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癌患者EBV LMP1基因C端区的缺失突变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LMP1基因C端区缺失突变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鼻咽癌高发区的存在状况和探讨其在鼻咽癌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鼻咽癌患者鼻咽组织中LMP1基因的C末端,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20份鼻咽癌组织标本中,有17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85%,阳性个体中只有1份未发生缺失。我们选择其中的4份样品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份样品均存在30个碱基的缺失和某些位点的单点突变。结论:广东、广西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LMP1基因C端区存在较高比例的碱基缺失和点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并分析该法的可靠性。方法应用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分别对深圳、长春、北京152份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对该两种分型法不一致的血清标本再进行S区基因测序分型,以确定该两法的可靠性。结果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的总符合率为86.8%(132/152),不一致率为13.2%(20/152)。型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到81份(53.3%)B型;58份(38.2%)C型;13份(8.5%)B+C型混合感染,未检出其他基因型或混合感染的基因型。INNO-LiPA检测到74份(48.7%)B型;61份(40.1%)C型;5份(3.3%)B+C型混合感染;另检出3份(2.0%)A+B型混合感染;1份(0.7%)B+E型混合感染;1份(0.7%)C型与D型,1份(0.7%)D型感染,3份(2.0%)B/C/D型及3份未能分型。20份两法分型不一致的标本中,6份无剩余血清,对其余14份进行了S区基因测序分型,结果型特异性引物PCR与S区基因测序分型法的符合率为71.4%(10/14),而INNO-LiPA与S区测序法的符合率仅为7.1%(1/1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均可鉴定HBV基因型,但前者较为简便和可靠,且费用较低,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套新的亚型鉴定方法,仅仅使用巢式PCR,一次扩增,即可对我国HIV-1主要流行株B、C和CRF01-AE进行亚型鉴定。方法 从HIV阳性样本中提取核酸,使用能覆盖HIV-1型M组gag区的引物进行第一轮扩增,第二轮扩增则使用分别检测B、C、CRF01-AE亚型的三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三套引物放在同一个反应管中。反应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后观察,不同亚型的位置不同,以此来判断亚型。另外设计一套引物,专门检测我国重组株CRF07-BC和CRF08-BC。所有样品均经过基因测序、系统进化树分析,以进行结果验证。结果 在检测的119份样品中,经基因测序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B亚型样品43份(欧美B11份,泰国B32份),C、CRF01-AE、A和D亚型样品分别为54份、17份、3份和2份。其中C亚型的样品,有52份属于CRF07-BC和CRF08-BC。而经过上述多重巢式PCR方法检测到的B亚型样品为35份(81.4%),C亚型46份(85.2%)和CRF01-AE13份(76.5%)。另外,检测CRF07-BC和CRF08-BC重组株的引物特异性地检测到43份(82.7%)样品。上述结果与基因分析结果吻合,各个亚型之间无交叉,一种亚型的特异性引物只对该亚型有反应,而对其他亚型无反应,特异性达到100%。虽然有时会有非特异扩增带,但一般不影响结果判断。结论 我们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的H1V-1亚型鉴定方法,不需基因测序,即可检测我国主要流行株B、C、CRF01-AE、CRF07-BC和CRF08-BC。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作为初筛方法在我国及其他国家HIV-1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HIV的血清型并比较不同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不同血清型HIV抗体的敏感性。方法 利用血清型特异性寡肽竞争抑制EIA法对基因型明确的92份HIV样品进行血清型分析。选择血清型与基因型一致的样品以及血清型和基因型不一致的样品各4份进行系列稀释,并用7家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进行检测。结果 对92份样品中的77份样品成功地完成了血清型分析,其中血清型A、B、C、D和E分别为3份、17份、56份、0份和1份,与基因型的一致率为93.51%,对其余15份样品无法完成血清型分析。7家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不同血清型样品的灵敏度虽有差异,但无规律性。结论 HIV血清型对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敏感性无规律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特点,本文对2008年1月份以来178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进行了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对数据进行了归类、对比和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噬菌体随机肽库分析HIV-1 p24抗原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分析抗HIV-1核心区抗原p24单抗体在抗原上的识别位点。方法:用抗HIV-1 p24单抗2C7和3H10作为筛选分子,对噬菌体肽库进行生物洗(biopanning),并通过DN测序、ELISA效价测定等对所获得的噬菌休克隆进行鉴定,最后对合成的7肽位点通过间接ELISA及免疫抑制试验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单抗2C7和3H10在HIV-1 p24上的抗原识别表位的保守序列分别为DHPXPXX和XXXXKAF。