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血管生长因子-D(VEGF-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D和MMP-2在30例胰腺癌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VEGF-D和MMP-2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0%(18/30)和66.7%(20/30),而正常胰腺组织中未检测到VEGF-D和MMP-2的表达。VEGF-D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2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和肿块浸润程度有关(P〈0.05)。二者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4,P〈0.01)。结论胰腺癌中有VEGF-D和MMP-2的高表达,二者表达呈正相关,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与cyclin D1和PCNA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PC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些组织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D1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7^kip2和cyclin D1、p57^kip2和PCNA之间表达负相关(r=-0.429,r=-0.585,P〈0.01)。流式细胞术: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DNA含量增高,异倍体细胞增加(P〈0.01);G0/G1期细胞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PI)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论p57^kip2低表达与cyclin D1和PCNA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Ki-67和Surviv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38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进行比较。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Survivn和Ki-67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其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x2=14.32;P〈0.05)。Livin、Survivin、Ki-67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有关(x2=4.16;P〈0.05);三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x2=13.14;P〈0.05)。结论:Livin、Ki-67蛋白和Survivin在食管鳞癌呈高表达,且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食管鳞癌手术切除及活检标本90例,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与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SP7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8%(79/90)、15.0%(3/20)和13.3%(2/15),食管鳞癌组织HSP70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1),提示HSP70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在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例中HSP70阳性率为80%,而在淋巴结转移病人中HSP70阳性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提示HSP70表达高低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HSP70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是否能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08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术前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对比,分析食管鳞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食管鳞癌组患者外周血CD3^+ 、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P=0.320);CD4^+和CD8^+水平显著增高(P=0.001;P〈0.001),由于CD8^+增高的程度大于CDZ增高的程度,使得CDgCDs~较对照组降低(P〈0.001)。(2)早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CDgCDs~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3)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CD4^+和CD4^+/CD8^+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01),CD8^+和NK细胞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随着肿瘤的进展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削弱;监测CD4^+/CD8^+的变化可作为食管鳞癌病情进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趋化网子受休4(CXCR-4)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痛旁正常组织中CXCR-4和OP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XCR-4和OPN的阳件表达率分别为76.7%和80.0%。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10.0%和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和OP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CXCR-4和OP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表达增高可能预示食符癌发展较快、病程较晚、存在淋巴结转移,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为食管痛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能成为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也为临床寻找有效治疗食管癌的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DMBT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70例食管鳞癌组织,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DMBT1蛋白和DMBT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DMBT1蛋白和DMBT1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呈阴性,DMBT1蛋白、DMBT1 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构转移有关(P〈0.05),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DMBT1蛋白、DMBT1 mRNA的表达减弱是食管鳞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WDHD1蛋白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WDHD1蛋白在食管鳞癌、食管腺癌和癌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WDHD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15.68±3.01)明显高于在食管腺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4.66±2.46,3.89±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7,21.12,P<0.05),WDHD1蛋白在食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DHD1蛋白在食管鳞癌高、中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在TNM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在浸润深度T3+T4组织中的表达高于T1 +T2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DHD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IF的表达。结果M1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P〈0.01);MI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32,7.36,8.67,P〈0.01),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MI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明显上升,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Ⅰ(TIM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对7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TIMP-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MP-9在高分化组(Ⅰ-Ⅱ级)及临床早期(Ⅰ-Ⅱ期)病例食管癌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组(Ⅲ~Ⅳ级)及临床晚期(Ⅲ-Ⅳ期)病例的表达(P〈0.05)。而TIMP-1在高分化组(Ⅰ-Ⅱ级)及临床早期(Ⅰ-Ⅱ期)病例食管癌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组(Ⅲ-IV级)及临床晚期(Ⅲ-Ⅳ期)病例的表达(P〈0.015)。MMP-9在淋巴结转移组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TIMP-1淋巴结转移组强阳性表达率则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9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TIMP-1的表达则相反,MMP-9和TIM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MMP-9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标记物。