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脉内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0.3μg/kg,对正常及不同程度冠脉狭窄犬的心功能产生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犬冠脉内注射CGRP后,平均动脉压(MAP)下降1.2kPa(P<0.05),同时,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均不同程度增加;左室舒张末压(LVEDP)轻度降低。在中度狭窄30min后冠脉内注射CGRP对HR、MAP无明显影响;而重度狭窄后注射CGRP,MAP由狭窄时降低逐渐增高,HR由增快而变慢。CO、LVSP均显著增高,LVEDP降低,此作用较冠脉狭窄前更为明显。提示CGRP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排血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对缺血心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心肌缺血时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脉内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0.3μg/kg,对正常及不同程度冠脉狭窄犬的心功能产生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犬烷脉内注射CGRP后,平均动脉压(MAP)下降1.2kPa(P〈0.05)。同时,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均不同程度增加,左室舒张末压(LVEDP)轻度降低,在中度狭窄30min后冠脉内注射CGRP对HR,MAP无明显影响,而重度狭窄后注射CGR  相似文献   

3.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6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左室重构(LVR)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心肌梗塞后LVR早期(3~6周)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收缩期最大室壁应力(Edb)、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Esb)、平均室壁应力(meanb)、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PVA)、左房张力(LAT)、左房射血力(LAF)及峰值充盈速度(PFR)显著增大(P<0.01-0.001),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左室收缩期圆周指数(LVSCI)、平均周边纤维缩短速率(MVC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PVE)及PVA/PVE显著降低(P<0.01-0.001)。LVR晚期(6-12个月),EDV、ESV增加,EF、CO及LVSCI降低(P<0.001);与LVR早期比较,PVE、PVA及LAF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MI后LVR的主要病因是梗塞区膨展、左室扩张、容量负荷及室壁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心肌梗塞并发症;ESV、EDV及EF可作为了解远期AMI患者预后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超声心动图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左室重构(LVR)进行随访研究,以探讨LVR衍变规律。方法:分别于LVR早期(3~6周)及后期(6~12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圆周指数(LVSCI)、左室舒张末及收缩末容积(EDV,E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室壁应力指数(Edb,Esb,mean服b)、平均周边纤维缩短速率(MVCF)、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峰值(PVE,PVA)、左房张力(LAT)、左房射血为(LAF)及峰值充盈速度(PFR)进行分析。结果:AMI后LVR早期可出现LVDd、EDV、ESV、Edb、Esb、meanb、PVA、PVA/PVE、LAT、LAF显著增大(P<0.01-0.001),PFR、EF、CO、LVSCI、MVCF、PVE显著降低(P<0.01—0.001);后期上述在室功能指标进一步减退,左房增力泵失代偿,左室畸形增加。结论:AMI后LVR的主要原因是梗塞区膨展、左室扩张、容量负荷及室壁应力增加,从而导致二尖瓣返流等并发症的出现。ESV、EDV及EF可作为了解远期预后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整体及离体灌流实验观察到重庆冠脉狭窄时,犬冠脉流量(CBF),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减小,而心率(HR)则增加。狭窄30min后由冠状动脉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0.3μg/kg后,CBF、MAP和HR可恢复正常水平。同时,缺血犬的离体冠状动脉对CGRP的反应也出现改变。大冠脉舒张反应明显降低,而小冠脉的舒张反应与正常相比,无明显改变,这可能与缺血后大冠脉的内皮细胞容易损伤有关。同时也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时,冠脉流量的减少,主要由于小冠状动脉收缩所致。  相似文献   

6.
