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何金珠 《北方药学》2016,13(4):39-39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及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行丙戊酸钠治疗,比较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半个月后,两组CGI-S-BP评分、YMR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及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均疗效理想,但阿立哌唑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躁狂症患者采取小剂量阿立哌唑片联合足量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足量丙戊酸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副反应量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副反应量表评分(4.50±0.21)分、BRMS评分(14.40±2.32)分、PANSS评分(61.50±2.70)分、MOAS评分(3.20±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80±0.18)、(24.90±2.31)、(67.50±2.70)、(5.20±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足量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宋义波  于家成  邓荣 《中国药业》2012,21(15):87-88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9例双向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阿立哌唑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和对照组39例(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观察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采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Young躁狂评定量表减分值比较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72.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6%,但研究组治疗2周末Young躁狂评定量表减分较对照组下降更快(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与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疗效相同,且安全性高、起效快,适用于躁狂急性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应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Y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两组Y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观察组YMRS评分分别为(24.16±5.01)、(13.89±4.00)、(7.96±3.12)分,低于对照组的(27.56±5.41)、(18.26±4.54)、(10.89±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采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体重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及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10.56±1.10)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4±1.7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25.84±1.76)ng/m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33±1.07)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与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对患者血清泌乳素、体重的影响较小,对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影响不大,建议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相障碍躁狂症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以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为主,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统计分析用药后有效率、治疗前后BRMS、HAMD、BPRS、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BRMS、HAMD、BPRS、PANSS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用药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躁狂现象,减轻抑郁程度,缓解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丙戊酸钠,观察组药物为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BR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R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稳定病情,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戊酸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认知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7.27±3.22)分低于对照组的(13.22±4.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持续错误数(7.88±1.79)、错误应答数(38.47±4.02)、持续应答数(31.31±2.90)低于对照组的(10.58±1.92)、(43.33±4.23)、(37.27±3.59),完成分类数(4.04±0.72)高于对照组的(3.14±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可以较好地改善躁狂症状,同时可改善患者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RM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方法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作用较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联用阿立哌唑及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立哌唑+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监测结果、神经内分泌指标[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血清泌乳素(PRL)]。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与对照组的91.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体重(68.26±7.85)kg高于本组治疗前的(63.57±7.60)kg及观察组的(64.03±7.59)k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FBG、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FBG、PR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1.
谭荣任 《中国当代医药》2015,(3):125-126,129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8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8周,研究组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障碍躁狂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4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实施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实施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RMS(狂躁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RM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其中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35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行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躁狂表现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治疗后1、2周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88%显著较对照组25.71%低(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临床治疗应用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效果均良好,但喹硫平药物作用时间短,起效更快,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喹硫平、丙戊酸钠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缓解期双相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98例,按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富马酸喹硫平片及丙戊酸钠缓释片(Ⅰ)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各项(包括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思维流畅性、语言表达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与对照组的10.20%相当(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缓解期双相障碍,能改善抑郁、躁狂症状,以及认知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91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丙戊酸钠及奥氮平,观察组予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精神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高(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用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躁狂症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分析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应用于急性躁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锦州市康宁医院精神科接受急性躁狂症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划分表的划分,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变化以及通过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MS以及TESS并没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前、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BEM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BE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4、8周TESS评分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阿立哌唑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躁狂症较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有早期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双相情感障碍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镁治疗,治疗组联合奎硫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BRMS评分分别为(5.87±2.24)分、(7.54±2.45)分,对照组分别为(10.34±2.78)分、(12.68±3.76)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20.0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采用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疗效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或齐拉西酮联合治疗Ⅰ型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分到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观察组患者施以丙戊酸钠与齐拉西酮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施以丙戊酸钠与奥氮平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2周,采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YMRS量表评分、BPRS量表评分比较,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YMRS量表评分、BPRS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施以丙戊酸钠与齐拉西酮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躁狂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碳酸锂和丙戊酸钠用于躁狂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我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96例,随机分成碳酸锂组(n=48)与丙戊酸钠组(n=48),碳酸锂运用碳酸锂治疗,丙戊酸钠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碳酸锂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6/48例),碳酸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17/48例),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更低,因此可将丙戊酸钠作为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