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春节晚会赵本山《卖拐》和《卖车》的小品,将范伟“忽悠”得令人捧腹大笑,其所揭示的道理不言而喻!许多老年人去就医看病时很容易被“忽悠”,这不仅浪费钱财,更甚者就是延误治疗时机,或加重病情,当今这种惨痛的教训是屡屡发生。那么为什么老年人易上当受骗呢?  相似文献   

2.
春节晚会的小品《卖拐》、《卖车》里,赵本山把范伟“忽悠”得令人捧腹大笑。现实中许多乙肝患者就诊时常被医生“忽悠”,使他们苦不堪言。据北京某传染病医院对一万多肝炎患者调查,有42.7%的病人被误诊误治过。解放军302医院对146例患者调查,89%的病人曾接受多个医生的多种方法治疗平均327天,人均用药16种(最多38种),平均每人支出7100元(最高达20万),可见经济利益驱动是“忽悠”病人的根本原因。因此,乙肝患者千万要防被人“忽悠”。  相似文献   

3.
管倩 《自我保健》2008,(12):11-11
“降血脂”、“延缓衰老”、“补血养气”……随着“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各种保健品被推到人们的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对此情况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有多少老年人在选择保健品时没被“忽悠”过?  相似文献   

4.
从“排毒教父”林光常、“太医之后”刘弘章,再到“神医”张悟本,这些所谓的“养生专家”一次又一次地忽悠了大众。而他们忽悠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一是把食疗的作用夸大化、神化;二是将自制药物吹捧成灵丹妙药,欺骗患者包治百病。  相似文献   

5.
春节晚会的小品《卖拐》、《卖车》里,赵本山把范伟“忽悠”得令人捧腹大笑。现实中许多乙肝患者就诊时常被医生“忽悠”,使他们苦不堪言。据北京某传染病医院对一万多肝炎患者调查,有42.7%的病人被误诊误治过。解放军302医院对146例患者调查,89%的病人曾接受多个  相似文献   

6.
在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等演员演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小品节目——《卖拐》。一位体格健壮、两腿正常的厨师,被“忽悠”成身患重病、两腿颠瘸的病人,于是心甘情愿地买了骗子的双拐。从此,“忽悠”一词家喻户晓,几乎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日报》报道,2007年9月11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端掉了一个打着健康普查、义诊的旗号,专门向老年人高价出售廉价保健品的诈骗团伙。该团伙的犯罪手法是:他们先假冒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老年人发放“调查证”并骗取联系方式,然后通过电话联系老年人到某处免费体检、义诊,再通过假冒的体检、义诊结果“忽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那年春晚赵本山把一副拐“卖”给了范伟。同时,也把他东北老家最经典的“忽悠”带给了全国人民。虽然没人甘愿被“忽悠”,但大家还是被他们”忽悠”得或开怀或捧腹,乐不可支。赵本山小品连年摘得“最受观众喜爱的春晚节目”头榜,足见人们对他们“忽悠”的接受和喜爱。“忽悠”这个原本带点儿贬义的方言土语,在不经意间成了愉悦大众的重要元素,而“忽悠”本身也成为媒体取悦受众,达到传播目标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看过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卖拐》、《买车》的节目,赵本山把范伟“忽悠”得令人捧腹大笑。现实生活中许多类似“忽悠”的人与事枚不胜举。时下全国上下私人医院像雨后春笋,大城市里的私营医院比厕所还多,“农民企业家”大搞“广告医院”、“报纸医院”,还有“电台医院”,大肆宣传招揽病源。高薪聘请“忽悠”医生,大搞义诊献爱心活动,什么免费检查、优惠体检、平价购药等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看过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卖拐》、《买车》的节目,赵本山把范伟“忽悠”得令人捧腹大笑。现实生活申许多类似“忽悠”的人与事枚不胜举。时下全国上下私人医院像雨后春笋,大城市里的私营医院比厕所还多,“农民企业家”大搞“广告医院”、“报纸医院”,还有“电台医院”,大肆宣传招揽病源。高薪聘请“忽悠”医生,大搞义诊献爱心活动,什么免费检查、优惠体检、平价购药等“忽悠”病人。笔者原是一家“二甲”医院的超声副主任医师,因病术后致残提前退休,退后三年来曾应聘过九家私营医院临床工作,深感不安,用我的良知忠告人们有病看医生防“忽悠”,免受其害。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生》2008,(24):1-1
自从范伟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被赵本山“忽悠”了之后,“忽悠”一词便盛行开来。小品不过是供人娱乐的表演形式,“忽悠”的伎俩却在现实中屡屡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12.
《rrjk》2017,(9)
<正>现在,很多保健品营销都瞄准了老年人,通过宣传其产品有神奇疗效,欺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其所谓的"保健品",许多老年人被骗去了省吃俭用几十年攒下的血汗钱。是老人自身身体抱恙、对骗子的忽悠极其容易上当?还是儿女对老人关心照顾不够,相关的执法监管不够完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相似文献   