分别合成这2个7肽氨基酸序列P-C1(DHPSPWG)和P-H3(SPWLKAFGGS),并分析其免疫学结合特性,结果表明与P-H3相比,单抗2C7的抗原识别表位P-C1的固相结合特性较好,固相P-C1检测血样,13份抗HIV阳性本中,12份为阳性(检出率为92.3%),19份抗HIV阴性样本中,仅1份为假阳性结果(特异性为94.7%),与P-C1相比,单抗3H10的抗原表位P-H3的固相结合能力极差,但液相结合活性较好,血样与P-H3的抑制试验表明,13份抗HIV阳性样本中12份样本对P-H3的抑制率大于60%(12/13),而9份抗HIV阴性样本中仅1份对P-H3的抑制率大于50%,结论:用抗HIV-1 p24单抗筛选噬菌体随机肽库,获得单抗在p24抗原上的识别表位的氨基酸序列,血清学结果表明这2个抗原表位存在于p24自然抗原上,在抗HIV-1的感染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基因分型方法,对广西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亚型鉴定。方法从HIV阳性样品中提取核酸,使用HIV-1M组通用引物对env区进行第一轮扩增,第二轮则使用分别检测B′/C或C亚型和CRF01-AE亚型的二套特异性引物放入同一反应管中进行扩增,根据不同亚型扩增的目的带位置不同来判断亚型。将通用引物扩增出的所有样本均进行基因测序和系统树分析以验证结果。结果50份样本中,经基因测序和系统树分析证实CRF08-BC样本3份(6%),CRF01-AE样本43份(86%),4份(8%)样本无法确定亚型。经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得出B′/C或C亚型样本3份(100%),CRF01-AE样本39份(90.7%),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差异性检验显示X^2=2.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致者占92%。与基因分析结果吻合。重复实验显示CRF08-BC平均重复性为100%(10/10),CRF01.AE为93.8%(61/65)。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HIV-1毒株env基因区分型法,能够直接对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小儿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扩增HBV DNA S基因,建立HBV DNA的分型方法,研究广州地区小儿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基因型。方法:利用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扩增HBV DNA S基因,以限制性内切酶AvaⅡ、MboI酶切分型。结果:60份AsC血清样本,B型37份(62.7%),C型20份(33.3%),B、C混合型2份(3.3%),未分型1份(1.7%),经序列分析证明为C型,C型共35%。结论:PCR-RELP分型方法经济实用,分型率达98.3%,广州地区小儿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其中携带者中B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不同基因型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不同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对检测HIV不同基因型抗体的情况。方法 对不同地区的20份HIV抗体阳性样品中HIV核酸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基因型别分析。用不同试剂对系列稀释的不同基因型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20份样品均为HIV RNA阳性,其中9份样品为HIV B亚型,9份样品为:HIV C或BC重组,2份为HIVAE重组。不同试剂对HIV不同基因型抗体的检测灵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我国主要的商业化HIV抗体诊断试剂产品检测不同基因型抗体的能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人口中HIV-1亚型的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随机采集北京市2006年外来人口中新确证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标本80份,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gag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北京市外来人口HIV-1毒株属于8个亚型,分别为B亚型4份,泰国B亚型15份,C亚型1份,CRF01-AE亚型5份,CRF02-AG亚型1份,CRF07-BC亚型29份,CRF08-BC亚型3份,CRFl5—01B亚型1份。结论北京市外来人口中己存在8种HIV-1亚型和流行重组型,应该加强对HIV-1亚型变异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和HBx基因多态性,探讨HBx基因变异与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110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进行检测。采用巢式PCR、单链构象多态性与异源双链分析、以及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Bx基因突变。结果在110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检出B型、C型和混合型B+C,分别占57份(56.8%)、49份(44.6%)和4份(3.6%)。与参考序列相比,B型与C型HBx基因都存在点突变,且C型点突变数明显多于B型(t=-12.599,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HBx基因突变与HBV基因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恋爱现象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日益发展,社会上对此看法不一。为了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动态,我们在全防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关于恋爱观的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480份,有效答卷331份,男生179份,女生152份。1你对大学生恋爱利弊的态度A利、B弊、C有利有弊、D顺其自然从上表可以看出,女生看法与男生有较大差别,过半的女生认为恋爱应“顺其自然”,而对利弊考虑较不成熟或考虑较少;男生有过半认为有利有弊,这与近几年报道的上海大学生开展“恋爱利弊”讨论有相似之处。即不能“两极思维”一概而论,大学生谈恋爱对有些人来说,利大…  相似文献   

13.
