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晚期癌症姑息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50例)采取知信行教育模式予以干预,护理时间均为1个月。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状况,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疲乏总分、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及认知疲乏等癌因性疲乏状况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及生活感受等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知信行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数学表法,将86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对26例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测评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状况和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疲乏程度得到缓解(P<0.01);生活质量各指标(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双介入治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可控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晚期贲门癌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癌因性疲乏相关的可控性护理干预措施。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贲门癌双介入患者进行可控性干预,包括心理支持、适当活动锻炼和对症护理等措施,可缓解或消除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癌症化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则不实施干预。入院第1天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4周后采用简短疲乏评估表(BFI)和SF-36量表对两组癌症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进行测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CRF程度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显著减轻(P<0.01);干预组QOL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症化疗患者的CRF,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癌症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70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5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 将40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肺癌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肺癌患者一般状况调查量表、简易疲乏量表、症状评估量表,分别在于预前,干预1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及肿瘤相关症状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2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肿瘤相关症状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有氧运动、心理疏导、疲乏日记、健康宣教等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消除或减轻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肿瘤相关症状,提高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梁曦何文艳  李春霞 《现代护理》2006,12(13):1190-119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应用简易疲乏量表(BFI)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EORTCQLQ-C30)对8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估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分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鼻咽癌患者患者疲乏程度减轻,生活质量分值提高。结论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低鼻咽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种护理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疲乏程度缓解(P0.05),生活质量有所提高(P0.05)。结论:应用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癌症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同时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