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宁玲 《吉林医学》2010,(33):6157-6157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又称未成熟儿,体重在2500g以下的活产婴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也不尽相同,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早产儿由于出生时未足月,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胎龄越小越不易存活。为了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对胎儿及时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系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婴儿。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其病死率约为12.7%~20.8%,且胎龄愈小,体质量愈轻,病死率越高。我院母婴同室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护理早产儿86例,通过对早产儿护理问题的确立及护理对策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早产儿能存活的体重和胎龄越来越小,其生命质量越来越受重视。早产儿生长发育快,但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差,满足其营养需要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观察尤为重要。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好坏,反映了整体机能的状态。为了探讨早产儿胃肠功能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我科分析了2003年3月-2005年3月收住的3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而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质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的关键。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56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谈早产儿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62-463
早产儿是指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胎龄不足,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人们开始关注早产儿发育性照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早产儿的发生率不一,早产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5.6%,死亡率12.7%~20.8%,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护理质量对存活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护理及母乳喂养第二临床学院儿科岳桂琴第一临床学院儿科王菊香早产儿护理的特殊性及合理喂养致关重要,我科在对16名早产儿实施特殊护理及强化母乳喂养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有关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其中最低胎龄29周,最高胎龄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出院计划对早产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出院计划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入院、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早产儿矫正胎龄3个月、6个月时身长、体质量,以及早产儿出院后1周内、矫正胎龄40周内再入院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早产儿母亲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3个月、6个月,观察组早产儿身长水平和体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周内、矫正胎龄40周内,观察组早产儿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计划护理可降低早产儿母亲SAS评分、SDS评分和早产儿再入院率,提高矫正胎龄3个月、6个月早产儿身长水平和体质量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易患多系统疾病,严重者导致死亡。而细微、轻柔、正确的护理,对减少早产儿的患病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136例早产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体重在2500g以下的活产婴儿。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早产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差,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其呼吸中枢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红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是指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胎龄不足,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感染疾病,而且病情很快由轻转重导致死亡。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我院于2005年1~12月共收治早产儿22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除1例因先天性肠穿孔转外院手术治疗外,均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未满37周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生活能力弱,脱离母体后生理功能正处于调整期.生后生存环境与胎儿期的宫内环境有巨大的差别,因此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模拟宫内舒适环境中护理早产儿,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wk、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为7.1%-17.9%不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而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质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的关键,现将国内外早产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秀媚 《右江医学》1999,27(5):320-321
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身长在47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由于其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医疗和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护理存活率已有较大提高,为提高早产儿护理存活率,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把握了重要的几个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1993年至1998年收治早产儿67例的护理体会浅述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7例中,男性38例,女性29例,体重最低者1050克,平均体重1940克;平均胎龄是32.4周;护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我科运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护理理念和方法,针对1例双胞胎;胎龄30周,体重分别为1.25kg,1.505kg的早产儿实施了护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患儿健康出院,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孕期不足,各器官形态和功能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容易并发许多疾病,且死亡率较高,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好细致地护理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非常关键。现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发展性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儿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78例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所有早产儿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行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住院天数、每日体质量增长以及每日奶量摄入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早产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展开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有效延长早产儿的睡眠时间,促使喂养更为顺利,明显提高体质量增长,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近年来,早产儿硬肿,尤其在出生1周之内发生硬肿的患儿,病死率高,已引起医护人员及社会的广泛重视。为了全面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早产儿硬肿的病死率,我科根据早产儿不同胎龄的特点及硬肿程度,进行护理评估,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体重在2 500g以下的活产婴儿.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早产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早产儿喂养是早产儿护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我科从2002年起,针对不同体重不同情况的胎儿采取不同喂养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