TORCH-IgM捕获法ELISA试剂盒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华  单秋  李国才 《免疫学杂志》2004,20(2):144-147
目的 为了发展TORCH近期感染的IgM酶免疫诊断技术。方法 以抗人IgM McAb包板,加待检血清、TORCH抗原,接着加酶标记的抗TORCH—McAb,最后加3,3’,5,5’-四甲基联苯胺(TNB)显色。用这种自制的捕获法ELISA(C—ELISA)试剂盒和HOPE公司的间接法ELISA(I—ELISA)试剂盒平行检测1196份孕妇血清TORCH-IgM。结果C—ELISA试剂盒检出阳性血清67份,并经其他试验证实为阳性。其中4份用I—ELISA试剂盒检测为阴性。由乳胶凝集试验诊断为类风湿因子(RF)阳性的2份血清,经I—ELISA试剂盒检测为阳性,但经C—ELISA试剂盒检测为阴性。结论 在检测孕妇TORCH—IgM方面,C—ELISA比I-ELISA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特异性。C—ELISA试剂盒是诊断TORCH近期感染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1型和4型HEV ORF2抗原性的差异。方法 对1型和4型ORF2同样位置各3个抗原片段分别进行表达,1型ORF2的3个重叠抗原以从N端到C端的顺序编号为1-pET-1、1-pET-2和1-pgF-3;同样4型3个片段的编号为4-pET-1、4-pET-2和4-pET-3。用纯化后的各抗原片段分别建立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检测临床肝炎病人血清136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6个抗原片段成功地进行了表达,纯化后6个抗原片段的纯度在95%以上。通过检测136份临床肝炎病人血清,显示1型抗原中3个抗原片段均存在抗原性差异,4型病毒ORF2中间的抗原片段与C端和N端抗原片段存在抗原性差异,1型和4型病毒之间N端抗原存在抗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型和4型HEV ORF2 N端重组蛋白之间存在抗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依照我室仿第四届国际补体专题讨论会推荐的方法建立的技术程序,并辅以先进的薄层扫描,对44例份Graves氏病人及89例份正常人的EDTA血浆的C4别型,特别是C4QO的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对比,发现Graves氏病人的C4QO基因频率(C4AQO为0.364,C4BQO为0.216)较正常人(C4AQO为0.169,C4BQO为0.073)显著增高,进一步分析不同的C4QO表型,情况亦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错配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mPCR-RFLP)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1896变异的方法,与直接测序法比较,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错配PCR的原理扩增HBV前C区长194bp的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Bsu36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酶切图谱多态性,建立检测HBV前CA1896变异的方法,对134份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分析,酶切同时测序。2份标本用克隆测序以验证酶切鉴定变异株、野株混合感染的准确性。结果134份血清中117(87.31%)份能用酶切、109(81.34%)份能用测序成功分析HBV前CA1896状况。酶切与测序均成功的101份血清中,54份为前C区A1896变异株,47份为前C区G1896野株,酶切与测序的结果完全一致。1份酶切鉴定为单纯前C区A1896变异株的5个克隆子均为前C区A1896变异株;1份酶切鉴定为混合感染标本的5个克隆子中,1个为前C区A1896变异株,另外4个为前C区G1896野株。酶切分析结果与克隆测序结果完全相符。结论与测序法相比,本方法简便、特异性强,能鉴定混合感染,适合大样本分析,可用于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检测HBV基因组nt585位突变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nt585位A→C变异株在国内的流行情况提供方法学。