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聂素娟  胡秀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92-279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11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患者,分为剖宫产组与经阴道试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孕妇及围生儿死亡,经阴道试产组顺产39例,顺产率68.4%,18例孕妇中转刮宫产;住院时间(3.9±0.4)d、分娩出血量( 135.7±15.8)ml、分娩后未出现并发症.剖宫产组住院时间(4.8±0.6)d、分娩出血量(168.7±20.4)ml,分娩后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产后大出血2例、产褥感染4例、产后子宫内膜异位1例.经阴道试产组住院时间、分娩出血量、分娩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25.71、8.42、3.85,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8.5±1.1)与(8.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 >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下,剖腹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分娩可选择经阴道试产,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后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策略。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362例,经阴道分娩110例,经剖宫产分娩252例,对两组孕妇进行对比分析。362例孕妇中有269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202例孕妇同意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率为75.09%,有110名孕妇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54.46%;经阴道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分娩出血量少、子宫复旧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孕期教育和产程中的有效保障措施,可以提高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的阴道试产率和阴道分娩成功率,且经阴道分娩母婴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二次分娩方式分组,其中32例剖宫产者作为观察Ⅰ组,另外33例阴道分娩者作为观察Ⅱ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34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分娩情况分析。结果本研究6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32例患者再次剖宫产,占比49.2%,38例阴道试产,其中成功33例(86.8%);观察Ⅱ组产后出血少于观察Ⅰ组,住院时间短于观察Ⅰ组,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观察Ⅰ组(P <0.05);两组产后出血、手术时间、子宫切口撕裂及产褥病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分娩方式应当慎重,对于符合阴道试产的孕妇,医护人员要加强宣教及心理疏导工作,在条件允许下可选择先行试产。  相似文献   

4.
唐明  陈杨 《北方药学》2014,(7):76-77
目的:研究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无分娩时的产妇(对照组A)及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具备试产条件而行剖宫产的产妇(对照组B)进行对照比较,比较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腹部切口一起愈合及住院费用等,以及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er评分。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试产失败组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窒息及胎盘粘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试产失败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利于恢复,但需要密切观察产程,如有异常应立即转为剖宫产手术,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成功率,分析阴道试产成功的相关条件。方法观察组为本院住院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50例,了解前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手术指征、瘢痕厚度、距本次分娩的间隔时间,观察其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产程、母儿并发症情况。同期本院非剖宫产术后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35例,成功率70.0%,对照组阴道试产成功40例,成功率80.0%,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正确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严格观察产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8,(1):20-22
目的:分析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阴道试产产妇作为阴道分娩组,并选取同期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剖宫产产妇作为剖宫产组。分析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的差异。比较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出现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结果:阴道分娩组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具有良好价值,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加速产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 对210例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产妇无阴道试产禁忌症、要求阴道试产,阴道试产成功64例产妇作为第一组,36例试产失败产妇与9例已临产孕足月瘢痕子宫产妇因存在相对头盆不称或先兆子宫破裂情况行急诊再次剖宫产术患者为第二组,选择性剖宫产术患者100例为第三组,比较各组术中情况.结果 210例中阴道试产100例,阴道分娩64例(64%),均未发生子宫破裂;试产失败36例;9例患者行急诊再次剖宫产术;选择性重复剖富产术100例;1例患者入院时发生完全子宫破裂,胎死腹内.阴道试产成功组与再次剖宫产组相比,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降低(t=5.298、20.442、50.716,均P<0.05).结论 阴道试产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试的一种选择;选择性重复剖宫产、急诊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多、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  相似文献   

