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ICU呼吸机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9月单县东大医院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ICU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营养水平变化及预后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营养支持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清蛋白(Alb)、血清总蛋白(STP)及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代谢障碍、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未见死亡患者,对照组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9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呼吸机治疗患者营养状况有确切效果,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合并脓毒症的肺炎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研究观察灌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105例合并脓毒症的肺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均治疗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记录两组呼吸、血清白细胞计数(WBC)及体温变化,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CRP水平;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 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00%(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血白细胞计数(WBC)、体温变化、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 05);且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1);两组治疗后1周、2周的CR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 01);治疗后各时间点研究组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1);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 01)。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改善临床影像学指标及症状,抑制CRP水平及炎症反应,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ICU内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32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28例)。EN和TPN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监测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上臂肌肉周径和肱三头肌皮皱褶厚度,并计算氮平衡。结果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氮平衡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提供营养底物,并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下呼吸道感染(LRT)患者早期应用瑞能经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瑞能组)和对照组(瑞素组),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A、IgG,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ALB、IgA、IgG、TL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试验组IgA、TLC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腹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重症LRT患者尽早应用瑞能行肠内营养支持,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强免疫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老年颅脑外伤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颅脑外伤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入院24 h内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益生菌,比较两组治疗情况、肠胃动力情况、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治疗15 d时,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达目标喂养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时,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而空腹血糖、D-乳酸、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颅脑外伤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提高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干预ICU行机械通气治疗脱机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脱机困难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改良巴氏评定量表(BI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ICU治疗时间。结果住ICU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13. 3%)低于对照组(20. 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住ICU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I指数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ICU行机械通气治疗脱机困难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干预,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住ICU治疗时间,显著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COPD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空肠营养,对照组行经胃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自主潮气量、血清白蛋白变化及累计氮平衡、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撤机成功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自主潮气量、血清白蛋白均有显著变化(P均〈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空肠营养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优于经胃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PiCCO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早期留置病原学标本、积极行抗感染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在此基础上PiCCO组经中心静脉导管行PiCCO监测,目标是维持ScvO2〉70%。记录PiCCO组0、6、12、24、48、72h监测参数变化;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用量,常规液体(平衡液、聚明胶肽及血浆)输入量,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急性肾脏损伤发生例数。结果PiCCO组常规液体输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急性肾损伤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两组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可指导临床进行精确液体复苏等治疗,从而减少急性肾损伤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COPD急性呼衰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3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对营养及免疫指标、严重感染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营养及相关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期为10天。结果:EN组及TPN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营养及免疫指标均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营养支持治疗后EN组营养及免疫指标均高于TPN组;严重感染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营养及相关费用均低于TPN组。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早期给予高脂低糖肠内营养疗法(EN)较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能更好地提供营养,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降低临床营养及相关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3(DCR3)对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中心医院ICU 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分为严重脓毒症组48例,脓毒症休克组52例,脓毒症休克组根据1个月生存情况又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16例。同时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IMMAGE800特种蛋白仪检测所有入选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清DCR3、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清DCR3、PCT和CRP水平显著升高;且脓毒症休克组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均0. 05)。治疗后1、3、7 d,与严重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清DCR3、PCT和CRP水平较高(P均0. 05)。存活组患者治疗后第1、3、7 d血清DCR3、PCT和CR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P均0. 05)。结论:与严重脓毒症患者比较,脓毒症休克患者DCR3、PCT、CRP水平显著升高,治疗过程中血清DCR3水平变化敏感,可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凌 《山东医药》2009,49(31):71-7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人院后均予常规治疗48h,其后观察组经空肠营养管予要素饮食,对照组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分别于营养支持前1d及营养支持后2周测定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CD19^+)水平;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结果 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显著升高,尤以观察组为著(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明显改善SAP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营养现状,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某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和早期营养支持的患者193例,其中肠内营养90例,肠内外混合营养10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肠内外混合营养患者治疗1周后NR2002评分、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优于肠内营养(P0.05);腹泻、胃潴留等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肠内营养(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肠内外混合营养效果优于单纯的肠内营养,能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镇静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有创机械通气的9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咪达唑仑组),每组48例,记录两组镇静药物起效时间、达到理想镇静效果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用药2h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Ramsay镇静评分,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3、5d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后第5d计算两组MODS发生率及SOFA评分。结果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达到理想镇静效果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 0. 05)。用药2h后两组MAP、HR、Sp O2对比无差异(P 0. 05),Ramsay镇静评分对比有差异(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第1d TNF-α较对照组有差异(P 0. 05),在治疗后第3、5d观察组TNF-α、IL-1、IL-6均较对照组下降(P 0. 05),治疗后第5d观察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治疗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可有效地协同促进镇静,抑制炎症因子,降低MODS发生率,这种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2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综合治疗以及早期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T)进行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0天、治疗第21天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Barthel(BI)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ALB、Hb和TG水平均随着干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LB、Hb和TG水平先下降后上升,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LB、Hb和TG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早期康复锻炼、肠内营养支持干预与干预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IL-6水平均着随干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早期康复锻炼、肠内营养支持干预与干预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出院8周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显著增高,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联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的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是PN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N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组及对照组(P0.05),而PN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每组36例。实验组机械通气24 h内即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7 d后再逐渐过度至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及胃液pH值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液pH值在营养支持第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第3天、5及7天实验组胃液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中和患者的胃酸,升高胃液pH值,能有效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给予早期肠内营养重构肠道微生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无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胃肠功能、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营养指标(PA、Hb、ALB)、胃肠功能指标(GSA、MO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PA、Hb、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胃肠功能指标GSA、MO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经口进食恢复时间及饮水恢复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 14%)与对照组(10. 00%)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重构肠道微生态可有效调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情况,改善其胃肠功能,加快其经口进食及饮水恢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白蛋白、CRP、AMY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联合抗感染、肠胃减压等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与早期肠胃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CRP、AMY及体质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腹痛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感染率为5. 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 0%(P 0. 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浆白蛋白、CRP、AMY、体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白蛋白的提升水平、CRP、AMY及体质量的降低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黏膜屏障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浆内毒素与DA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场内营养能够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感染率,改善血浆白蛋白、CRP、AMY、体质量指标,均衡肠道菌群微生态,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88例。根据60 d后患者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探讨Kal水平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相关性及影响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例数、脓毒性休克例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Kal水平、CRP水平方面差异显著(均P 0. 05)。Kal水平与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脓毒性休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呈负相关(均P 0. 05)。APACHEⅡ评分高、SOFA评分高、Kal水平偏低、CRP水平偏高是影响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均P 0. 05)。其中,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μg/mL提示患者预后差。结论: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μg/m L提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血浆Kal水平可作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5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例,在摄入相当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E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氮平衡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均高于TPN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组无差异(P>0.05).E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T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TPN组(均P<0.05).2组1周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