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尼膜同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血压门诊患者,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设计,比较口服尼膜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采用MMSE、ADL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不同级别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P〈0.05);服用尼膜同4 w后,患者MMSE、ADL量表得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期内只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头晕。结论尼膜同对老年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氯沙坦治疗,每次50mg,每天早晨口服1次;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每次40mg,每天早晨口服1次。两组均治疗8周。两组治疗4周血压控制未达标(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则剂量加倍。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为(140.5±13.6)和(78.1±10.6)mmHg,对照组为(133.8±11.5)和(73.2±8.8)mmHg,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为(429.56±90.3)μmol/L和(381.9±82.3)μmol/L,对照组为(428.14±88.4)μmol/L和(423.56±8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发生轻微头晕、疲乏、咳嗽、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6例(15.8%)和5例(12.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氯沙坦降低血尿酸作用优于替米沙坦。  相似文献   

3.
海捷亚治疗32例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海捷亚(氯沙坦钾50mg 氢氯噻嗪片12.5mg)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1周的清洗期后给予海捷亚每天1片常规剂量,疗程为8周,测定治疗后目标血压。结果 治疗8周后收缩压下降了29.0mmHg,舒张压下降了24.5mmHg,平均压(舒张压 脉压差/3)下降了26.1mmHg。结论 海捷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口服安慰药2周后坐位舒张压仍在95~110 mmHg,分别随机给予卡维地洛(卡组)和比索洛尔(比组)口服治疗,每组30例,疗程为24周.如降压效果未达标,则每2周递增剂量至卡组12.5~50 mg;比组2.5~10 mg.观察诊室坐位血压及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生化等指标.结果 (1)两组在治疗2周时诊室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6~8周末下降最明显,并维持至24周;(2)24周末卡组诊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降低幅度为19.7/11.4 mmHg,比组SBP/DBP降低16.6/9.1 mmHg,各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降低,比组较卡组心率下降明显;(3)卡组和比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总显效率分别为70.0%和5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类型β受体阻滞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疗效,卡维地洛降压幅度更大.两药依从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刘世平  李其东  王明生  徐彤彤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787-1788,1916
目的:评价小剂量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小剂量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疗程12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压达标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血压达标率89.2%,总有效率95.8%,不良反应发生率仅0.8%,全部患者均按治疗方案服药。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收缩压从(168.6±14.7)mmHg下降到(131.4±3.3)mmHg(P〈0.05),舒张压从(98.8±10.1)mmHg下降到(79.6±5.1)mmHg(P〈0.05),心率从(80.7±8.1)次/min下降到(74.3±7.2)次/min(P〈0.05),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2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110例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于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7.3%(107/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6.723,P=0.0032<0.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对术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术中降压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20例,术中根据血压需要静注地尔硫卓10 mg,记录给药后1、3、5、10、30、60 m in血压、心率,并观察心电图ST-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给药后血压下降平稳,收缩压、舒张压、RPP(心率收缩压乘积)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有65%的病人心电图ST段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地尔硫卓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术中降压,起效快,作用显著,降压幅度适当,安全性高,且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期高强度噪声环境对军队机务人员血压的影响。方法:观察组为708名机务人员,对照组为356名男学员,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差异;观察组按工作年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①观察组平均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舒张压、高血压检出率、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77.9±7.8 vs 75.8±6.9;5.1%vs1.4%;9.7%vs 4.8%;P<0.05);②观察组亚组之间平均收缩压无明显差异,舒张压、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高强度噪声暴露对机务人员血压有不利影响,以舒张压升高为特点。  相似文献   

9.