对核素心血池扫描证实的50例左室舒张性心功能障碍(LVDD)病例、26例左室收缩性心功能障碍(LVSHF)病例进行M型、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测,并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G)。结果表明:(1)左心形态学改变:与LVSHF组比较,LVDD组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无明显增加,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增加。与CG组比较,LVDD组LAD、IVST、PWT增加,但LVD差异无显著性。(2)LVDD组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与C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VSHF组与CG组比较,LVSHF组LVEF、CI减低。与CG组比较,LVDD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二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比(E/A)、舒张早期减速度(DC)比CG组减低,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PFV)、等容舒张时间(IRT)较CG组增高。LVDD组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与LVSHF组差异无显著性。(3)LVDD组运动时间、运动当量显著低于CG组,但高于LVSHF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急性压力超负荷时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部分结扎Wistar大鼠腹主动脉(OG),并与对照组(CG)对比检测6个时相点(0.5h,4h,1d,5d,10d,30d)的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与图象分析半定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测bFGF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1)MAP、LVSP与LVMI分别从4h和5d(P<0.05)开始逐渐增高直到30d(P<0.01);(2)OG中bFGFmRNA和蛋白分别从1d及5d开始增加(P<0.05),于5d~10d达峰值,30d时恢复正常;(3)OG中LVMI和LVSP分别与bFGFmRNA及蛋白在1d、5d、10d时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47~0.956,P<0.05~0.01)。结论bFGF可能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急性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大的早期病理过程,并不参与其中晚期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不同体质对心脏结构、血流、功能及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体重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623例老年人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超重、正常及消瘦4组,检测血压、空腹血糖(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肥胖及超重组较正常体重及消瘦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增高(均为P<0.05),主动脉径(AoD)、左房径(LAD)、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径(EDD及ESD)及心肌质量(LVM)增加(均为P<0.05)。SBP、DBP均与体重、BMI、TC、LVM及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与EPFV)之比值(A/E)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或0.001),DBP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LVM、APFV及LAD均与BMI呈正相关(均为P<0.01),EPFV与BMI呈负相关(P<0.05);射血分数(EF)、年龄、BS与SBP呈正相关(P<0.05、0.001及0.01),与DBP呈负相关(P<0.05或0.001)。结论体重是影响心脏结构、血流、功能及血压的重要因素;EF、年龄、BS是分别影响SBP及DBP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食管超声(TEE)研究20例正常人(A组),22例高血压非左室肥厚病人(B组),3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C组)及33例冠心病患者(D组)的冠脉血流储备(CFR),以潘生丁静注后和静息时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比率(D/RPDV)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率(D/RPSV)作为CFR指标。结果发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C组比A、B、D组大;静息时C、D组的PDV比A组高(P<0.05),C、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组D/RPDV较A、B组明显减少(P<0.01),C、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病人的D/RPDV、D/RPSV与室间隔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用TEE可检出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冠心病病人的冠脉血流储备能力有明显减退,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冠脉血流储备能力低下程度与有明确冠脉病变者相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心电图统计24小时全部窦性RR间期,以测定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17±4d的心率变异性(HRV)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指标,并同时测定心室晚电位(VL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用Holter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VLP阳性与阴性组的HRV无显著性差异(P>0.05);HRV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P<0.005);Holter记录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成对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每小时室早数>100次的SD值显著低于未记录到室早和每小时室早数<10次者(P<0.001)。提示AMI后HRV降低与VLP阳性与否无关;低LVEF者HRV亦降低;HRV降低者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联合应用上述方法和指标,可望提高对AMI后高危患者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评价心电图(ECG)肢体导联室壁激动时间(VAT)诊断左室肥厚(LVH)的价值。方法以超声心动图(Echo)为标准,对96例高血压患者左室重量(LVM)进行测定,将邻近心电轴之肢体导联VAT与Echo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诊断LVH的价值。结果(1)LVM与ECG心电轴邻近之肢体导联VAT有极显著正相关(r=0.87及0.73,P〈0.01),(2)以肢体导联VAT≥0.04s作为LVH作为LV  相似文献   

12.
检测了27例宫颈癌、30例宫颈炎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SOD及其同功酶、全血GSH-Px、CAT等的活性水平以及血清LPO含量。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患者血清Cu,Zn-SOD、总-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LPO含量明显增高(P<0.05);宫颈炎患者血清Mn-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全血GSH-Px活性与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n-SOD、Cu、Zn-SOD、T-SOD与全血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可见,血清T-SOD活性降低和LPO含量升高是宫颈癌、宫颈炎与子宫肌瘤患者自由基代谢紊乱的共同特点,提示体内病理性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是上述患者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张力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CHF患者有或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CHF患者与正常组各项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F组的HRV降低,其HRV各项指标与患者的LVEF不存在直线相关,死亡者的SDRR、SDANN明显低于存活者(P<0.001);CHF有NSVT者与无VT者HRV差异无显著性(P>0.05)。作者认为HRV低表示自主神经张力失衡,容易导致猝死。在预测CHF患者预后时,HRV优于LVEF和NSVT;HRV时域指标SDRR、SDANN敏感性优于PNN50。  相似文献   

14.
