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X线、B超、结肠镜、CT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4例经手术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资料 ,对 4种检查法对结肠癌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B超、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CT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2 5 0 %、90 0 %、83 3%、3 6 ,对中晚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 80 9%、92 0 %、98 2 %、93 7%。结论 :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应以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合结肠镜检查为主 ;中晚期结肠癌应以钡灌肠为主 ,另选择B超或CT检查观察病变周围浸润情况及观察淋巴结、邻近脏器转移的有无 ,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波 《肿瘤防治杂志》2003,10(5):525-527
目的:探讨X线、B超、结肠镜、CT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资料,对4种检查法对结肠癌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B超、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CT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5.0%、90.0%、83.3%、3/6,对中晚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80.9%、92.0%、98.2%、93.7%。结论: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应以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合结肠镜检查为主;中晚期结肠癌应以钡灌肠为主,另选择B超或CT检查观察病变周围浸润情况及观察淋巴结、邻近脏器转移的有无,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和腹部B型超声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经结肠镜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大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腹部B型超声及CT检查资料。结果 CT大肠恶性肿瘤阳性检出率为82.3%,明显高于B型超声阳性检出率24.7%(P<0.001)。B型超声对右半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的检出率最高,CT对直肠和升结肠的检出率最高。CT对器官转移诊断符合率为73.2%,敏感度为57.7%,特异度为94.7%,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5.2%,敏感度为23.7%,特异性为97.6%;B型超声对器官转移符合率为72.2%,敏感度为35.1%,特异性为96.6%,对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63.6%,敏感度为10.5%,特异度为96.6%。结论螺旋CT和联合腹部B型超声检查对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Pleiotrophin(PTN)、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CCSA-2)水平检测在结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3月我院178例疑似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内镜检查、血清CA199、PTN、CCSA-2水平检测。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内镜、血清CA199、PTN、CCSA-2单一及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病理检查证实,178例疑似结肠癌患者中,恶性124例,良性54例。恶性患者血清CA199、PTN、CCSA-2水平高于良性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199(OR=2.732)、PTN(OR=2.570)、CCSA-2(OR=2.844)为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超声内镜联合血清CA199、PTN、CCSA-2水平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联合血清CA199、PTN、CCSA-2水平诊断特异度与单一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99、PTN、CCSA-2水平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是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超声内镜应用于结肠癌诊断中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采取治疗措施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Wu HX  Han L  Song LJ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2):151-153
目的 评价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癌的6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1751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癌643例,检出率为36.7%.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0~60岁,便血为大肠癌的主要症状.643例患者结肠镜下表现为肿块隆起型351例(54.6%),溃疡隆起型211例(32.8%),溃疡浸润型81例(12.6%).大肠癌主要发生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者511例,占79.5%.双原发癌15例,占2.3%;三原发癌2例.大肠癌并发结直肠息肉254例,占39.5%.结论 全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降低误诊率,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超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高频和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按照病理结果比较鉴别诊断效果。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检查的总符合率为91.3%(73/80),显著高于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8.8%(63/80,P<0.05)。结论高频彩超技术鉴别诊断的乳腺良恶性肿瘤方便快捷,且较为准确的结果,具备安全、无创、定位准确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所致的急性肠梗阻: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3例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认为结肠癌是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无腹部手术史的老年患者肠梗阻应首先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腹透是常用而较简便的鉴别诊断方法之一.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应慎用,作者提倡在严格掌握指征的情况下争取行Ⅰ期吻合术.并对其适应症进行了讨论,本组25例行根治术加Ⅰ期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少老年性阑尾炎诊治中右半结肠癌的误诊及漏诊。方法 收集右半结肠癌误诊、漏诊为阑尾炎的 60岁以上的老年病例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结果  8例病人误诊 3例 ,漏诊 5例。结论 对老年性阑尾炎患者诊治要提高警惕 ,可疑者可行钡灌肠 ,纤维结肠镜检查 ,手术时最好取剖腹探查切口 ,常规探查右半结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眼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眼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造影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总结眼部良恶性肿瘤通过超声造影进行诊断的可行性及价值。结果20例患者超声造影声像图与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比较存在不同征象。结论超声在临床中具有无创、可重复性以及经济等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在眼部良恶性肿瘤声像图中存在不同征象,在提升肿瘤定位和定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莫斯科直肠外科研究实验室应用纤维结肠镜诊断和治疗大肠新生物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使用的结肠镜为日本和美国所造,长度86~186厘米,活动度达240~300°。于1972~1974年间对1,826例年龄为9~87岁病人进行了2,000次以上的结肠镜检查,发现良性和恶性肿瘤共613例,其中57例为弥漫性腺瘤病和19例炎性假息肉,以及结合包括手术诊断的全部方法确诊结肠癌共159例,其中位于乙状结肠94例,降结肠23例,横结肠17例,盲肠和升结肠25例。159例中154例完全为结肠镜检所证实,5例不成功。有117例结肠癌进行了 X 线检查,结果有28例阴性,23例可疑。所取134份活检标本中116份可找到肿瘤组织,18份阴性(13.4%),其原因是取组织过小或未铗准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1.