13.
我这个世代王场乡村的“土老帽儿”很奇怪:这个很平常的茄子,咋就被忽悠成了能把“吃出来的病又吃回去”的神而又神的茄子?我们又被谁“忽悠”了?  相似文献   

14.
沈婉  任敏 《健康大视野》2014,(12):60-62
“神药”原是子虚乌有 沈阳市民王大爷投诉,“著名专家王主任承诺,使用产品一个月疾病症状消失”的宣传广告纯属忽悠人,老人们一个个被忽悠得神魂颠倒。经记者了解,关于“祥康”的广告已被工商部门叫停。  相似文献   

15.
板报资料     
正老人须警惕健康消费陷阱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现在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主要对象。尤其在健康消费方面,老人要多加注意,避免陷阱。1.切记乱投医。有病要去正规医院,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保健品厂商的医生。2.广告要辨别。近年来,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要提高辨别意识。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春节过后,文坛上广泛流传着一则几近爆炸性的新闻:“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此消息还称:“金庸凭《天龙八部》一书获得大奖。”这则来自“×通社”的消息被多家网站转载,几有欲成事实之势。以致金庸本人不得不亲自出来辟谣。这时大家才弄明白是被谣传欺骗了。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保健》2008,(11):116-116
年终岁末,电视和网上购物铺天盖地,其产品的“物美价廉”更被吹嘘得淋漓尽致。中消协有关人士提醒人们,电视和网上购物“质量陷阱”多,切莫被“忽悠”。  相似文献   

18.
占保平 《现代养生》2007,(12):17-17
大家都看过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卖拐》、《卖车》等节目,赵本山把范伟"忽悠"得令人捧腹大笑。现实生活中许多类似"忽悠"的人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把“制怒”作为座左铭,是有道理的。老年人肝血渐衰,性易急躁,更需制怒。有的人在家里或社会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火冒三丈,怒不可遏。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徒伤其身。发怒,对老年人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祖国医学认为,“七情”之中,以“怒”对心脏危害最甚。《黄帝内经》一书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晋代养生家葛洪在《神仙录》中称:“愤怒不解伤人。”宋代养生家温草的《琐碎录》也说:“怒甚偏伤气、损寿”。《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曾利用“怒气伤人”这个医学道理克敌制胜:三计气周瑜,使周都督吐血而亡;阵前骂王朗…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和传统方面的习俗,人们把性视为淫秽、羞耻、污浊和罪恶,难以启齿,无人敢于问津。特别对老年人看法不公正,老年人被弃之为性科学研究对象之外。认为人到老年不应再有性要求了,性关系已不再是夫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毫无必要了。要求老年人清心寡欲,不迷五色。《素女经》上说,男64岁阳道绝,女49岁阴道绝。阳道和阴道绝后不再有性欲能力,也不该有性爱要求。《列仙传》中传说,彭祖活了800岁,长寿原因是中年以后断绝情欲,与妻子“分床”、“分被”。这些都是自古以来对老年人性欲的偏见。 人到老年就失去性能力,性生活对健康长寿有害的传统观念是无科学依据的错误论点。老年人尽管年事已高,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