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病。由于传染性眼病逐渐得到控制和人口老龄化,使青光眼患者致盲比率相对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类型中最常见者,且能通过早期发现,绝大多数经治疗可以获得痊愈。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对降低致盲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返璞归真、崇尚自然”呼声日高的形势下.一些取自.自然、营养丰富、无农药污染且食疗作用兼具的饮料,也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风靡海内外市场。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以下五种类型的跨世纪饮料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2000年1月-2007年9月,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同证型与神经传导速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不同证型与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将56例DNP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A组)、痰瘀阻络(B组)、阳虚寒凝(C组)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末端ML、MCV及其AMP。结果:①三组正中神经ML逐渐延长,AMP逐渐降低,而MCV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三组相比均(P〈0.05)。②三组尺神经A组与C组的AMP、MCV相比均(P〈0.05)。③三组胫神经A组与C组的MCV相比均(P〈0.05)。④三组腓神经ML逐渐延长,AMP逐渐降低,而MCV呈逐渐下降趋势,三组相比AMP、MCV(P〈0.05)。结论:MCV、AMP以及ML在DPN不同证型中的变化具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方法 测定126例COPD患者基础肺功能、气道舒张实验,研究不同证型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结果 不同证型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的反应性不同.ΔFEV1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逐渐降低;ΔFEV1%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逐渐上升,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出现下降.ΔFVC、ΔFVC%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逐渐上升.可见随着气流受限的增加,ΔFEV1逐渐下降,ΔFVC、ΔFVC%逐渐增加,而ΔFEV1%表现不典型.结论 不同证型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和FVC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FVC增加较FEV1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及各证型与合并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20例COPD稳定期患者,调查其临床资料、统计合并症情况,计算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各证型与临床症状及合并症的关系。结果随着从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型演变,COPD患者年龄逐渐增高、体重指数(BMI)逐渐下降,气阴两虚证与肺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逐渐增多,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与肺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逐渐下降,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低于肺气虚证(P0.05);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逐渐升高,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显著高于肺气虚证(P0.05);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评分亦逐渐升高,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种类增多,CCI逐渐升高,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显著高于肺气虚证(P0.05)。结论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进展,中医证型随之表现为由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演变,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合并症逐渐增加,提示COPD的中医证型演变与临床症状、合并症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田梅 《中医临床研究》2014,(19):133-134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在疾病新诊断时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中64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证,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风、火、虚、痰四个方面,而痰型眩晕即为眩晕病的常见类型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成为多发病证.  相似文献   

9.
阮少南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少南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 50载 ,学验俱丰 ,建树颇多 ,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淳朴的医风学风 ,在医疗中突出中医特色 ,审因论治 ,理、法、方、穴、术五位一体。学识渊博 ,医技精湛 ,在精研医经 ,广撷博采 ,勤于实践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医技风格。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兴才 《北京中医》2005,24(1):58-60
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也逐渐深入,它为深入研究该病中医证型的实质,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开辟了道路。本文就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的客观化研究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男子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生理转折期,部分中老年男子由于机体逐渐衰老,内分泌功能逐渐减退(尤以性腺功能变化最为明显),从而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使神经系统功能及精神活动稳定性减弱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发病率逐渐上升且趋于年轻化,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本病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肖德馨 《中医杂志》1993,34(10):623-625
“证”字有证名、证型、证候、病证、辨证等多种名词术语,在诊断学上被广泛运用。80年代初,辨证论治的规律、体系,及病证规范化,就列为部、局级科研项目。中医脏腑辨证的研究,今年已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可见“证”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但“证”在古代文献中,最初当证状用,逐渐向“证名”演化。明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阴虚热盛型34例,湿热困脾型36例,气阴两虚型41例,阴阳两虚型44例,血瘀脉络型45例,分别测定各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分析各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为21.5%(43/200),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占86.0%(37/43),其中女性占74.4%(32/43);并且随着年龄、病程的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按照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脉络型的演变顺序,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脉络型患者的血清FT3、FT4水平明显低于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P均0.05),TSH水平明显高于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P均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演变,对2型糖尿病尤其是晚期证型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155例CHF患者,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辨证。检测CHF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 CHF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心功能级别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79,P0.01)。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血清Cys-C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Cys-C与心功能呈负相关(r=-0506,P0.01)。血清Cys-C水平按痰饮阻肺证(1.27±0.20mg/L)、心肺气虚证(1.46±0.20mg/L)、气虚血瘀证(1.66±0.16mg/L)、心肾阳虚证(1.89±0.30mg/L)和阳虚水泛证(2.20±0.47mg/L)的顺序呈逐渐增高趋势。心肺气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肾阳虚证组、阳虚水泛证组高于痰饮阻肺证组非常显著(P0.01),心肾阳虚证组、阳虚水泛证组高于心肺气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非常显著(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Cys-C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而升高,对CHF病情轻重的临床评估有一定价值;CHF患者血清Cys-C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随着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病变渐趋严重。  相似文献   

16.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在头、肩、颈、臂等部位会出现疼痛或压痛,X线检查却没有明显气质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多为其他型颈椎病的早期表现,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逐渐加重,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不同证型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肺肾气虚、肺肾阴虚及脾肾阳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OPD稳定期中医各证型血清瘦素水平不同,其中以肺脾肾气虚型最高,脾肾阳虚型最低,肺肾阴虚型居中.三组之间瘦素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COPD稳定期从气虚、阴虚到阳虚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逐渐加重,营养状况逐渐恶化,提示其预后及转归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中有90%~95%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属于后天获得性糖尿病,与先天性糖尿病有根本差异[1]。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年人,表现为血糖急剧升高,且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发病机制一是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利用率降低),二是胰岛素分泌不足[2],最终造成血糖调节异常。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逐渐发展恶化,最终导致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劲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01-140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在痰、瘀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痰证组突出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异常升高;瘀证组则突出表现在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异常降低,其它指标的异常升高在痰瘀相兼组中更为突出。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随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则逐渐降低。重度狭窄突出表现在全血高切、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的异常升高。随着单支病变、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聚集指数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06-40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的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制定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DN患者489例,正常对照组50例,检测其生化指标(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计算尿蛋白排泄率;尿、血β2-微球蛋白;血肌酐,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结果:①随着病情的发展,中医证候出现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阳衰瘀阻的演变规律;②随证型的变化,患者空腹血糖逐渐升高,各证型组与正常组,及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随证型的变化,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逐渐升高,但阳衰瘀阻证较阴阳两虚证逆向降低;血β2-微球蛋白及血肌酐、尿素氮值逐渐增高,肌酐排泄率逐渐降低;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阳衰瘀阻证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阴虚燥热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DN的生化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其分型参考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