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施宇  黄文杰  刘丽丹 《护理研究》2014,(10):47-48,1195
[目的]探讨脑卒中压疮病人体重指数与压疮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人入院评估单、Braden量表,对77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6例(7.79%)病人患有压疮,64例(83.12%)病人存在压疮风险;病人体重指数与压疮风险具有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意识状况、尿失禁、卧床时间、年龄是压疮危险的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病人存在较高的压疮危险,年龄、意识状况、尿失禁、卧床时间、体重指数与压疮危险程度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李怡  刘敏  林俊 《护理研究》2015,(7):844-847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压疮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29例社区卧床老年病人是否发生压疮病人(年龄≥65岁)的年龄、性别、吸烟、喝酒、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收入、照护者与病人关系、照护者压疮知识了解情况、病人认知、卧床时间、饮食类型、人体测量指标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社区卧床老年病人院前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居住环境、照护者与病人关系、照护者压疮知识了解情况、饮食类型(P0.05)。[结论]对社区卧床老年病人,应重视压疮风险的评估,普及并强化压疮相关知识,必要时进行入户指导和一对一的培训,以减少院前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改善卧床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郭皎  周金凤 《护理研究》2014,(9):3276-3277
[目的]对院前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106例院前压疮病人情况;调查106例压疮病人家属或照护者对压疮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脑血管病和慢性肺心病病人压疮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0.57%和32.08%,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次之.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危险为45.28%,高度危险为43.40%,严重危险为11.32%.106例病人压疮好发部位为骶尾部35.42%,髂部14.06%,足跟12.50%,坐骨结节11.98%,踝部8.85%,其他部位17.19%.压疮分期:Ⅱ期压疮比例偏高51.04%,Ⅲ期压疮23.44%,Ⅰ期压疮17.19%,Ⅳ期压疮8.33%.病人家属或照护者对压疮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且缺乏压疮相关知识.[结论]院前压疮病人多为老年慢性病病人,压疮发生的部位多、程度重,家属或照护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防护意识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压疮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加强社区护理,实施“家庭干预”,预防院前压疮,重视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从而有效降低院前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Braden量表对130例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0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Ⅰ期压疮1例。[结论]采用Braden量表对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术中急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指标的分类,并筛选出典型指标。[方法]对91例发生术中压疮的肿瘤病人以及364例未发生压疮的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和 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肿瘤病人术中急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指标可聚为3类,第Ⅰ类: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心功能分级、年龄、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变换体位、糖尿病;第Ⅱ类:性别、体重指数、术前皮肤情况、血清白白;第Ⅲ类:糖皮质激素、术中失血量、实际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每一类的典型指标分别为 ASA 评分、体重指数、实际手术时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 评分、使用糖皮质激素、心功能分级、实际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体重指数、术中失血量7个指标是肿瘤病人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聚类分析与 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聚类分析筛选的指标更加简化,可以排除部分有相关性的指标,为建立手术室压疮快速筛查评估指标提供了依据,也为护理相关危险因素的分类和筛选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魏青春 《全科护理》2011,(4):315-316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Braden量表对130例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0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Ⅰ期压疮1例。[结论]采用Braden量表对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梁娟 《家庭护士》2009,7(1):7-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16例脑卒中病人为对照组,520例脑卒中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0.19%,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病人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基层医院危重病人压疮评估的预测效力.[方法]采用日常活动能力分类量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74例危重病人如严重创伤、神经损伤、昏迷、死亡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日常活动能力分类量表评分3分~5分,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6个条目平均分为2.36分~3.06分,压疮发生率为8.1%,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临界值为14分时灵敏度为85.1%、特异度为93.2%、阳性预测值为33.4%、阴性预测值为98.7%.[结论]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度越高,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临界值取14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我院危重病人的压疮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骨科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骨科病人病情特点的压疮预测评估工具,方便临床护士的操作应用,最大限度降低骨科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骨科压疮危险因素,设计骨科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建立骨科病人皮肤情况交接班记录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625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324例采用Braden量表评估加分组护理,实验组301例采用“骨科病人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加分组护理(护理方法同对照组)。[结果]压疮发生率:观察组为1.33%(4/301),对照组为4.32%(14/3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72=4、99,P〈0.05);两组压疮分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Uc=2.23,P〈0、05)。[结论].‘骨科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较Braden量表更适合于骨科压疮的风险预测,能有效控制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以47例急性脑卒中后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压疮组),以及同期急性脑卒中后无压疮患者610例(无压疮组),收集其性别、年龄、体重、卒中类型、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感染、糖尿病、血清总蛋白量及白蛋白量,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压疮组的年龄、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感染、糖尿病、血清总蛋白量和白蛋白量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其中年龄、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糖尿病、低白蛋白是急性脑卒中后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糖尿病、低白蛋白是急性脑卒中后压疮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减低脑卒中后压疮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气垫床在脑卒中压疮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宝萍  商月娥  侯文利 《护理研究》2008,22(34):3143-3144
