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准备胆结石手术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柘城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84例胆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1(10/42)、7.14%(3/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小切口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20例胆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肛门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止痛药使用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肛门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33%)与对照组(96.67%)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率11.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胆结石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胆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60)和小切口组(n=40),分别给予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5.8±8.1)mL,手术时间为(37.7±7.5)min,住院时间为(4.1±1.5)d,下床活动时间为(6.5±2.2)h;小切口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54.3±34.1)mL,手术时间为(74.6±13.3)min,住院时间为(8.2±3.2)d,下床活动时间为(30.1±3.3)h,经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小切口组,且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小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良好,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较快,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社旗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3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9.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感(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34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1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进行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镇痛泵应用率等指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对胆结石患者起到良好的手术效果,还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52.51±19.81)mL,对照组为(113.52±28.23)mL,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43.23±9.12)min,对照组为(68.33±9.01)min;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上可以采用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结石患者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在实施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后的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物应用率、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得到顺利完成,成功率达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止痛药物应用率、术后并发症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所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