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肿瘤之首。化疗是目前治疗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耐药是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卵巢癌化疗耐药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近年来,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及耐药相关蛋白等的发现揭示了卵巢癌耐药机制,可以利用其来预测临床化疗的效果。现就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癌对化疗药物的多种耐药机制及其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多因素分析 ,研究肾癌多药耐药机制 ,为临床提高化疗有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肾癌的主要耐药指标P糖蛋白 (P 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 π)、DNA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进行检测。结果  6 5 7%癌组织有P gp表达 ,高分期癌表达较低分期癌强。41 4%癌组织有GST π表达 ,表达强度与分级、分型、分期无关。 10 0 %的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TopoⅡ表达。 70例中表达 1种耐药指标者 (P gp阳性、GST π阳性或TopoⅡ <10 0 )占 31 4% ,同时表达2种耐药指标者占 42 8% ,3种耐药指标者占 2 2 9% ,2例无耐药指标表达 ,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P gp、GST π、TopoⅡ分别介导不同的药物耐药 ,选择P gp、GST π低表达同时TopoⅡ高表达的患者 ,并且针对不同MDR机制采用不同的化疗药物进行化疗 ,将有助于提高化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产生维甲酸耐药的机制 ,探讨耐药性逆转的方法。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极限稀释法诱导APL细胞耐药性。RT PCR及流式细胞仪测定MDR1、消炎痛及PGE1增殖影响实验分别间接测定GST酶活性或cAMP作用。干扰素、高三尖杉酯碱(HHT)及三氧化二砷 (As2 O3 )进行体外耐药细胞逆转实验。结果 对全反式维甲酸 (ATRA)耐药的HL6 0细胞MDR1阴性 ,初发时MDR1为阴性的APL患者复发后仍为阴性。消炎痛对耐药的HL6 0增殖分化无影响 ,前列腺素E(PGE)可部分恢复ATRA对耐药HL6 0的作用。干扰素可明显逆转HL6 0的耐药性。As2 O3 与HHT对ATRA耐药的HL6 0细胞有明显作用。结论 APL细胞耐药并非多药耐药 ,消炎痛或干扰素明显逆转其耐药性 ,ATRA与As2 O3 化疗药无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在精准医疗的医学背景下,随着大量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逐步走向个体化。EML4-ALK融合基因和口服多靶点(ALK/c-MET/ROS1等)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的发现,为晚期NSCLC的靶向治疗推开了另一扇大门。多项研究显示,克唑替尼一线、二线或多线治疗ALK或ROS1等基因阳性的NSCLC疗效显著、安全。然而,大多数患者在治疗10~12月后会对克唑替尼产生获得性耐药,耐药机制复杂多样,克服耐药问题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总结克唑替尼在NSCLC患者中的治疗靶点、疗效、耐药发生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克唑替尼的临床用药及耐药后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希罗达单药治疗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采用希罗达单药治疗患者 3 2例。结果无CR ,PR 10例 ( 3 1.2 % ) ,SD 15例 ( 4 6 9% ) ,PD 7例 ( 2 1.9% )。临床获益患者 (CR +PR +SD) 2 5例 ( 78 1% )。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脱发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 ,尤其是对蒽环及紫杉类耐药的患者仍有一定疗效 ,且用药方便 ,耐受好 ,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紊乱性疾病 ,预后较差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 71的出现使其治疗出现转机 ,其能阻断Bcr Abl蛋白激酶的活性 ,选择性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 ,常出现对STI5 71耐药及治疗后复发病例。因此针对耐药和复发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现综述STI5 71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主要为透明细胞癌(75~80),非透明细胞肾癌,包括乳头状、嫌色细胞和肉瘤样癌等约占25。RCC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3,居泌尿生殖系癌的第2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若出现“三联征”(血尿、疼痛和肿块)多为晚期;且1/3的RC  相似文献   

8.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治疗多柔比星(ADM)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32例既往使用ADM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单纯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大汗腺样癌1例,硬癌1例。采用NVB25mg/m2,静脉滴入,d1、d8;DDP25mg/m2,静脉滴入,d1~d3。21d为1个周期,每2~3个周期评定疗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7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为56.3%(18/32)。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53.1%(17/32)。其他为恶心、呕吐、贫血、静脉炎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NVB联合DDP治疗ADM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紊乱性疾病,预后较差,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的出现使其治疗出现转机,其能阻断Bcr-Abl蛋白激酶的活性,选择性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常出现对STI571耐药及治疗后复发病例.因此针对耐药和复发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现综述STI571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含有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原发耐药,而对TKI治疗敏感的患者最终无法避免继发耐药导致肿瘤进展,其主要分子机制是T790M突变和MET扩增。