Wang XM  Wu LB  Zhang YT  Li ZJ  Liu C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76-87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肠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对16例结肠淋巴瘤患者进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观察分析MSCT轴位图像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及CT仿真内窥镜(CTVE)等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同时行双对比钡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16例结肠淋巴瘤患者中B细胞型淋巴瘤14例,MSCT动脉期增强扫描见病灶呈轻、中度均质强化,诊断为结肠淋巴瘤;T细胞型淋巴瘤2例,MSCT动脉期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质强化,诊断为结肠癌。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5%,高于双对比钡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图像在结肠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其诊断符合率高于双对比钡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及联合检查,观察比较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出率(23.8%)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恶性卵巢肿瘤诊出率(15.0%)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恶性卵巢肿瘤诊出率(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病理分期结果相比,对于Ⅲ、Ⅳ期恶性肿瘤,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和85.7%,明显高于单独经腹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恶性卵巢肿瘤血流动力学最大峰值(PSV)、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高,尤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特点,评价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2年3月-2006年4月2 335例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癌的85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35例结肠镜检查大肠癌检出率为36.7%,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便血是大肠癌的主要症状.857例大肠癌结肠镜下表现为:肿块隆起型468例(54.59%),溃疡隆起型281例(32.81%),溃疡浸润型108例(12.60%).本组大肠癌主要发生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677例,占79.00%,双原发同时癌20例,占2.33%,三原发癌3例,其中大肠癌并发结直肠息肉339例,占39.50%.结论 全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癌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降低误诊率,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诊断结肠息肉癌变中的作用及结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并行病理检查的22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结肠镜下癌变部位、大小、数目及病理类型,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及息肉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与癌变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患者结肠息肉癌变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肠息肉癌变与年龄、息肉部位、直径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息肉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直径>2.0 cm、多发、病理类型为腺瘤性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性是发生癌变的高危因素。结论结肠镜在诊断结肠息肉癌变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密切随访,及时切除,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564例大肠癌结肠镜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564例大肠癌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564例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就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915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者中,共发现大肠癌患者564例,检出率为6.16%。男女比例为1.4:1;≥50岁为高发年龄(占70.39%);直肠病变占多数,乙状结肠其次,分别为52.01%和15.24%,右半结肠癌占25.91%;腺癌仍为大肠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94.25%),鳞癌及腺鳞癌各有1例和2例,腺瘤性息肉癌变48例,占8.36%。结论≥50岁为大肠癌高发年龄,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大肠癌的高发部位,全结肠镜检查是筛查和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疑似乳腺肿瘤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4例。与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0)。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4%、88.2%和91.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操作简单、无辐射,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在晚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4例常规超声检查后疑诊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 其中92例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常规组), 52例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造影组)。以术后病理结果和(或)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 比较两组诊断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造影组的诊断灵敏度(98.08%比85.56%)、准确度(98.08%比85.87%)均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穿刺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后腹膜和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85.7%,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87.2%,阴性预测值为85.0%.结论超声对妇科恶性肿瘤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常静  于韬 《现代肿瘤医学》2018,(17):2815-2818
前列腺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健康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通过直肠指检、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来进行初步诊断,前列腺穿刺能够更为准确地对疾病定性。目前临床多通过超声引导下系统性穿刺活检来确诊,但是这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术后出血、脓毒症以及漏诊率高。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磁共振(MRI)及其融合指导下精准穿刺的不断发展,前列腺癌的诊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文就此对这些不同的影像穿刺活检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20例乳腺实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行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良、恶性肿瘤的增强程度、增强范围变化、增强边缘、灌注方式、造影剂分布和肿瘤血管图像特征情况,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BI-RADS分类情况,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增强程度、增强范围变化、增强边缘、灌注方式、造影剂分布和肿瘤血管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的BI-RADS分类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检查的准确度和对恶性肿瘤的灵敏度高于常规超声(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恶性肿瘤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造影检查对恶性肿瘤的特异度略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结论造影检查可在常规超声基础上提高对乳腺肿瘤BI-RADS分类准确性,提高了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从超声检查操作和图像分析能力的规范性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