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性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来观察肾性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以及血压的变化与肾功能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76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及4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24小时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结果:肾性高血压组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对于max-minSBP、max-minDBP、d-nSBP、d-nDBP值,在肾性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且与血肌酐值叶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是随着患者肾功能的恶化而逐渐消失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肾脏长径改变与不同功能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55—70岁高血压肾功能正常患者62例、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患者4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66例用两维超声方法测最肾脏长径作为肾绝对长度(ARL),将ARL与身高的比值作为肾相对长度(RRL);分析血压及不同血肌酐水平对肾脏ARL、RRL的影响。结果 ①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女性双侧肾脏RRL较对照组增加(P〈0.05);高血压肾功异常组双侧肾脏平均ARL、RR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衄压肾功正常组(P〈0.05)。②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组中血压水平达3级的百分比高于高血压肾功正常组(P〈0.05)。③按血压达2级或3级水平分为亚组后,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及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组组内各血压水平亚组间双侧肾脏ARL、RRL均无显并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下降时肾脏ARL、RRL届著缩短,ARL、RRL可作为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功能下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肾性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效果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均可以降低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更明显;3组均可以降低24h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而联合治疗组在24h尿蛋白方面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但在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ACEI与ARB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降低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2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杓性组、非杓性组。检测各组微量白蛋白(MAU)、尿肌酐(Cr)及二者比值(UACR),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其与动态血压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杓性组和非杓性组MAU和UACR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非杓性组高于杓性组(均P0.05)。MAU与UACR均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呈正相关。结论:MAU和UACR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预测指标,MAU和UACR与24h动态血压呈明显相关性,其中UACR与24h动态血压的相关性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消失与否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心、脑、肾各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两组脑卒中、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血压参数与各种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不同。结论24h动态血压各参数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不同,血压负荷、昼夜血压曲线消失和血压波动幅度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98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85例血压正常、体检正常、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对24h血压及心率进行测定,观察对比两组的血压、心率变化,记录相关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24h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压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对照组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反射机制障碍,往往与正常人群血压与自主神经之间的正常关系呈相反趋势,表现为血压与HRV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较偶测血压更能准确反应患者的24小时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而不同病理条件下的动态血压(ABP)变化已受到许多学者观注。我们对58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患者的ABP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节律变化,以及ABPM在肾性高血压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振龙  张燕  陈志强 《山东医药》2012,52(45):34-36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子女在高血压发生前的异常表现,延缓甚至预防其未来高血压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子代亲属194例(观察组),其中父母中仅一方患高血压者101例(单亲组),仅父亲患高血压者62例(单亲父亲组),仅母亲患高血压者39例(单亲母亲组),父母双方均患高血压者93例(双亲组);另选血压正常的非高血压子代亲属157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受检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双亲组和单亲组的血脂、BMI、24 h舒张压、24 h收缩压、24h平均动脉压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双亲组和单亲组的24 h平均及昼夜血压负荷值、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 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的子女,在血压正常时已出现血压负荷值升高,并在早期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因此,检测血压负荷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标可能预测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的血压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M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诊室血压正常,而24h动态血压发现日间血压增高的MH患者36例,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均增高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0例,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均正常4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进行HRV分析。结果EH组与MH组HRV各指标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均〈0.05;EH组与M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H与EH患者HRV异常,提示均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以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1b)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指标,4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24h动态血压(ABPM)检查。结果观察组U-β2MG及U-MA1b较对照组升高(P<0.01)。U-β2MG及U-MA1b与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昼间收缩压负荷值显著相关,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负荷值相关。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