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需要行PICC且血管条件符合盲穿的肿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观察组在CDFI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局部组织损伤率、置管操作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组织损伤率及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CDFI引导下行PICC可提高局部血管状况较差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及降低局部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效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目的探讨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静脉炎、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较常规置管具有准确定位靶向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局部组织损伤,减少并发症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自2009开展的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PICC置管的患者144例和同期采用套管针穿刺法置管的患者17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值、操作时间、局部组织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值、局部组织损伤程度、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的置管方法,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PICC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及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各42例.对照组置管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放射科人员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管依从率、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依从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药物渗漏、穿刺点红肿、穿刺点疼痛、穿刺点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穿刺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置管依从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3月对213例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超声引导组),与采用盲穿法的230例肿瘤患者(盲穿组)进行对比,比较2组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超声引导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3%(203/213),显著高于盲穿组78.3%(180/230)(χ2=27.436,P=0.00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1%(209/213),显著高于盲穿组78.3%(180/230)(χ2=40.755,P=0.000).超声引导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为0 5%(1/212),显著低于盲穿组4.5%(9/202)(χ2=5.377,P=0.020);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0.9%(2/212),显著低于盲穿组7.9%(16/202)(χ^2=12.109,P=0.001).超声引导组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盲穿组1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0.488).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对肿瘤患者行PICC比盲穿法可以显著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Seldinger穿刺法用于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Seldinger穿刺法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 将66例需要置管化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法,观察组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置管.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一次置管成功率以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eldinger穿刺法可显著提高老年肿瘤患者PICC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保证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7.
胡美云  岳顺  陆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20-12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86例需行PICC置管但血管条件差的惠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PICC,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3 cm处行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观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100%(44/44),高于对照组的90.48%(38/42);观察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PICC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监视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78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9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可同步动态观察局部解剖结构及操作过程,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盲插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6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而静脉炎、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胡美云  岳顺  陆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32-23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需行PICC置管但血管条件差的惠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PICC。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3 cm处行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100%(44/44),高于对照组的90.48%(3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PICC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