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伴有食管浸润的胃癌通过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分析,探讨非开胸术式及开胸术式的选择标准。方法:对手术切除的87例食管浸润胃癌(其中非开胸术式42例,开胸术式35例)的病理组织学进行分析。结果:我们认为仅考虑预防断端复发的非开胸术式的适应证:1)分化型癌食管浸润距离〈20mm的病例;2)未分化型癌食管浸润长度〈10mm的病例;3)明显的食管浸润的未分化型癌及食管浸润≥21mm的分化型癌需行开胸术式;4)在非开胸术式中,纵隔内淋巴结复发仅2例,因此不需要通过开胸进行纵隔淋巴结廓清。结论: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部分食管浸润胃癌病例进行非开胸术式是容许的。  相似文献   

2.
亓健  陈心锐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9):1003-1004
胃癌是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是中晚期。采用术前化疗对胃癌的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发现疗效确切,并在一定时间内手术切除,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1990年1月6日~2003年2月18日入院治疗的53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40例(75.5% 40/53)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死亡4例(10% 4/40),中位生存期34个月。13例(24.5% 13/53)行姑息性手术,死亡8例(61.5%),中位生存期8个月。回顾分析的结果显示对胃癌穿孔的治疗应区别对待,积极争取行根治性手术或先做穿孔修补术,术后3~4周再次手术切除肿瘤,情况差者亦应作修补术或加做引流术。  相似文献   

4.
5.
早期胃癌8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0-2001年收治的8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占同期胃癌手术病例的10.8%。上消造影检出率为37.5%,胃镜检查加活检的检出率为91.7%。行胃癌D1根治术12例,D2根治术73例。肿瘤病灶大小平均为1.97cm,以凹陷型居多(60%),淋巴结转移者占7.1%。术后5及10年生存率为93.7%和87.0%。结论:早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对胃癌高危患者积极开展纤维胃镜检查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结果(附1 83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结果,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832例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率用寿命表法计算,差异的显著性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切除率76.3%,根治切除率53.4%。5年生存率:切除术23.5%,根治性切除术29.9%。上切缘<5cm与≥5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4%和25.8%,下切缘<5cm与≥5cm分别为20.8%和24.5%。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放疗与单一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及21.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提高生存率,但目前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切缘长度达到或超过5cm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联合四野盒式放疗技术对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胃全切或胃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扩大清扫(D2)术的胃癌32例,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常规四野外照射,肿瘤量46~50Gy,同时在放疗的第1~3天和第29~3l天给予紫杉醇(135mg/m^2)和顺铂(70mg/m^2)方案化疗二疗程。结果:二年总生存率为87.50%,二年无瘤生存率81.25%,肝转移4例(6.3%),腹膜转移2例(6.3%),吻合13复发2例(12.5%),经三维治疗计划系统DVH评价,90%等剂量线包括整个临床靶区,除左肾外,OAR受量均在耐受剂量以下。结论:胃癌术后四野放疗技术靶区剂量分布满意,无严重毒副反应,病人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冲洗液Cox-2 mRNA及CEA mRNA检测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比较胃癌腹腔冲洗液RT-PCR法与常规细胞学法(PLC)检出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结果:32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ox-2 mRNA及CEA mRN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3.1%(17/32)及56.3%(18/32),明显高于PLC检出癌细胞阳性率(21.9%),Х^2分别为5.497及4.433,P〈0.05。17例RT—PCR法检出阳性病例中,COX-2 mRNA法检出16例(94.1%),CEA mRNA法检出15例(88.2%),两种基因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检测阳性率大致相同,且检测阳性率与浆膜浸润阳性、浆膜浸润面积大、病理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TNM病期呈正相关。结论:RT—PCR法检测胃癌腹腔冲洗液Cox-2 mRNA与CEA mRNA表达,可显著提高脱落癌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和克隆胃印戒细胞癌与正常胃黏膜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法(mRNA differential dlsplay PCR,DD-PCR),对比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mRNA的表达差异,克隆胃印戒细胞癌差异片段,经过RNA的斑点杂交、测序以及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胃印戒细胞癌与正常胃黏膜中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与胃癌相关的差异表达条带16条,其中7条为缺失表达条带,9条为过度表达条带。对其中4条差异表达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经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和RNA的斑点杂交,表明确认其中1条为GenBank/BLAST中尚未收录的片段。结论:胃印戒细胞癌的mRNA差异显示证明,该EST序列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21例中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7例,确诊率仅为33.3%,手术切除20例,行全胃切除12例,胃大部切除8例,剖腹探查1例,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以胃镜活检为主要手段,但确诊率仍待提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晚期肿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溃疡标本卷席法取材与单纯病变区取材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术前临床确诊为慢性胃溃疡手术切除的胃标本210例,其中120例行卷席法取材,90例行单纯病变区取材。结果:120例行卷席法取材标本中,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3%和10%;90例行单纯病变区取材的标本中,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4%(P=0.029)和2.2%(P= 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卷席法取材能显著提高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血管断流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1例既不能行胃癌根治术也不能行姑息性切除术的晚期胃癌患者行血管断流术,联合术中及术后化疗。术后生存期≥12个月29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阻断瘤体的大部分血液供应可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朱军  王剑  罗吉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3):336-336
胃癌急性穿孔是晚期胃癌的严重并发症。我院1990年3月~2001年11月收治胃癌急性穿孔23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活习惯和饮食等危险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胃癌患者97例,非胃癌肿瘤患者77例为对照组,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及家族史、饮食摄入情况、生活居住环境以及饮酒和吸烟史等,饮食部分的调查采用频数法。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饮酒、吸烟年限长、有胃癌家族史和喜吃腌制食物是胃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56、2.333、3.060和1.959;清淡、酸性食物、喝绿茶和喝茶年限超过20年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402、0.297、0.402和0.331;多因素分析结果,腌制食物、吸烟年限长、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而清淡饮食和喝茶年限长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腌制食物、吸烟年限长和胃癌家族史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而清淡饮食和喝茶年限长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扶正抗癌冲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金水  王冠庭 《肿瘤》1997,17(2):113-115
观察中药扶正抗癌冲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术后及65例未手术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中药、中药加化疗、或单用化疗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IL┐2与IL┐2R,及IFNγ的变化。结果扶正抗癌冲剂结合化疗不仅可显著改善机体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而且扶正抗癌冲剂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结论中药扶正抗癌冲剂加化疗为治疗晚期胃癌的一个新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3岁。因进食哽噎感1个月于2008年3月26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其余未见明显异常。院外电子胃镜检查示:门齿下30~35cm食管见1/2周不规则增生,胃窦黏膜充血水肿,胃窦小弯见1.2cm×1.0cm不规则增生,表面糜烂。余未见明显异常。病理诊断示:(门齿下30cm)鳞癌、(胃窦)腺癌。胸部CT示:中胸段食管MT,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9):709-710
  相似文献   