8.
陈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23+25-23,2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阴道分娩的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间、产后发热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比较,瘢痕子宫组的产后2h出血量多,产程长,切口非甲级愈合率高,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只要有试产的条件,阴道试产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分娩方式,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广大产科医生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范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120-12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16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64例阴道试产,4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5%;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产妇住院时间、出血量及腹腔粘连发生率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不是再次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指征,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应提倡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首次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的123例再次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结果 剖宫产组产妇在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692,P <0.05;t =37.154,P<0.05;t =380.755,P<0.05),而在新生儿窒息、宫颈裂伤、产后出血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子宫破裂.结论 剖宫产手术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严密监护下,无阴道分娩禁忌的剖宫产史孕妇可优先考虑阴道试产.在设备及技术力量有保证的医院,只要有试产条件,阴道分娩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李少梅  张艳  何中慧 《安徽医药》2019,23(7):1441-1444
目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贵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341例,观察产妇采用不同分娩方式后,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选择剖宫产231例,经阴道试产110例,其中阴道分娩91例,试产成功率为82.73%,有19例试产过程中改行剖宫产;剖宫产组分娩24 h内阴道出血量和产褥感染率分别为(320.16±27.43)mL和10.40%,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瘢痕厚度为(4.12±1.03)mm,明显高于试产失败组(P<0.05),而距上次剖宫产时间为(3.76±0.97)年,明显短于试产失败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瘢痕厚度是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OR=0.457,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如符合阴道分娩条件应首选阴道试产,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褥感染较少,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方式及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7月~2012年6月本院224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孕妇及同期206例初次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 224例瘢痕子宫中再次剖宫产206例,剖宫产率为91.96%;选择阴道试产24例,阴道试产率为10.70%,阴道试产成功18例,成功率为75.00%;另外6例试产失败急诊改行剖宫产;本组剖宫产、阴道分娩及初次妊娠剖宫产均未出现母婴不良情况;两组剖宫产原因相似;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腹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率高,影响因素多,临床应加强其手术指征的掌握和产妇监控,控制初次剖宫产率,给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试产机会,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分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90例,观察组)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30例,对照组)。与同期90例首次剖宫产(A组)及30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B组)比较。分比较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再次剖宫产者90例(75.0%),阴道分娩者30例(25.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观察组在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数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A组在手术时间、产时出血量、术后腹腔粘连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选择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并且可以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88-90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试产组,各90例,将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试产组90例产妇中试产成功71例(78.89%);阴道试产组产后24h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再次剖宫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与再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和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相似,但与再次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可减少术后24h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因此,阴道分娩是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产妇最好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32例分娩资料。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32例中阴道分娩24例,阴道分娩率为79.17%;两组患者产程时间、Apg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严密产程观察,瘢痕子宫患者行阴道分娩是安全、方便的,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艳红  吕玉人 《中国医药》2010,5(9):850-85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期减少分娩并发症.方法 选择民航总医院妇产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172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48例与同期非剖宫产术后子宫阴道分娩48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124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124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7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有54例阴道试产,4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8.89%,瘢痕子宫与正常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次剖宫产124例,手术产率72.09%,再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14)ml比(201±12)ml,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一定条件下可阴道分娩,应给予试产机会,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  相似文献   

17.
郭长江 《首都医药》2007,(24):27-2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后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例瘢痕子宫妊娠后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瘢痕子宫剖宫产200例比较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出血发生率,分析二组腹腔粘连与术中出血的关系。结果200例中,择期剖宫产160例,阴道试产48例,有40例试产成功。再次剖宫产组的平均出血量和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剖宫产组。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后若无剖宫产指征,分娩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的正确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的成功分娩率以及母婴安全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阴道试产组产妇在分娩时首先进行阴道自然分娩,并严密监视产妇产程,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如中转剖宫产手术分娩等;再次剖宫产组产妇直接选用剖宫产手术进行胎儿分娩。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道试产组产妇分娩成功率为87.50%,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组产妇分娩成功率100.00%;阴道试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21.88%,且P〈0.05,两组产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试产组新生儿性别与Apgar评分相较于再次剖宫产组新生儿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对于符合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与再次剖宫产分娩新生儿结局未出现明显差异,但产妇产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在产妇进行阴道试产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产妇产程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中转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3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妊娠晚期用超声检查子宫下段疤痕厚度,选择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0例前次剖宫产孕妇中350例再次剖宫产,手术产率92.1%,其中无手术指征者235例,占67.1%.阴道试产40例,试产成功30例,占7.9%,试产成功率75%.试产中出现先兆子宫破裂1例改行剖宫产手术,无子宫破裂发生.RCS组与PCS组产妇不同指标比较RCS组产妇术中出血>400ml 55例,手术时间>60min90例;PCS组产妇术中出血>400ml15例,手术时间>60min 10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产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可经阴道安全分娩.  相似文献   

20.
黄超珍 《北方药学》2014,(5):141-14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150例,其中选择阴道试产且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者24例(Ⅰ组),再次剖宫产者126例(Ⅱ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首次阴道分娩24例(Ⅲ组),首次剖宫分娩126例(Ⅳ组),对研究对象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选择阴道试产40例,占26.7%,试产成功阴道分娩24例,成功率40%,占16%,阴道试产后改行剖宫产16例。再次分娩方式为经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平均住院费用均呈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和首次剖宫产分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分娩方式为经阴道分娩组与首次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中,根据患者特点,符合试产条件,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实施阴道试产,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