研究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及联合应用药物克服耐药是目前临床科研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β-tubulin与紫杉醇类耐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以"肺癌"、"微管蛋白(tubulin)"、"紫杉醇"、"化疗"为关键词,检索2010-2011年前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371篇,中文文献82篇。纳入标准:1)微管蛋白分子研究;2)肺癌细胞系与tubulin及紫杉醇类化疗耐药研究;3)与tubulin及紫杉醇类化疗耐药相关肺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基础与临床研究均揭示β-tubulinⅢ与紫杉醇类耐药存在明确的负相关性,其可通过突变、过表达、多药耐药等机制诱发紫杉醇类化疗耐药,β-tu-bulinⅢ高表达预示肺癌患者预后不佳。结论:β-tubulinⅢ与肺癌含紫杉醇类化疗方案耐药相关,对其抑制或逆转为肺癌提高化疗效果提供了重要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ER通路信号传导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此疗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原发性、继发性耐药,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雌激素受体(ER)信号传导途径及各辅助因子的分子调控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现综述有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选择性ER调节剂(SERM)耐药病例的治疗及耐药逆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ST1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紊乱性疾病,预后较差,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1571的出现使其治疗出现转机,其能阻断Bcr-Abl蛋白激酶的活性,选择性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常出现对ST1571耐药及治疗后复发病例。因此针对耐药和复发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现综述ST1571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肾癌(RCC)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等为靶点的肾癌靶向治疗药物取得重大进展,极大改善了进展期或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预后。但临床试验表明,靶向治疗药物会导致高血压、骨髓抑制、肺炎等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临床中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靶向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逆转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多药耐药(MDR)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170检测,并对其中30例P-170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CsA 化疗)和对照组(单用化疗)进行逆转MDR的研究.结果 P-170在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中有高表达(66.7%),治疗组总有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sA能够逆转难治性白血病耐药性,在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蒽环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但由此失败或耐药的患者也日益增多,临床上选择与蒽环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有效且价格相对适宜的二线化疗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内分泌治疗(ednocrine therapy,ET)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和氟维司群是重要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但目前内分泌疗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原、继发耐药,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因素与耐药相关,如ER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共激活与共抑制因子的比例,HER-2生长因子受体的高表达,各生长因子和激酶的串话调节,雌激素受体基因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和多态、芳香化酶基因的突变与多态以及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代谢异常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综合治疗对肾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作用 ,15例肾癌合并肺转移的患者中 ,14例行肾癌根治术。术后7~ 10d开始生物治疗和化疗。白介素 -Ⅱ (IL 2 ) 10 0万U ,静脉滴入 ,1次 /d ,连续 7d ;5 -氟尿嘧啶 ( 5 FU) 5 0 0mg/m2 ,静脉滴入 ,1次 /d ,连续 5d。 1个月后开始第 2个疗程。干扰素 -α(IFN α) 3 0 0万U ,肌肉注射 ,隔日 1次 ,连续治疗 8周 ,休息 4周后重新开始下 1个疗程。如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 ,给予孕激素甲地孕酮 0 5 ,1次 /d口服 ,长期服用。结果示 ,15例患者中 ,CR 1例 ( 6 7% ) ,无瘤生存期为 3 8个月 ;PR 3例 ( 2 0 % ) ,持续时间 6~ 14个月 (平均9 4个月 ) ;MR 2例 ( 13 3 % ) ;SD 2例 ( 13 3 % ) ;PD 7例 ( 4 6 7%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采用根治性手术、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方法是治疗肾癌肺转移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栓塞化疗治疗肝血管瘤(HCH)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体会,对23例HCH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23例患者在术后6和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油聚积征象.术前血管瘤直径为(8.1±2.2)cm,术后6个月血管瘤直径为(5.4±1.3)cm,术后12个月血管瘤直径为(3.4±1.2)cm.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HCH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铂类化疗药耐药机制的分子基础及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对铂类药物耐药机制分子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抑制、信号转导及相关癌基因的过表达等方面。近几年已有了一些新的阐释,如胞膜蛋白、细胞间缝隙连接及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等。这不仅为认识铂类化疗药耐药机制开拓了视野,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