19.
鞍山钢铁工人癌症流行病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鞍钢32家主体工厂71803名男职工进行了死亡调查。18年(1971~1988年)间共积累1275985人年,死亡人数5896例,其中癌症1830例,占31.04%,分析了各项癌症所占比例、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SDR)、标化死亡比(SMR)、死亡率与年龄、年历的关系等。死亡比例和SDR前五位均依次为肺、肝、胃、食道、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成倍增长,且逐年增高,全癌和其中的肺、胃、食道等部位癌的SMR均显著超高(P<0.01),吸烟者在癌病例中占77.48%,占肺癌82.82%。研究结果表明,鞍钢工人癌症死亡占全死因首位,死亡率高于本地区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居民。癌症超高,肺癌尤甚,可能与作业环境中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及吸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浙江省胃癌高发区岱山县Hp临床分离株cag PAI的分布.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Hp菌株,其中岱山县124株,杭州市47株作为对照组.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检测存在于Hp cag PAI cagI上的cagA、cagM以及存在于cagⅡ上的cagT、ORF13和ORF10等基因.结果岱山县Hp中,cagA阳性率为100.0%(124/124),其中可能有完整cag PAI者占82.3%(102/124);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分离的Hp中,分别有84.7%(50/59)和80.0%(48/60)的菌株可能有完整的cag PAI.岱山县Hp cag PAI内各基因阳性率及可能有完整cag PAI的Hp比例与杭州地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浙江省胃癌高发区岱山县临床分离Hp菌株,其cagA不能作为完整cag PAI存在的标志;cag PAI的完整性及对其中的单个基因的检测都不能用来预测Hp相关的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类型;来自胃癌高发区岱山县及非胃癌高发区杭州市的Hp,cag PAI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