[目的]评价应用气垫床治疗脑卒中病人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5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压疮的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喷气交替式气垫床治疗和护理压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8%),而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气垫床可以缩短脑卒中压疮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重症脑梗死的压疮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raden量表对患者压疮的危险程度进行评分。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压疮分为压疮组20例和对照组260例。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压疮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压疮20例,发生率为7.14%。压疮组年龄、月收入、卧床时间、文化程度、照顾者、Braden评分、BMI、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种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照顾者、BMI、Braden评分及卧床时间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脑梗死是压疮的风险人群,年龄、BMI及卧床时间等是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压疮风险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采用Braden量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尿失禁简表(ICIQ-SF)、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对267名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住院老年患者压疮风险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有压疮风险者58例(21.7%),轻度风险42例(15.7%),中度危险7例(2.6%),重度危险9例(3.4%);营养不良177例(66.3%);轻度尿失禁242例(90.6%),中度尿失禁19例(7.1%),重度尿失禁6例(2.3%);过去四周,有疼痛患者107例(40.1%)。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压疮风险与性别、居住情况、文化程度、收入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收入、营养不良、尿失禁、疼痛是压疮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低收入、营养不良、尿失禁、疼痛是压疮的危险因素,应给予积极的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重度水肿病人压疮的预见性护理.[方法] 对23例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重度水肿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并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未发生压疮,21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重度水肿病人进行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并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对462例心血管病术后病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体外循环及持续时间、血红蛋白含量是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由多因素所致,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各种危险因素并给予病人有针对性的防护,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崔亚林  周春霞  孙网风 《护理研究》2008,22(10):895-896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骨科病人病情特点的压疮预测评估工具,方便临床护士的操作应用,最大限度降低骨科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骨科压疮危险因素,设计骨科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建立骨科病人皮肤情况交接班记录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625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324例采用Braden量表评估加分组护理,实验组301例采用"骨科病人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加分组护理(护理方法同对照组).[结果]压疮发生率:观察组为1.33%(4/301),对照组为4.32%(14/3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99,P<0.05);两组压疮分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Uc=2.23,P<0.05).[结论]"骨科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较Braden量表更适合于骨科压疮的风险预测,能有效控制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骨科大手术病人121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术前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手术病人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时处理.[结果]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预防术中急性压疮形成,术后发现急性压疮4例(5处),压疮发生率为3.3%,预防效果显著.[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提高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及易发因素的预防,是减少骨科大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高等院校教材<护理学基础>第3版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160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皮肤进行评分并制订方案,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60例压疮高危病人(≤16分)中发生压疮2例.[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易发生压疮,及时进行皮肤的评估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神经外科3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压疮分为压疮组52例和无压疮组260例,对可能影响患者出现压疮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压疮组与无压疮组在年龄、压疮Braden评分、体质量指数(BMI)、卧床时间、合并慢性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体温、活动情况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GCS评分、卧床时间、活动情况、Braden评分是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较高,且受众多因素影响,应制定相应护理预防策略,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与压疮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预防压疮。方法调查分析了214例老年住院患者相关资料,使用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老年患者,并测量各项指标,分析各项指标与压疮的相关性。结果214例老年患者中压疮评分平均为(16.97±3.24)分,其中极高危组27例(12.6%),高危组73例(34.1%),中危险组68例(31.8%),低危组35例(16.4%),无危组仅有11例(5.1%)。其中有15%的患者在活动能力、13%的患者在皮肤潮湿度、21%在营养状况方面存在障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年龄与压疮的发生有关,而体重指数与之无关。结论老年患者为压疮高发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作好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