坪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05-2020年南充市高坪区报告法定传染病29种24376例,年均发病率为274.75/10万,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x2趋势=89.96,P<0.001),死亡168例,年均死亡率为1.89/10万.乙类传染病20种165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6.28/10万,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x2趋势=77.07,P<0.001),报告病例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传染病9种78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8.47/10万,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x2趋势=866.23,P<0.001),报告病例以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为主.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4-7月为1个大高峰,10-11月、1月为2个小高峰.高发地区为白塔街道、清溪街道、龙门街道、东观镇和小龙街道.男女性别比为1.70∶1;报告发病年龄分布以20~60岁和0~5岁年龄组为主;人群分类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为主.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梅毒;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乙肝和乙脑.由传染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起,占95.83%.结论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及场所,制定完善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率,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发病主要情况,为博罗县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年~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发病数3953例,年平均年发病率106.32/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3735例,年平均发病率100.46/10万,丙类传染病5年共报告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主要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淋病、麻疹、狂犬病.结论近5年来博罗县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主要是法定的乙类和丙类,其中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染病,死亡病例主要是狂犬病.提示未来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方面加强呼吸道、血液及性病传染病等的预防控制;另一方面加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发病主要情况,为博罗县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年~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总发病数3953例,年平均年发病率106.32/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3735例,年平均发病率100.46/10万,丙类传染病5年共报告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主要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淋病、麻疹、狂犬病。结论 近5年来博罗县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主要是法定的乙类和丙类,其中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染病,死亡病例主要是狂犬病,提示未来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方面加强呼吸道、血液及性病传染病等的预防控制;另一方面加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北京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5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各类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并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15年,北京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4 054例,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报告发病率在13.82/105-30.63/105之间,其中乙肝和丙肝年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居同年度各类病毒性肝炎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病毒性肝炎以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为主,共计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7.71%.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结论 乙肝和丙肝是目前北京市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和行业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干预工作,以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肖勇  欧富华  况杰 《医学信息》2019,(20):116-118
目的 分析南昌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南昌市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3~2017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报告的学生结核病患者的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南昌市2013~2017年累计报告学生肺结核109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58/10 万,各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7年南昌市学生肺结核登记发病率从17.47/10万上升至17.54/10万。男生发病数是女生的2.26倍,15~20岁病例数最多(50.32%),每年以第二季度为结核病发病高峰期(28.82%)。患者以因症就诊、推荐方式为主(71.27%),绝大多数是初治肺结核(99.63%)。学生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94.62%,涂阴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97.57%。结论 近5年来南昌市学生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建议进一步重视学生健康,优化校园生态环境,健全学校结核病综合防制网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市南区2010~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市南区2010~2017年水痘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市南区2010~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3489例,平均发病率为77.55/10万。10个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江苏路街道,发病率为141.29/10万,构成比7.17%。12月份报告病例最多467例,占总病例13.88%;发病呈现一定的双峰分布趋势;男女性别比1.09∶1;报告发病数最多的是学生,发病1914例,占总病例54.86%。8年间人群接种率在363.93/10万~1319.84/10万。3344例从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未查找到水痘疫苗接种记录。 结论 2015~2017年市南区水痘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整体发病率仍较高,水痘疫苗的规范接种有利于人群水痘发病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病毒性传染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共报告由病毒性引起的传染病10种20400例,累计报告4例死亡病例,年度报告发病率为5 247.20/10万.总体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河东地区高于河西地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结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需重点防控的病毒性传染病,需结合流行特征开展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传染病患者的构成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就诊的传染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 153例传染病患者中,乙类传染病2 540例,占报告总数的61.16%,丙类传染病1 579例,占38.02%;主要的传染病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31.30%)、手足口病(30.58%)、肺结核(21.65%)、流行性感冒(4.19%)、梅毒(2.94%)等;从传播途径看,肠道传染病居第一位(1 452例,占34.96%),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居第二位(1 335例,占32.15%),呼吸道传染病居第三位(1 236例,占29.76%)。结论 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是本院的三大主要传染病,应将这几种疾病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近6年来高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高州市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近6年来高州市法定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147.5472/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染病以乙类为主,其中又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发展势态;肺结核和乙肝发病率位列首位并居高不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老年人和20-29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发病率高。结论 今后高州传染病防治工作应在完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同时加强人员知识培训,要重点做好肺结核、乙肝等传染性疾病以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石河子市2015~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以及病原学特征,为石河子市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对2015年1月~2018年7月石河子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主要人肠道病毒病原体,包括EV71型、CoxA16型、CoxA6型、CoxA4型和CoxA10型,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2015~2018年石河子市实验室确诊手足口病373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4:1;发病呈典型的单峰分布,4~8月份为全年发病高峰期,占4年总发病人数的97.78%;城区和团场均有发病,其发病比例为0.97:1。2018年手足口病患者中CoxA6阳性率高于2016年和2017年;相较于2015~2017年,2018年石河子市手足口病患者EV71和CoxA16阳性率降低(P<0.05)。结论 石河子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存在年龄、性别差异,并且CoxA6型感染者逐渐增多,今后应持续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并加强手足口病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