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45-1446
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体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80例存在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即刻给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底下降速度。观察组剖宫产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剖宫产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助于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41-2642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治疗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3/51)低于对照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胎儿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产后0.5、2、24h出血量,以及产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治疗无效后,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或臀部肌内深部注射,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86例患者中单次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84例在15 min内出血量减少,显效率高达97.67%。有1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1例发生腹泻,6例一过性头痛,6例面部潮红,3例血压轻度增高,1例出现发热,均经相应的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治疗联合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的应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需要均进行剖宫产分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的应用,可有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87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产后2 h、12 h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2 h内、12 h内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起效时间,减少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措施,同时治疗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肌内注射。观察两组产后2、24小时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8.3%;治疗组产后2、24小时出血量分别为(402.5±28.8)ml、(542.8±54.5)ml,对照组分别为(473.7±72.7)ml、(634.3±64.3)ml;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3.3%。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持续时间短,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辅助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止血组,各40例。单一用药组予以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止血组于单一用药组基础上联合Bakri子宫填塞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宫缩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止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单一用药组的72.50%(29/40)(P<0.05);联合止血组产后2 h、12 h、24 h出血量少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止血组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单一用药组,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止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与单一用药组12.50%(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ri子宫填塞球囊联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提升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产后出血量,延长宫缩时间,加快子宫底下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麦角新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止...  相似文献   

1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红  刘小明  Deng Xiaoyun  陈竞 《护理研究》2008,22(23):2113-2114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31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按照用药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输注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子宫肌肉注射;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输注加卡孕栓塞肛.比较两组产时、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其效果优于卡孕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应用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使用缩宫素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将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止血起效时间、治疗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以促进全子宫平滑肌长久强效收缩、压迫血管,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横向梯度间断缝合法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横向梯度间断缝合法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产后2 h、24 h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横向梯度间断缝合法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16-3918
目的探讨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15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性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治疗,记录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10.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和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谌兴 《临床医学》2020,40(3):117-119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宫缩素及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前及产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192. 26±38. 43) ng/ml]、纤维蛋白原[(2. 91±0. 07) g/L]值均高于对照组[(171. 79±41. 34) ng/ml、(2. 29±0. 3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产后不同时期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其产后出血量,缩短其止血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24 h的Hb水平、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PTT、PT均缩短,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30 d,观察组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观察组的宫底下降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对月经及生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的子宫按摩,同时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止血时间为(14.9±4.7)min,产后4h的出血量为(283.5±29.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6.5)min和(487.3±42.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治疗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2.5%和治疗满意度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可显著促进产妇的宫缩,减少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3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6/39),对照组为13.16%(5/38),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缩短止血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朱小红  刘小明  邓小云  陈竞 《护理研究》2008,22(8):2113-2114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31例有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按照用药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静脉输注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子宫肌肉注射;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静脉输注加卡孕栓塞肛。比较两组产时、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其效果优于卡孕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见效快、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行剖宫产且具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经宫体内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则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记录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Hb下降值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未经特殊处理便自行缓解。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控制产后出血,避免手术止血,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