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丙厚 《新中医》2021,53(4):54-57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湿润烧伤膏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及下肢神经传导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为6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创面面积、创面pH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经皮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峰值流速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湿润烧伤膏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纠正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下肢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芪归通络汤口服联合糖尿病足外洗方外用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自拟芪归通络汤口服联合糖尿病足外洗方外用;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予注射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左、右足背动脉的平均速度、内径、血流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足背动脉右侧内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芪归通络汤具有益气养血温经通络功效,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3.
王玉梅 《新中医》2017,49(1):71-73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法方剂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气血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予注射用前列腺素E_1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法方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足背动脉平均速度、血流量、内径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法方剂治疗气血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辅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温水泡足,观察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及足部穴位按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辅治糖尿病足能够更为有效的提升足背血流量,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消除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足患者共50例,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辅助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足浴辅助治疗组再增加中药足浴治疗,测定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指标。肌电图检查治疗前后运动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感觉神经(胫神经)的传导速度,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足浴辅助治疗组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总有效率足浴辅助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足浴辅助治疗组的血内皮素、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治疗后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其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3种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在足浴辅助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浴辅助治疗组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对照组恢复效果更好。结论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足能明显改善足部未梢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木丹颗粒口服治疗糖尿病足初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糖尿病足初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联合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中药足浴联合木丹颗粒口服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症状积分、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肢体疼痛、局部压痛、肢端感觉异常、手足畏寒、腱反射评分、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木丹颗粒口服治疗糖尿病足初期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中药组(n=30)、高压氧组(n=30)及联合组(n=30)。中药组给予中药足浴治疗,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45 d。高压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联合组给予中药足浴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法同以上两组。对比三组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评价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6%,高于中药组(73.33%)、高压氧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中药组、高压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高压氧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管内径、血流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流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血管内径、血流量较中药组、高压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流速较中药组、高压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高压氧组血管内径、血流量、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治疗,可有效改善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崔燕 《陕西中医》2014,(9):1180-1181
目的:观察外洗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外洗方(桃仁、红花、当归、熟地、赤芍、川芎、丹参、透骨草、桂枝、威灵仙、细辛、羌活、独活、地龙等)治疗本病60例;设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体征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双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变化。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即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0%,对照组为61.7%;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洗方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及下肢血管病变感觉异常有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首先进入为期2周的导入期或洗脱期,然后再进入为期4周治疗期。在治疗期,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中医症状评分、Toronto临床评分(TCSS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PG及2 hPG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中医症状评分、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对照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TCSS评分更低(P均0.05),正中神经、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更快(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3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27/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通络养阴汤足浴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间该院接诊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进行实验对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养阴汤足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极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养阴汤足浴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可起到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血液循环,降低炎性反应,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络除痹丸治疗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及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络除痹丸,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通络除痹丸能明显缓解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有效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联合复方黄柏液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共178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9例。观察组进行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口服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3周,同时外用复方黄柏液3周;对照组外用康复新液3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流及神经指标变化情况,并对血流及神经指标与相关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第1,2,3周,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VEGF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与TNF-α和IL-6呈正相关,与VEGF呈负相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与VEGF呈正相关,与TNF-α和IL-6呈负相关。结论: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联合复方黄柏液对于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的预后效果,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用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总计86例。进行86例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糖尿病足患者接受灯盏花素治疗,观察组43例糖尿病足患者接受灯盏花素联合大剂量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好转时间、治疗效果以及足背动脉血流、腓浅神经传导、生化指标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足部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腓浅神经传导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多项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采取药物联合治疗(灯盏花素+甲钴胺)利于患者足背动脉血流、腓浅神经传导情况以及生化指标水平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联合用药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11-114
目的探究活血生肌汤结合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计纳入126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患者均由该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组两组,对照组患者(63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生肌汤及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变化及溃疡面积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3%,60/63)高于对照组(82.54%,52/6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及胫后神经等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IL-1、IL-6、TNF-α、VEGF、EGF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VAS评分、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及胫后神经等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IL-1、IL-6、TNF-α、VEGF、EGF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及胫后神经等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IL-1、IL-6、TNF-α、VEGF、EG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P0.05)。结论活血生肌汤结合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改善,疼痛缓解,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渴痹足方足浴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老年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渴痹足方足浴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变化情况,包括神经症状、神经反射及感觉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77.5%(31/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TCSS神经症状、神经反射及感觉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消渴痹足方足浴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DPN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受损症状、体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祛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50例。2组均采取常规降糖及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组加用自拟祛痰活血通络方。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2组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析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并不明显,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十分明显,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舒血宁注射液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型,以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温针灸用于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同时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基础疗法治疗,治疗组34例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加空气波压力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肢足背动脉血管内径(D)、血流量(V)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峰值流速(VMB)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肢足背动脉D、V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VMB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90.6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能改善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结合PNF治疗中风偏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