研究62例高血压病(EH)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水平及其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EH伴LVH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投以培哚普利或美托洛尔治疗8周。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ATⅡ及ALD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LVH组高于非LVH组(P<0.005),LVH组的LVMI与ATⅡ和ALD正相关(r分别为0.342和0.356,P<0.01),用药后两组LVMI、ATⅡ和AL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8周后两组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5),LVMI下降值与血浆ATⅡ、ALD浓度下降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2和0.647,P<0.001),提示ATⅡ、ALD是引起EH心肌肥厚重要的体液因素,培哚普利及美托洛尔短期治疗均可使LVH逆转,培哚普利对LVH的逆转可能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5.
恒定磁场对小鼠自由基相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恒定磁场对小鼠SOD、GSH、GSH-Px、MDA的影响。方法氢可组和恒磁组小鼠肌注氢化可的松1w,对恒磁组小鼠曝磁14d,检测鼠组织中SOD、GSH、GSH-Px、MDA。结果心组织T-SOD、Mn-SOD、Cu·Zn-SOD氢可组比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降低(P<0.001),心组织T-SOD、Cu·Zn-SOD恒磁组比氢可组均有非常显著增加(P<0.001);肝组织GSH-Px氢可组比对照组降低(P<0.05),恒磁组比氢可组有非常显著升高(P<0.001);肾组织GSH氢可组比对照组降低(P<0.05),恒磁组比氢可组升高(P<0.05);心组织MDA氢可组比对照组升高(P<0.05),恒磁组比氢可组有非常显著降低(P<0.001)。结论恒定磁场具有抑制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防御能力,在医疗保健和抗衰老领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310例CAD及AMI后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锻炼组220例,对照组90例。锻炼组在医疗指导下进行院内外2~9年的锻炼处方治疗。锻炼治疗后左心功能:SV、CO、CI比对照组提高1.33~1.37倍,而ICT、PEP/LVET比对照组下降0.18~0.30;LVEDP、超声A/E峰比值比对照组下降0.19~0.32;MVO2比对照组下降0.22。体能、体力测定:功率车负荷比对照组提高0.83,12min跑距离比对照组提高0.57,而肌力、暴发力、平衡性、柔韧性、灵敏性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提高;运动负荷锻炼组均达复工标准,对照组多在残疾标准(≤5METS)。锻炼组症状改善,ECG恢复,血压稳定下降,血脂、血糖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ECHO)卧位踏车运动试验方法,测定正常人和冠心病人运动前后的峰值收缩压与左室收缩未容量指数的比值(SP/ESV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SP/ESVI和△LVEF)。结果显示△SP/ESVI和△LVEF的敏感性分别为90%和65%(P<0.05),特异性分别为57%和62%(P>0.05),准确性分别为68%和63%(P>0.05)。初步认为运动SP/ESVI是ECHO诊断冠心病的一种较LVEF变化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对照大鼠(WKY)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模型,动态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动脉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明显低于WKY(P<0.05);AVP对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合成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同一浓度AVP作用于SHR及WKY动脉VSMC,WKY的NOS活性及NO含量显著高于SHR(P<0.01);AVP作用后,动脉VSMC的NOS活性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提示SHR动脉VSMC的NOS-NO系统可能功能不良;AVP可能通过NOS-NO途径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向量长度和角度指数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动态心电图(AECG)系统记录心率变异性(HRV),并经非线性分析的定量指标向量长度指数(VLI)和向量角度指数(VAI)研究了32例冠心病(CHD)、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9例健康人。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Poincare散点图呈慧星状占90%(35/39);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呈鱼雷状占80%(16/20);而CHD组多表现为散点图变短、变窄、角度变小。VLI值CHD、OMI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48.7±30.3,124.0±27.3和197.0±38.2(P<0.01)。VAI值三组分别为0.54±0.14,0.42±0.15和0.85±0.18(P<0.01)。SD、PNN50、rMSSD以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在CAD、OMI组也有相应变化。我们认为,非线性分析VLI、VAI定量指标可为CHD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