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设为观察组;29例同期行单纯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宫缩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中手术时间、术中宫缩剂使用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中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p〉0.05);治疗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只是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较复杂,经验和技术达标的医院可以给予符合条件的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本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在剖宫产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进行研究.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单纯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阴道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后并发症、恶露干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行剖宫产术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进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单纯进行剖宫产术的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手术,比较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的差异、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异、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给患者进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减少了因子宫肌瘤造成的产后出血,还减少了患者再次受到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126例及单纯行剖宫产术(对照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及产褥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亦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可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产妇40例(观察组),就临床资料与同期行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并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恶露干净天数、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体温、首次排气时间、恶露干净天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者需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把握手术适应证,可降低术后感染及出血发生率,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胡晓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76-577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者22例为试验组,对比同期单纯行剖宫产者22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总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后恶露干净时间、子宫复旧、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阴道出血总量、术后24h阴道出血总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后恶露干净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适当的病例,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性及可行的,临床可以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中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病例51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时期行单纯剖宫产术病例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产褥病率、血性恶露时间、恶露排净时间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究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进行的单纯行剖宫产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恶露时间以及产后病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恶露时间以及产后病率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风险,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晓虹 《淮海医药》2006,24(5):396-39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影响.方法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43例,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观察组),同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并与同期42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产后出血量、恶露>42 d及住院天数等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增加患者的精神痛苦、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可免除二次手术之痛苦,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戴晓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86-186,18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治疗结果。方法: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及产褥病率。结果: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单纯刮宫产术,P〈0.05;但两者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产褥病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切实可行,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病例(研究组)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恶露干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没有手术禁忌证的限制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降低二次手术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0例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产妇及同期12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而对术后病率、恶露干净及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产后失血量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没有增加手术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的41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资料(观察组),记录其子宫肌瘤标本病理情况及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同时选取于本科同期行剖宫产的50例未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作对比(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均为良性平滑肌瘤,未发现恶变。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术中缩宫素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恶露干净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缩宫素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安全,避免二次手术,同时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姜邛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199-200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以来收治的105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方法,依据分娩时间分为单纯的剖宫产组以及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同时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阴道分娩有29例,占总数的27.6%,其中自然分娩有26例,吸引产有3例,由于肌瘤比较小或者是少,因此,没有对肌瘤进行处理。剖宫产有76例,占总数的72.4%,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术有65例,单纯的剖宫产有11例。单纯的剖宫产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取合适的病例,对晚期的妊娠患者进行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手术是可行的,不增加手术的风险性,能够免受二次手术之苦,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许冬娣  汪艳 《安徽医药》2014,(11):2157-2158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7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该科行剖宫产术,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病例,以该组病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内76例单纯性剖宫产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及术后发病率。结果研究组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术前及术中确诊,单发肌瘤48例(63.16%),多发28例(36.84%),术中测肌瘤直径大于5 cm 52例,小于5 cm 24例,其中黏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22例,肌壁间合并浆膜下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32例,对比观察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及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热2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发热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前充分评估、备血、备垂体后叶素,术中合理选择肌瘤剔除方法、有效止血、缝合,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产后恶露时间及术中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幅度、产后恶露天数分别为(41.62±8.67)min、(218.67±94.67)ml、(1.28±0.66)g/L、(23.84±3.61)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预防止血,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选取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48h阴道出血量、血红蛋白、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①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产后48h阴道出血量、血红蛋白、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数目≥5个或直径≥8cm时,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与肌瘤数目<5个或直径<8c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当子宫肌瘤数目≥5个或直径≥8cm时,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减少手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秦异乡 《北方药学》2013,(11):115-11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上述患者均在我院实施剖宫产分娩,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单纯实施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露干净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能够避免二次手术,利于产后恢复,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并与53例单纯剖宫产产妇(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就术后2-24 h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而言,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避免患者忍受二次手术的痛苦以及减少因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发现产妇体内有子宫肌瘤时,尽量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方案,选择性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