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症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规范化疫苗。方法选取笔者所在辖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600例3个月以上儿童(600位家长),观察600例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儿童临床症状,再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工作。分析600例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婴幼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表)、不同年龄阶段(3个月、4个月、5个月、18~24个月)异常反应发生率等参数指标。结果 600例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婴儿中有20例出现不良反应,占3.33%(20/600),未出现不良反应者占96.67%(580/600);20例不良反应中3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5.00%(1/20)、4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0.00%(2/20)、5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50.00%(10/20)、18~24个月幼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35.00%(7/20),不同年龄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婴幼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达99.67%(598/600)、不满意率为0.33%(2/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在对婴幼儿进行疫苗接种时要严格规范好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22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配合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6%,与对照组的20.35%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减少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情志护理在放射科护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行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健康教育联合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情志护理能有效提高放射科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接种的儿童3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3例,对照组对预防接种儿童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两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126例,满意60例,满意度为96.4%,对照组非常满意72例,满意98例,满意度为88.1%,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儿童发生不良反应12例,其中腹泻2例,发热7例,硬结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5例,其中腹泻4例,发热13例,硬结5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应用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儿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这一年期间收治100例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完成后,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并且应用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种前护理干预对儿童接种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以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第四季度已种白破疫苗儿童为对照组,以2013年第四季度应种白破疫苗儿童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实施接种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9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前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96-98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90例,根据抽签方法随机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儿童接种配合度,接种及时率,家长接种护理满意度及接种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接种配合度、接种及时率、家长接种护理满意度及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0%、91.11%、95.56%、6.67%,显著优于对照组44.44%、71.11%、75.56%、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接种儿童行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提高儿童接种配合度、接种及时性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并减少接种不良反应,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加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前臂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97.6%、41例)对比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4.3%、27例),实验组患者明显要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4%、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7%、7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100%、42例)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8.6%、33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尺桡骨双骨折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其前臂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那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门诊在2013年9月~2015年4月受种的120例接受疫苗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儿童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P0.05);试验组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效果更显著,家属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引起不良反应的事件之间的差异,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5月的446例在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儿童,随机将其为两组对照组(233例)和观察组(2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列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少(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5%,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44%,经数学统计计算,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及局部不良反应,从而提高预防接种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