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基忠  朱志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118-119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MPST)与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行MPST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40例),以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对两组术后颅内积气、继发血肿、症状改善、痊愈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颅内积气、继发血肿、症状改善、痊愈及复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MPST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虽与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无差别,但住院时间缩短,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优于钻孔冲洗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颅内积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03月至2015年03月经钻孔引流治疗的6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侧卧位组(n=33)和平卧位组(n=30),术后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比较不同手术体位对术后颅内积气的影响。对术后积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侧卧位组术后颅内积气4例(12.1%);平卧位组术后颅内积气14例(46.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取侧卧位血肿最厚处置于术野最高点钻孔引流,可减少术后颅内积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引流术与微创血肿腔穿刺引流术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时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资料。其中微创穿刺引流术50例(置入细硅胶管行微创置管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40例。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颅内积气、颅内血肿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术后随防3个月。钻孔引流组积气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创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增加,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明显减少CSDH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硬质神经内镜与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内镜组(20例)采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中线移位、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血肿复发、积气、积液、感染、癫痫和脑实质损伤)等。结果内镜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95%,中线移位减小,住院时间与引流管放置时间缩短,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但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患者癫痫和脑实质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内镜组比较,对照组患者血肿复发率、颅内积气积液以及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 <0. 05)。结论硬质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杜陈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52-53
目的对比慢性硬膜下血肿单纯钻孔引与常规钻孔冲洗后引流术后疗效有无明确差异。方法将7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随机分为治疗组(钻孔引流免冲洗38例)及对照组(常规钻孔冲洗引流41例)。术后引流48~72h拨除引流管,术后1周及1~2月后复查头颅CT。对比两组病人手术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比组手术效果并无差异性。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术中冲洗并非必需步骤。单纯钻孔引流可达到同样手术效果,该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后颅内积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与传统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0 a来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97例、钻孔引流术131例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术后残余液量、颅内积气等进行比较.结果单针微创穿刺术后残余液量、颅内积气小于单孔钻孔治疗;双针微创穿刺术后残余液量、颅内积气及引流时间小于双孔钻孔治疗;微创穿刺术后14 d病情改善优于钻孔引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优于传统钻孔引流治疗,具有创伤轻微、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疗效确切、适应症广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两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微创穿刺术组患者50例,钻孔引流术组患者46例。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液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微创穿刺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钻孔引流术组,术后残余液量明显少于钻孔引流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优于钻孔引流术,值得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钻孔部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血肿的额极侧钻孔,另一组在血肿的最厚部位钻孔。术后比较两组的颅内积气和颅内血肿的发生率。结果额极侧钻孔组的颅内积气、颅内血肿、蛛网膜损伤的发生率比最厚部位钻孔组低。结论在血肿的额极侧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良好方法,但常有并发症发生。自2005年至2009年间我科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有8例出现血肿复发、颅内积气、颅内血肿、癫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比较硬通道穿刺术和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两种方法 同样有效,但硬通道穿刺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颅内积气发生率、颅内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钻孔冲洗引流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局麻+监护下颅骨钻孔(单孔)血肿腔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2年5月经颅脑CT及MRI诊断明确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6例,实施钻孔引流术的情况。结果 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颅骨钻孔血肿腔外引流术后,临床症状消失30例,症状改善6例,住院时间7 d~15 d,平均9 d,无1例死亡。2 d~14 d复查CT,36例血肿均消失,8例颅内少量积气、积液,无1例复发。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恢复快,费用低,疗效佳,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6月~2009年6月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来本院就诊治疗的1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结合文献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中死亡2例,其余皆愈合出院.其中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血...  相似文献   

13.
刘继东  付胤生  陈杰  肖祥东  李萧曲 《西部医学》2010,22(10):1829-1830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分析1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经验。结果 112例病人中95例采取钻孔引流术,17例采取开瓣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CT复查显示血肿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以钻孔引流术结合开瓣血肿清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张红 《实用全科医学》2008,6(9):933-934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BHID)后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钻孔冲洗治疗的73例老年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愈73例,死亡0例。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颅内血肿4例,癫痫发作3例,张力性气颅及脑卒中各1例。结论BHID治疗CSDH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5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220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发生的10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0例并发症中张力性气颅3例,脑挫裂伤、血肿复发、血肿腔内感染、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低颅内压、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各l例;本组220例,死亡3例,均是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患者.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使98%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称为标准疗法[1].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钻孔冲洗引流术是一种精细手术,不可低估其严重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4-6+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手术组(行钻孔引流治疗,n=30)和联合治疗组(钻孔引流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n=3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mRS评分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有1例复发,单纯手术组有7例复发,联合治疗组术后血肿复发的风险低于单纯手术组(P=0.0420.05);两组术后1个月mR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术后血肿复发率,且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经钻孔冲洗治疗的216例CSDH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愈213例,死亡3例,出现其他并发症13例。其中血肿复发8例,癫痫发作及脑卒中各2例,张力性气颅1例。结论:BHID治疗CSDH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 A组),60例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B组)。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 B 组(36.7%)(P<0.05);A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93.3%)明显高于B组(81.7%)(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够明显缩短手术平均时间,提高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目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刘永贵 《当代医学》2013,(34):43-44
目的:观察颅骨钻孔外引流术结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本文选自2010年8月-2013年2月治疗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钻孔外引流术,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使用50 mL的参附注射液与250 mL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7 d,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补液和预防感染等措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残留发生率3.33%,无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外引流术结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科从2009年5月—2015年5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例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或者小骨窗开颅清除术。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9例患者出现血肿残留,残留量为10~30 mL,2例钻孔引流术后出现硬膜下血肿,再次行钻孔冲洗引流术后血肿消失,硬膜下血肿出现机化及分隔的14例,钻孔引流后效果不佳,改为小骨窗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后效果良好。随访半年到两年,复发8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