方法 根据已知的HBV基因组序列并结合国内主要流行adr和adw亚型的特点,合成在nt585位分别为A和C的2套4对引物,建立了突变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结果 利用msPCR对由25份乙型肝炎免疫失败儿童患者血清和32份成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扩增的HBVS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可特异性扩增nt585为A和C的HBVDNA。结论 该法是鉴定HBV基因组nt585位A→C变异株的特异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解我国人群 C3的遗传变异情况,对100名汉族健康献血员进行了调查。所测血液样本中,60份是EDTA 抗凝血浆,40份是血清。基本方法是琼脂糖高压电泳,继以单相抗人 C3血清的免疫固定。为了比较Ca~(2+)对 C3电泳迁移率的影响,血清电泳时的电极缓冲液加乳酸钙0.0018M。所测100例汉族无关个体的C3表型是:SS 型99例,FS  相似文献   

19.
广西HCV高危人群庚型肝炎病毒的新基因型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西HCv高危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及其新基因型的核苷酸序列。方法 静脉药瘾者(IVDAs)85份、肝病患者(PLDs)80份和献血员(BDs)50份血清标本.用PCR法检测庚型肝炎病毒RNA,EI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随机选出62份庚型肝炎病毒RNA阳性标本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构建种系发生树作基因分型。结果 215份血清中HGv阳性者85份(39.53%),HBsAg、抗-HGV和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39.07%、42.79%和0;11份HGV RNA的测序结果证实其有3种基因型,其中5株为新基因型(亚洲型),51份补测序,其中GBV—C型占3.23%,HGV型占30.65%,亚洲型占64.51%。结论 HGV的3种基因型中存在不同的基因亚型;广西IVDAs、PLDs和BDs中感染庚型肝炎病毒以亚洲型和HGV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丙肝病毒单片段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HCV各区段抗体的反应性及单片段抗体ELISA测定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留取经2种第三代丙肝病毒总抗体ELISA检测试剂A、B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血清36份、可疑血清2份、阴性血清40份,用丙肝单片段抗体检测试剂C对其进行检测,并以CHIRON公司第三代免疫印迹丙肝抗体确认试剂D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78份血清中,抗HCV-C、NS3、NS4、NS5四区单片段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87%、47.44%、30.77%、28.21%;单片段抗体检测试剂C的阳性率为43.59%,与第三代总抗体检测试剂A、B的阳性率(分别为48.72%和46.15%)无显著差异;试剂A、B检出的阳性血清36份中,根据试剂C的核心区、NS3、NS4及NS5区单片段抗体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确定阳性结果34份,不确定结果2份,阳性符合率为94.44%;2份可疑血清根据单片段抗体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均为不确定结果;40份阴性血清中,单片段抗体检测检出阴性结果40份,阴性符合率为100%.试剂C对所有78份血清检测结果为阳性34份,不确定4份,阴性40份;而确认试剂D检测结果为阳性34份,不确定3份,阴性41份.结论 NS3区和c区为抗-HCV ELISA检测中的主要血清学标志;单片段检测试剂C与第三代总抗体检测试剂A、B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果符合良好,且与国际上公认的CHIRON第三代免疫印迹丙肝抗体确认试剂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单片段抗体检测在临床判断病情、病毒复制情况及预后方面较总抗体检测能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