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建立芍红消积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的赤芍、三棱、黄芪、黄芩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检测浓度在0.0521~0.5210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9%,RSD=1.80%(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芍红消积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以亮 《中国药业》2012,21(18):49-51
目的对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柴胡、白芍的阴性对照品溶液对鉴别无干扰,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243~1.215μg,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为0.78%(n=6)。结论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姜卫中  余惠珍  姜胜琴 《中国药师》2007,10(11):1089-1091
目的:建立芍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茯苓、苦参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用TLC法可检出丹参、茯苓、苦参,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05~1.00μg(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为1.4%(n=6)。结论:所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消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翼  高申蓉  陈华庭 《医药导报》2008,27(4):459-460
目的 建立消炎止痛颗粒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皂角刺、天花粉、大血藤、地榆等4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消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与其他组分良好分离,芍药苷浓度线性范围在0.06~0.96 μg,r=0.999 9,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8.5%, RSD=1.61%(n=6). 结论 该方法 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消炎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赤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赤芍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赤芍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在0.243~4.850μg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7,平均回收率为102.11%,RSD为1.52%(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之焕  周全  王其中  曾贝贝  叶惠珍 《医药导报》2009,28(12):1632-1633
[摘要]目的建立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法对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和黄芩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102~1.0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98.92%(RSD1.02%,n=6);黄芩苷在0.166 ~1.6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6),平均回收率98.91%(RSD=1.18%,n=6)。结论建立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以用于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南芍胃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南沙参、麦冬、薏苡仁和丁香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了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296~2960n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7%。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南芍胃乐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芍连胃乐片中白芍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片中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连胃乐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样品经稀乙醇超声提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芍连胃乐片中芍药苷的含量,使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为1ml/min。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明显。芍药苷线性范围0.1~1.0μg,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99.2%。结论样品处理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性、定量要求,适用于芍连胃乐片中白芍的鉴别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李小芳  肖柳英  陆润基  温预关 《中国药房》2008,19(18):1384-1386
目的:制备益智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水煮法制备益智合剂,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智合剂中的远志、黄柏、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液-质联用法对益智合剂中痕量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色谱特征明显,易于区别;本品中芍药苷检测浓度在0.25~10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4.91%(n=5)。结论:本合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建立了该合剂的质量标准,其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益智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智合剂中的远志、黄柏、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MS法对益智合剂中痕量的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本品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易于区别;本品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5~10 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为4.91%(n=5).结论 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其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1.
甘草毛状根中甘草总黄酮和甘草酸的检测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甘草毛状根中总黄酮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甘草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检测甘草酸含量。结果甘草毛状根中的总黄酮含量在不同根系中有很大差异,最高可达0.803%,接近生药根;大多数根系高于正常组培根;总黄酮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至9周时增加了68.5%。不同甘草毛状根系中的甘草酸含量差异显著,部分根系未检出甘草酸,能检出的根系最高干重含量为0.69mg·g^-1,远低于生药根(干重含量32.13mg·g^-1),且含量不受培养时间影响。结论甘草毛状根在目前情况下不适于作为甘草酸的获取资源,但作为甘草总黄酮获取的新资源,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赵军  李荣贞 《齐鲁药事》2004,23(4):45-46
目的 探索胸腺肽的活性与其含量是否存在完全正相关性。方法 将不同含量的胸腺肽,用脱E受体法测定其活性。结果 胸腺肽的活性与其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含量愈高,活性愈高,但没有正比关系。结论 胸腺肽的活性与其肽的含量不完全正相关(r =0 5 9)。  相似文献   

13.
