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涂菲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4-215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7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儿的穿刺部位、穿刺方法、封管及固定等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8例患儿中,3岁以上患儿留置时间比3岁以下患儿留置时间要长,一般都保留5d,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的痛苦,正确的穿刺技术和固定可以提高静脉留置效果,减轻患儿皮肤的损伤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45例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45例静脉留置未发生相关性静脉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大小、性别过程、静脉留置穿刺次数、合并糖尿病、静脉留置位置、应用高渗药物及留置针应用时间长短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62.45±12.22)岁、反复穿刺24.45%、合并糖尿病20.00%、穿刺部位下肢26.67%、应用高渗药物46.67%、留置针时间(6.15±1.21)d,高于对照组的(54.42±13.31)岁、6.67%、4.44%、8.89%、22.22%、(4.56±1.15)d(P<0.05),是引起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因素复杂,应采取护理对策减少或避免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对我科305例患者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穿刺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5例患者留置时间(5.7±2.1)d,在留置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42例,占13.78%,其中穿刺处发生感染5例,占1.64%,静脉炎15例,占4.92%,液体外渗11例,占3.61%,导管堵塞9例,占2.96%,静脉血栓2例,占0.66%。本组未留下任何后遗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02%(302/305)。结论针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张丽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51-35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搜集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间78例儿科患儿,对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入院后即行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输液,患儿保留时间7d者3例,保留3~4d者41例,1~2d者20例,24 h者12例,因发生静脉炎拔针2例。穿刺78例中,成功75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6.2%,失败率为3.8%,一次穿刺成功70例,成功率为89.7%。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不仅能高效率维持患儿的静脉通道,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套管针应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的方法以及护理要点和体会。方法本组共90例老年患者,采取浅静脉留置针方法进行浅静脉穿刺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浅静脉穿刺护理。结果套管针保留6h~7d,穿刺成功率为97.4%。5例患者出现局部血管发红的症状,经过合理的处理,症状消失。没有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状。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可以减轻患者因为反复穿刺的痛苦,也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合理及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小儿158例,对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护理。结果患儿入院后即行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输液,经过护理,158例患儿保留时间4 d者5例,保留3 d者89例,12 d者47例,24 h者17例。因发生静脉炎拔针2例,留置针专用贴膜过敏3例。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不仅能高效率维持患儿的静脉通道,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桔红  周望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04-104,107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少患儿静脉感染机会,减少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方法:本院门诊治疗中心对152例患儿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留置针固定适合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疗效满意。结果:152例患儿中留置时间最长9d,最短1d,其中1d~1个月龄患儿27例,平均留置时间为3.6d;1岁81例,平均留置时间为4.8d;2岁44例,套管堵塞的有11例,平均留置时间为5.2d。发生静脉炎的有9例,由于套管针脱落或者孩子自行拔出的有28例,另外输液时间超过12h,留置2d,出院时拔管的有48例,液体渗出肿胀拔针的有56例,平均留置时间为3.8d,使用过刺激性药物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2d。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护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80例.结果 静脉留置针时间2~5d,中位数2.5d;四肢浅静脉穿刺26例,颈外静脉穿刺12例,股静脉穿刺42例;患者因烦躁自行拔管4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置管.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例(3.75%),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取代传统的头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现将其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留置针使用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8~80岁,保留时间2~5d,因病情稳定,自行要求拔管4例。静脉穿刺部位:四肢浅静脉。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现将其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留置针使用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8~80岁,保留时间2~5d,因病情稳定,自行要求拔管4例.静脉穿刺部位:四肢浅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穿刺失败,留置时间不理想等,从患儿因素及护理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方法 分析100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 100例患儿留置时间最短2 d,最长7 d,平均5 d.1例发生穿刺点小面积皮肤感染,未出现1例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思雨  任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76-17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病痛。方法 32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均使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并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穿刺前护理、穿刺护理,置管期间护理。结果接受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的320例患者中,留置时间1d有2例,5d102例,11d216例,均未感染。结论留置时间因留置针方法的改良而延长。加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王思雨  任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44-64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病痛。方法 32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均使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并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心里护理、穿刺前护理、穿刺护理,置管期间护理。结果接受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的320例患者中,留置时间1d有2例,5d有102例,11d有216例,均未感染。结论留置时间因留置针方法的改良而延长。加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以减少静脉感染,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分析155例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输液方法并评定其效果。结果 155例患儿最短使用1 d,最长使用7 d,平均4 d,其中1例针眼处皮感染,其余均效果良好。结论正确应用和护理静脉留置针可以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神经内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89例年龄在19岁到89岁之间的患者使用套管针输液,给予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套管针被患者和家属接受。389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内科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静脉留置针主要用于静脉输血、输液及动静脉采血,加强留置针在使用期间的护理。结果通过对884例危重患者使用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最长有12天,最短为1天,平均置管3~7天,其中有6例出现静脉炎,出现频率为7%,经处理后症状均有缓解。结论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  相似文献   

17.
张兰英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14-115
目的:总结236例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体会。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236例肿瘤患者应用留置针化疗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留置针保留时间1~7d,平均2.7d。穿刺失败5例,脱管4例,导管堵塞9例,发生静脉炎28例,肝素钠软膏外敷后症状消失。药液外渗1例,按化疗药物外渗原则处理后无不良效果。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肿瘤患者化疗最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新生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0例新生儿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281例、一次性穿刺成功比例为90.6%,留置时间1~4 d,平均留置时间为3.1 d;发生堵塞情况10例,机械性静脉炎者2例,发生化学性静脉炎者1例,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损伤,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早产儿先按出生体重分为超低出生体重组40例和极低出生体重组7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堵塞、脱管、静脉炎、渗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略高。极低出生体重组腋静脉留置针保留的时间稍长于超低出生体重组,穿刺成功率略高。结论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发生不良反应少,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早产儿安全输液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80例采用双腋静脉交替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80例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腋静脉管径粗大,行走直,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为抢救赢得时间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