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年代中期用在临床的一类新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ACEI),治疗肾素依赖型和原发性高血压及慢性心力衰竭(CHF),疗效已肯定。并已成为第一线降压药。近年临床应用研究又有新的进展,证明本类药物对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有药效,方法: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药物结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方面的研究,以了解该药对高血压病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降压,减轻左室肥厚,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将是最有前景的一种降压药.  相似文献   

3.
美国波士顿Tufts医学院的Jeffrey Isner博士及其同事在六月版的《循环》(Circulation)期刊上报告,他们通过兔子实验,证明华纳兰伯特(Warner Lainbert)药厂生产的降压药Accupril(quinaprilat)能够促进新血管的生长。Accupril是一种被称为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抑制剂类的药物之一,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脏衰竭。  相似文献   

4.
程亚敏 《华夏医学》2001,14(6):825-825
氯沙坦钾是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拮抗剂 ,是新一代的抗高血压药物。我科观察了氯沙坦钾对 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33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选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入选患者均符合 WHO/ISH1999年轻、中度高血压诊断标准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0例。平均年龄 (71.91± 5 .19)岁 ,平均病程 (11.6 7± 10 .73)年。1.2 方法入选者停用降压药 1周 ,测血压仍符合高血压标准(WHO) ,之后给予口服氯沙坦钾 (美国默…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高血压病的治疗取得长足的发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一种新型的降压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20余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明,它不仅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血管、心脏功能,而且对脂、糖代谢有良好的影响。1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强调高血压病发...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患者的生化、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情况及不同降压药物对这些指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3月30日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 57例 COVID-19肺炎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27)和无高血压组(n=30),再根据既往是否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分为ACEI/ARB组(n=14)和其他降压药组(n=13),分组后比较各组入院时的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功能、肝肾功能、B型利钠肽(BNP)、炎症指标等。 结果:与无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年龄[64.0(54.0,70.0)岁比48.5(38.75,64.0)岁,P=0.001]较大,白细胞计数[6.16(5.46,7.81) 比5.04(4.30,6.12),P=0.004]较高,中性粒细胞计数[4.15(2.68,5.81)比 2.66(2.11,4.00),P=0.004]较高,CK-MB [0.8(0.5,1.1)比0.5(0.38,0.60),P=0.004]较高。TNI [4.9(2.6,9.8)比2.0(1.9,3.9),P=0.001]较高;ARB/ACEI组与其他降压药组相比较,生化、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COVID-19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炎症指标更高,心肌损伤更明显,可能与更差的预后有关。ACEI/ARB不影响 COVID-19 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生理状态下心血管系统除接受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的调控外 ,心脏还存在自身产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途径和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途径 ,在低钠饮食诱导RAS激活的健康志愿者中给予肾素抑制剂、ACEI和AngⅡ受体拮抗剂后发现 ,肾素抑制剂和AngⅡ受体拮抗剂诱导肾血管扩张的效应较ACEI约强 50 % ,提示体内至少约40 %的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 )向AngⅡ的转化是通过非ACEI途径实现的 ,如胃促胰酶等 ,而且这些途径在病理情况下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1 ] 。ACEI是 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降压药 ,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防止房颤复发是否有作用。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心血管病例,且一直门诊随诊病人,总共有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病人52例,其中有因高血压选用ARB病人22例,选用其它类降压药(ACEI,CA2 拮抗剂,利尿剂,β-R阻滞剂)的30例,全部病人都选用碘酮维持窦律,回顾性对比AF复发律。结果与结论:应用ARB组病人房颤复发生率可能改善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从而减少AF复发,ARB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可能能减少AF复发,故推荐如果高血压合并房颤病人首先ARB作为降压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并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对其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合并高血压非昏迷且年龄≥60岁的脑卒中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ACEI组和对照组,ACEI组患者应用ACEI类降压药(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应用其它类型的降压药,观察两组在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住院期间ACEI组有4例患者(6.7%)并发吸入性肺炎,而对照组有13例患者(21.7%)合并吸入性肺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I组有11例(18.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咳嗽,其中4例因持续性干咳而停药。ACEI组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为3.3%,而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ACEI类降压药,可降低合并高血压非昏迷老年脑卒中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预防房颤发生/复发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1年1月-2011年4月)中比较ACEI或ARB类药与其它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入选与排除标准筛查文献,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4.2.9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研究,均为英文,研究病例数总计40217例,其中治疗组20260例,对照组19957例.Meta分析表明,ACEI或ARB与其它药相比可预防房颤发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9,95%CI(0.63~0.75),P<0.0001].对不同基础疾病的亚组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中服用ACEI/ARB较其他降压药在预防房颤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9,95%CI(0.61~0.78),P<0.0001];慢性心衰患者服用ACEI/ARB较其他常规治疗药可预防房颤发生[OR=0.61,95%CI(0.53~0.71),P<0.000 1];房颤患者中服用ACEI/ARB较其抗心律失常药可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OR=0.82,95%CI(0.69~0.98),P=0.03].结论:在高血压、慢性心衰及房颤患者,服用ACEI/ARB类药可降低房颤发生/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