对5省绞股蓝Se、总蛋白及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三者相关性。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绞股蓝Se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绞股蓝总蛋白含量,超声波法提取绞股蓝皂苷和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绞股蓝皂苷的含量。5省中湖北咸丰绞股蓝Se含量最高,四川青城绞股蓝总蛋白及总皂苷含量最高。贵州锦屏绞股蓝Se、总蛋白及总皂苷含量均为最低。5省绞股蓝Se含量与总蛋白含量、总皂苷和总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10、0.919;实验中随着Se含量的上升,总皂苷的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但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绞股蓝Se、总蛋白、总皂苷含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附子炮制品来源、煎煮、配伍等方面评价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的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来源附子炮制品、单方煎煮和复方煎煮液中6种生物碱含量,综合评价附子炮制品的质量及煎煮、配伍对其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影响。结果不同来源黑顺片中6种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单酯型生物碱在0.303 5~1.394 8 mg/g之间,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在0~0.094 0 mg/g之间;炮附片生物碱含量偏低,单酯型生物碱在0.099 0~0.213 5 mg/g之间;两种炮制品经煎煮后,双酯型生物碱基本消失,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也有所降低,其中黑顺片单煎液的溶出率为58.92%,炮附片单煎液的溶出率为87.87%,其复方煎煮液中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均比单煎液偏高。结论 12批黑顺片中6种生物碱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炮附片中生物碱含量偏低,不合格现象明显,煎煮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基本消失,毒性更小,与甘草和干姜配伍后,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周全  张宁  杨辉 《中国药师》2012,15(6):832-835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根据药液目标含醇量直接、快速确定浸膏与乙醇用量的方法.方法:以菊花水提浸膏(60℃,相对密度1.21)为研究对象,浸膏加不同比例量的乙醇进行醇沉,比较几种方法确定醇沉液中乙醇的含量,以蒸馏法测得的乙醇含量同浸膏与乙醇用量比例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线性拟合,以线性良好的曲线作为标准曲线,直接计算达到目标醇沉浓度浸膏与乙醇用量的比例,将蒸馏法测得的实际结果同目标含量比较.结果:四种方法确定的乙醇浓度存在一定差异.乙醇含量在60.0%~81.0%之间其同浸膏与乙醇体积比、重量比的平方根、对数之间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8、-0.999 4.设定目标乙醇含量为75%,根据标准曲线进行醇沉,蒸馏法测定醇沉液中乙醇浓度为75.0%(RSD=1.33%),与目标值一致.结论:蒸馏-标准曲线法可以用来直接确定达到目标醇沉浓度膏与乙醇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Intra-erythrocyte water, sodium and potassium contents were measured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and deoxycorticosterone acetate (DOCA)-salt rats. In 12 week old SHR, the intra-erythrocyte water content was slightly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age-matched Wistar-Kyoto (WKY) rats. SHR also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intra-erythrocyte potassium content, but sodium content tended to be elevated. Although sodium conten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water content, potassium content was. In DOCA-salt hypertensive rats, the intra-erythrocyte sodium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ge-matched normotensive Sprague-Dawley rats by about 33%, but the water and potassium contents were simila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no evidence of water retention in erythrocytes from DOCA-salt rat or SHR even though intra-erythrocyte sodium content wa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白花蛇舌草野生品和栽培品有效成分的含量,为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测定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野生品中3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齐墩果酸含量为0.328 1-1.191 7 mg·g^-1,熊果酸含量为1.686 5-2.641 0 mg·g^-1,总黄酮含量为0.921 9%-1.611 7%;广东、广西栽培品中3种成分含量均较高,且不同批次栽培品中各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结论 白花蛇舌草由野生转化为家种,有利于保证药材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川芎的适宜采收期和加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对川芎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产地、3个采收期和6种干燥加工方法川芎中水分、挥发油的含量,HPLC法测定了阿魏酸的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5月10日~30日,挥发油的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降低,阿魏酸含量则明显增加;总生物碱含量显著增加。挥发油的含量以水洗后晒干法损失最大,其他方法差异不明显;阿魏酸以微波干燥的含量最高,远红外干燥法的次之;总生物碱以远红外和农户烘干法的含量最高。结论川芎最适宜的采收期以每年5月20日(约农历小满)后10 d为宜;加工方法以产地农户烘干法为宜。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N1,K1,N1K1,N1K2,N2K2,和N2K2六个处理,研究芥兰菜薹形成过程生化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芥兰花芽分化前,茎叶可溶性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游离氨基基酸不断积累,可溶性糖/蛋白质(SS/TP)比逐渐提高。当碳氮化合物积累至小高峰,SS/TP比达一定值时,花芽便分化。K1处理的碳化合物含量最高,而氮化合物含量最低SS/TP比高,花芽分化最迟,其他处理的花芽分化期差异不大。在菜薹形成过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迅速增加,同时茎叶糖和游离氨基酸逐渐积累,但蛋白质含量下降,至现蕾前后叶片的叶绿素和茎叶糖含量开始下降,茎叶蛋白质含量他处理,其菜薹发育最差。在花芽分化过程,茎端DNA含量变化不大,RNA含量在花芽分化前逐渐增加,达一小高峰后便花芽分化,菜薹形成期间,茎端DNA含量缓慢增加,而RNA含量迅速增加,各处理的变化趋势无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几种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及贮藏期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几种鱼油进行了脂肪酸成分的分析与比较,并对鱼油的氧化特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鱼油脂肪酸随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毛鳞鱼鱼油、鲱鱼鱼油、鲐鱼鱼油、步丁鱼鱼油PUFA(ω3)含量分别为11.3%、14.3%、21.0%和27.6%;SFA含量分别为17.52%、21.2%、24.12%和31.15%;MUFA含量分别为62.46%、52.9%、40.04%和26.26%。鳀鱼鱼油EPA+DHA总量在15%~35%,特别是国产鳀鱼油的DHA含量高于EPA,C_(20:1)、C_(22:1)含量较低,而南非、智利、加利福尼亚、秘鲁产的鳀鱼鱼油EPA含量高于DHA。鱼油的SFA随储存时间而增加,PUFA则相反,温度是影响鱼油氧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