朱海东 《武警医学》2013,24(10):843-845
 目的 通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血管内皮功能,探讨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相关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37例作为OSA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例作为原发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ion,EDD)和非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endothelium independent dilation, EID)。结果 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空腹血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组vWF(167.13±15.41)%较原发性组(129.04±13.32)%升高,EDD(4.12±0.43)%较原发性组(6.89±0.5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组EID与原发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内皮功能检测可指导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潜阳镇痉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2),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服用降血压药,治疗组加用潜阳镇痉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潜阳镇痉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型高血压有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巴尼地平(合普卡)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75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盐酸巴尼地平和非洛地平治疗,疗程为4周。其中盐酸巴尼地平组36例,非洛地平组33例。盐酸巴尼地平的初始用量为每次10mg,非洛地平为每次5mg,每日1次。服用2周后,如患者舒张压≥90mmHg时增加用量,即盐酸巴尼地平每次15mg、非洛地平每次10mg,继续服用2周。结果患者服药4周后,盐酸巴尼地平组显效率为91.7%(33/36),有效率为8.3%(3/36),总有效率为100.0%(36/36)。非洛地平组显效率为90.9%(30/33),有效率为3.0%(1/33),总有效率为93.9%(31/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盐酸巴尼地平组的收缩压下降20.7±7.8mmHg,舒张压下降17.6±4.5mmHg,非洛地平组的收缩压下降20.2±9.6mmHg,舒张压下降17.6±6.1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期间共7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盐酸巴尼地平组4例,发生率为11.1%,非洛地平组3例,发生率为9.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巴尼地平(10mg、15mg)作为每日1次的口服降压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态脉压、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对684例观察对象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其中血压正常组312例,单纯血压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组14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227例,对比分析24小时动态脉压监测各指标。(2)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为两组,夜间下降率小于10%为非杓型组,大于或等于10%为杓型组。结果 (1)伴靶器官损害组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1);(2)随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的加重,脉压也随之增大(P<0.01),依次为伴靶器官损害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3)靶器官损害组大多为非杓型血压节律,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1)动态脉压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舒张压低及动态脉压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动态脉压变化特点之一。(2)非杓型血压节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的靶器官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往研究都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但该人群的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重要性及患病率情况如何并不清楚。方法:选择连续入院2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90例高血压患者及128例年龄匹配的非糖尿病个体。体位性高血压定义为体位便从卧位变为立位时,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从140mmHg/90mmHg以下上升并超过140/90mmHg。所有受试者均采集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结果:体位性高血压的在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12.8 vs 1.8%,P<0.01)。糖尿病合并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由体位变化引起的血压水平增加程度显著高于糖尿病不合并体位性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平均变化值:6.8±11.4 vs 1.6±9.0 mmHg,P<0.05;舒张压平均变化值:9.1±5.2 vs 3.8±6.6 mmHg,P<0.005)。糖尿病合并体位性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神经病变更易出现体位性高血压,并且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展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24 h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并比较超声心动图参数,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服药3月后,患者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24 h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IVST、LVPWT、LVEDd及LVMI也呈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抑制心室重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朱润硕  沈玉芳 《人民军医》2007,50(11):690-691
目的:评价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兰迪)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高血压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兰迪);对照组服用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差异显著(P<0.05);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兰迪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有效,且具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口服治疗24周。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122.8±11.7)mmHg]及舒张压[(76.4±8.2)mmHg]均较治疗前[收缩压:(160.4±14.8)mmHg,舒张压:(96.2±10.1)mmHg]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后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4.98±0.41)mm]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6.21±1.28)%]均较治疗前[(分别为(4.02±0.50)mm和(4.91±1.03)%]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非洛地平能够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评价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贝尼地平组26例,厄贝沙坦组30例。分别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8周末)的血压变化及贝尼地平服药前、后的24h,白昼、夜间的动态血压变化。结果贝尼地平组服药8周后SBP和DBP下降(16.9±11.8)和(12.8±9.2)mmHg(P<0.01)。厄贝沙坦组SBP和DBP下降(14.8±10.9)和(11.2±8.7)mmHg(P<0.01)。动态血压资料分析示服用贝尼地平后24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0.62和0.6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尼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10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划分为两组,比较不同用药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支脉压(MAP)、24 h尿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ALB)、舒张压、收缩压、血尿素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P、24 h尿蛋白、舒张压、收缩压、血尿素氮值低于对照组,TP、ALB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采取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乐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络活喜与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8-2011.8来我院就诊的2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给予络活喜与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降压治疗。对照组100例,给予络活喜降压治疗。追踪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达标率、达标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结果:治疗6月后,治疗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SBP平均下降8.0mmHg,DBP平均下降4.8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达标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增加(P0.05)、依从性无变化(P0.05)。结论:络活喜与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疗程缩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帕替尼在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经行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9例患者中,患者的中位PFS为5.5个月(3.2-12个月),治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4例,疾病控制率55.5%,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骨髓抑制、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腹泻、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出血、恶心呕吐、口腔炎、蛋白尿、声嘶等。结论阿帕替尼在晚期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罕见心脏毒性,是晚期肿瘤患者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