MMP-9与TIMP-1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平衡的破坏是食管鳞癌侵袭与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GRP78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RP78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RP78 mRNA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67%(17 /30)和26.67%(8/30),GRP78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鳞状细胞癌GRP78 mRNA呈现高表达,表明GRP78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可以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种有价值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微卫星不稳定(MSI)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2个位点的MSI状态。结果D3S1067位点MSI检出频率较高,为24.4%(11/45);D18S58位点MSI阳性率为13.3%(6/45)。有3例既在D3S1067又在D18S58中检出MSI。有31对组织在D3S1067和D18S58两个位点均未检出MSI。MSI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率为31.1%(14/45),与肿瘤的病理病理分级、P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侵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存在MSI途径,MSI可能作为临床筛查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危人群的分子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 (hTRT)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恶性转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方法 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47例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组织、2 9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及 11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及其hTRTmRMA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织标本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 ,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 44.7% ( 2 1 47) ,显著高于正常组 ( χ2 =5.89,P <0 .0 5) ;食管鳞癌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 86.2 % ( 2 5 2 9) ,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 ( χ2 =11.3 5,P <0 .0 1)。正常组织hTRTmRMA无表达 ,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为 48.9% ( 2 3 47) ,显著高于正常组( χ2 =6.99,P <0 .0 1) ;食管鳞癌组阳性表达率为 82 .8% ( 2 4 2 9) ,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 ( χ2 =7.3 2 ,P <0 .0 1)。hTRTmRM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显著相关 ( χ2 =57.91,P <0 .0 0 1)。结论 hT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呈高度一致性 ,提示hTRT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可能起关键性作用 ,并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恶性转化密切相关 ,hTRT有望成为食管鳞癌的新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Yan Z  Li Z  Yao W  Wu W  Wu Y 《卫生研究》2010,39(5):583-585
目的探讨肺鳞癌组织中Ras相关核蛋白(Ra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2例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的肺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a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肺鳞癌组织中Ran mRNA表达水平是癌旁正常组织的2.35倍(P0.05),Ran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Ran在非早期(Ⅲ期)肺鳞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早期(Ⅰ期+Ⅱ期)癌组织(P0.05),在低分化肺鳞癌组织和高、中分化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n的表达上调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p57kip2和PCNA蛋白在西宁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对应的3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7kip2和PCNA蛋白,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28.3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51.61%),并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81.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61.29%),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7KIP2与PCNA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11,P<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57kip2低表达与PCNA的高表达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CD147、NF-κ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对照组织CD147、NF-κB的表达.结果 CD147、NF-κB在食管鳞癌表达阳性率为77.5%、87.5%,在癌旁正常对照组为25%、4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在早期和中晚期食管癌表达阳性率为33.3%、90.3%,在NF-κB为55.6%、96.8%,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在食管鳞癌无转移和转移组表达阳性率为28.6%、87.9%,在NF-κB为42.9%、97%,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47、NF-κB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相关,它们可能是通过共同的作用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u HP  Liu L  Shi LY  Lu WH  Xu SQ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1):22-25,F004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yclooxygenase 2 ,cox 2 )在正常食管黏膜、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cox 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 86例食管鳞癌、4 7例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 4 2例癌周正常组织cox 2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ox 2表达显著增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积分分别为 2 .6 7± 1.77和 2 .19± 1.79,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cox 2无表达或表达极弱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积分为 0 .71± 0 .4 6。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的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相似。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cox 2表达与细胞增殖活力显著相关 ,而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二者无相关关系。食管鳞状细胞癌cox 2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癌肿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等无关。结论 cox 2在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 ,并与细胞增殖活力有关 ,提示cox 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正常食管黏膜和食管鳞癌组织中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Caveolin-1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中Caveolin-1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Caveolin-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 Caveolin-1促进了食管癌的生长和转移,可作为食管癌的预后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B (LRP1B)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选用原位杂交的检测方法,用LRP1B寡核苷酸探针对20例正常的宫颈组织和4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LRP1B mRNA表达进行测定,用HPV16/18探针对40例宫颈鳞癌标本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有22例呈现LRP1BmRNA低表达,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仅有3例呈现低表达,癌症组的阴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宫颈鳞癌组中,LRP1B阴性者的HPV16/18阳性率明显高于LRP1B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5).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LRP1B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χ2值分别为0.22、4.65、0.90,均P<0.05);但在发生浸润至浆膜层和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呈现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5、6.15,均P<0.05).结论 LRP1B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HPV16/18感染很可能作为协同因子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并且LRP1B与宫颈鳞癌发病和转移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