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应用外固定支架和LCP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Dienst等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外固定支架组与LCP组术后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4.5%和82.8%、13.8%和14.1%,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腕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屁著性差异(P〉0.05);外固定组握力恢复和总体评分好于LCP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LCP系统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总体上外固定支架略优于LCP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内固定组,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进行固定,比较两组的Gartland-Werley临床功能评分、骨折复位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钢板内固定组的优级比例为58.4%,显著高于外固定支架组的优级比例43.9%(P<0.05),相比于外固定支架组,钢板内固定组的复位情况较好,掌倾角和尺偏角的减少以及桡骨短缩均较少(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可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实现骨折处的良好对位,对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效果较好,对预防桡骨短缩、恢复腕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生活工作能力显著增强,临床疗效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方法治疗的20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防,平均16个月,按Gartland and Werley标准评分:夹板组优良率为70.6%,支架组及LCP组优良率均为83.8%。其中A型骨折3种治疗方法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别,B型骨折中LCP内固定的优良率最高,C型骨折中的支架外固定的优良率最高。放射学用Lidstrom分级评价:支架组和LCP组功能复位效果较夹板组好。并发症发生率LCP组明显小于夹板组及支架组。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方法可根据AO分型的不同进行选择,其中支架外固定及切开复位LCP内固定疗效差别不大,均明显好于夹板外固定,但因夹板外固定价廉及治疗简便,仍可用于部分A型骨折中。  相似文献   

4.
刘淑永  王帅 《安徽医学》2015,36(11):1368-137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 LCP 内固定治疗27例(内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组)。通过术后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尺偏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 Gartland-Werley 评分(4.12±1.41)分显著低于外固定组评分(5.06±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 Gartland-Werley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外固定组优良率(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CP 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与外固定支架效果相当,但其对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130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者54例,单边外固定支架复位外固定者76例。分别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该组病人随访1-2年,平均1、2年。外固定组出血量显著少于T形钢板组(P〈0.05),并且外固定组优良率显著高于T形钢板组(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能够尽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早,功能恢复也优于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7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74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C形臂X光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优良率:外固定支架组为95.3%;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为79.6%;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组为84.2%。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袁峰  袁荣霞  刘枝成 《河北医学》2013,19(2):193-19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组)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对照组),对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评分、两组腕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6.608,P〈0.01);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3,P〉0.05)。治疗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两相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3.730,P〈O.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1.746,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特别是移位明显且不稳定骨折,提倡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周欣  吕巍  季航宇  杨永 《海南医学》2011,22(2):82-8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9月至2010年2月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42例。结果 42例手术时间28~55min(平均34min),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3.5个月),按Dienst标准:优3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杨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26-452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两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内固定组Dienst功能评分优良者34例,总优良率为89.5%(34/38);外固定组评分优良者23例,总优良率为67.6%(23/34),2组Dienst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手术满意率大体相当(p〉0.05)。结论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各有利弊,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要求,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患者满意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T型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80.0%(P〈0.05)。结论:T型锁定钢板治疗应用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优良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林小平  杨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21-462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选择治疗方案,其中行掌侧T形锁定接骨板内固定53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45例。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手术治疗组与石膏外固定组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价标准[任国文,吴学元.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3):254-255.]评分。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内固定组较石膏外固定组术后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优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手法复位后骨折不稳定或掌倾角、尺偏角丢失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手术进行治疗,同时选择30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骨折端缩短的时间延长,骨折端下沉的幅度增大(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祝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47-148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外固定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81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采用手法牵引复位,先上外固定架,然后有限切开胫骨远端,整复固定小骨块和关节面,并选择应用手法复位加骨牵引治疗的同期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8~20个月,依照Helfet评定标准,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8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行手法复位,再上外固定支架,然后精确复位加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解剖钢板固定,观察组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9.87%)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78.75%),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确切,患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Mcbridge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骨密度。结果:根据经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骨质功能恢复情况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要好,且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要小;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密度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且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应在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单侧钢板内固定术组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侧组和双侧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t=0.46,P>0.05);双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t=2.82,P<0.05);双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单侧组(t=2.45,P<0.05;t=2.63,P<0.05);双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单侧组的38.2%(t=3.18,P<0.05)。双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3.5%显著高于单侧组的41.2%(t=3.24,P<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优于单侧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谢家勇  甘崇志  丛伟 《西部医学》2013,25(8):1157-1159
目的评价肋骨内、外固定术在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采用肋骨内固定治疗组(A组)40例,传统外固定治疗组(B组)40例。除骨折固定方法不同外,其余治疗相同。结果胸壁固定后PaO2明显升高(P<0.01),肋骨内、外固定两组比较,带机时间(5±2)天VS(11±3)天,住ICU时间(5.6±1.2)天VS(11.4±1.8)天,肋骨内固定组明显缩短(P<0.01);肺不张4/40例VS 7/40例,肺部感染3/40例VS 5/40例,ARDS 3/40例VS 6/40例,死亡率2/40例VS 4/4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个月随访查胸部X线片,内固定组肋骨骨折愈合好,无胸廓畸形,外固定组28/40例存在程度不同畸形,两组肺功能测定[FVC(3.42±0.52)VS(2.74±0.33),FEV1(2.93±0.34)VS(2.02±0.26),均P<0.05]。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结论肋骨内固定术比外固定在治疗连枷合并肺挫伤中效果更好,更确切。不赞成连枷胸时呼吸机作"气体正压内固定",强调呼吸机治疗是因肺挫伤,而非连枷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动力髋螺钉行滑移式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加压螺纹钉行加压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及并发症,随访1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B组缺血坏死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优秀率分别为73.1%及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中,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的总体疗效好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