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标实是指外邪、痰饮、瘀血,见急性加重期,三者是主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本虚是指肺、脾、肾三脏亏虚,见缓解期,三脏功能虚弱是主要病机变化.治疗应谨守病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而且要衷中参西.  相似文献   

2.
肺阳虚与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之咳嗽、痰饮、喘证范畴,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表现。历代医家在其病机认识上多从肺气虚、肺阴虚立论,即使论及阳虚,亦多责之脾肾之阳。《素问*咳论》虽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然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咳嗽》中云:“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于肺也。”我们通过十余年的临床研究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变主要在肺,肺阳虚是其病机关键。当本病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时,则由肺及脾、肾、心,成为肺脾同病、肺肾同病、肺心同病,其病机发展顺序依次是:肺阳气虚→脾阳气虚→心肾阳气虚→功能衰竭。因此,温补肺阳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3.
从肺痿、肺痹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生理病理、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入手,在古典医籍文献及现代理论研究的指导下,探病机,识病本,认为在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演变过程中,肺痹贯穿始终,而肺痿则逐渐形成。治疗上应从肺痹、肺痿两方面论治肺间质纤维化,痿痹兼顾,不可偏废,审时度势,攻补兼施,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证70余年,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周老强调疫毒是新发肺系疫病的关键病因,外感疫毒引动肺内伏邪是基本病机,病机演变基本符合三焦和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并认为三焦传变可能是新发肺系疫病主要的传变方式,临床辨治以三焦辨证为主导,重视审证求机,治疗倡导以祛邪解毒为先,注重整体观、三因制宜、未病先防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分析肺系病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肺系病中寒热错杂证的形成特点;探讨寒热并用法在治疗肺系病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验案。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因病机主要由外感时邪入侵,损伤肺气,病程迁延日久,最终导致肺脾肾三脏亏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培固肺脾肾三脏正气,采用补肺健脾益肾法治疗,则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次数,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肝与肺的相关性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组成部分,二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从气机升降、将相和谋、升降协调、五行相制及病因病机等方面探讨肝肺的生理病理联系,并结合临床经验,阐述从肝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的主要方法及辨病用药,证明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Ⅱ型呼吸衰竭病例中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下降的中医病机。方法:采用SAS8.2,统计分析Ⅱ型呼吸衰竭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以及应用中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前后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数量。结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组与COPD病人组以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络闭阻、肺痿为其主要中医病机。  相似文献   

9.
肺阳虚是指肺阳不足导致的以温煦不足及宣发推动、功能衰退为表现的一类病证。肺阳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证型之一,寒邪侵袭、痰饮内停、久病伤气、他脏久病是其主要病因,肺阳亏虚、痰饮内停、肺气壅塞导致肺失宣降,影响肺脏正常生理功能为其根本病机。治疗应以补肺虚、散表邪、祛痰饮、防变证为基本治疗原则,可在补肺阳方基础上针对不同合并症状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厥阴病机特点探讨乌梅丸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梳理厥阴病机的实质,整理并分析医案,以肺系感染性疾病、激素依赖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阐述乌梅丸在治疗肺系疾病中的具体临床运用。[结果] 通过查阅古今各医家对厥阴病机实质的认识,梳理可得厥阴病机以“寒热错杂,阴阳失和”为主要特点,而这一病机特点与肺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机升降失常”的病机特征相符合。例如乌梅丸加减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激素用量,减轻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乌梅丸作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性方剂,具有“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和畅气血”的证治特点,将乌梅丸应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疗,拓宽了乌梅丸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1.
从祖国医学"痰"、"瘀"的生理病理角度出发,分析"痰"、"瘀"在缓慢性心律失常中的病机变化,探析黄志强痰瘀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玲丽主任中医师以补肾疏肝化痰行瘀法为主,结合现代医学方法治疗不孕症的经验。[方法]从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证型归纳总结不孕症的病理因素,并根据病因病机及病理因素行相应的治疗,再配以金师个案,探讨金师治疗不孕症的经验。[结果]不孕症的病理因素为虚、郁、痰、瘀,以补肾疏肝、化痰行瘀方法为主。案例中肝郁型不孕症患者经补肾疏肝、化痰行瘀法结合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后受孕。[结论]金师以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方法结合治疗不孕症,临证特色突出、疗效明显,其经验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香桂主任医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香桂主任医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失常、内源性激素不协调、LH/FSH比值增大、雄激素分泌过多所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其病机脾肾阳虚为本,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标;治疗以补肾健脾为主、化痰祛瘀利湿为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痴呆从肾虚痰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肾精亏损,痰饮瘀血互结。所以治呆必补肾,肾精足则髓海充,治呆须开窍,开窍责求痰瘀,则窍开而神明,用药时以补肾化痰去瘀类药物为主,佐以滋养脑髓的甘平之味,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中医痰气学说指出,治疗甲状腺癌须以痰为中心。肝郁脾滞,痰气搏结是甲状腺癌发生的根本原因;痰瘀互结,化火成毒是甲状腺癌发展的关键环节;阴阳两虚,痰瘀难去是甲状腺癌转归的最终趋势。故治疗需以调畅气机为先,痰瘀并治为重,中晚期则以温补脾肾为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56-158+16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科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被公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中医理论认为,痰饮、瘀血是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但目前关于MM病因病机、病理、辨证论治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多,多是各家之言,难以达成共识。本病若单治瘀血则痰浊不清,单治痰浊则瘀血不除。所以,笔者认为在MM的治疗上应以兼顾两者,本着痰瘀同治理论为治疗的根本大法,可以根据病因病机之辨证论治的不同,以化痰为主,或以祛瘀为主,但痰瘀胶着,密不可分。本文从痰瘀理论出发,解释MM的发病特点,以期待为防治该病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疼痛、降低化疗副作用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卵巢囊肿属中医肠覃、症瘕范畴,湿浊、痰饮、瘀血阻滞胞脉诸端是其病机,清热化痰散结为其主要治法,在治疗中顾护脾胃贯穿全程,同时配合月经周期治疗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肺心病以肺脾心肾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蒙定水教授根据本病不同时期,不同证候进行辨证、辨病论治,注重整体观念,从脏腑虚损着手,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兼顾扶正补而勿滞,祛邪攻而勿伐,治痰要活血,血活痰则化,权衡论治。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微观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微观证素及证型分布。[方法]选择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根据胃镜报告,统计病性、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频率,病性与病位相结合,得出常见证型。[结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位证素以胃窦最为多见;病性证素主要涉及热、湿、痰瘀、虚、瘀血;常见证型有:胃热证、痰瘀阻胃证、湿热蕴胃证、胃虚证、湿困胃证、瘀阻胃络证。[结论]鉴于目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证候分型不一,微观证素辨证能够进一步规范证型,进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气道高反应性的思路和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医治疗BHR可以从补虚泻实两方面着手,补虚包括益肾、补肺气、健脾3个方面,泻实包括化饮祛痰和活血化瘀。针对BHR的某一个机制,筛选出有效中药可提高疗效,结合西医的某些化验指标可帮助确立中医证型。但BHR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要多途径、多环节设计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