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HCV/梅毒感染现况。方法 2010-2012年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随机选取浦口区戒毒所新羁押吸毒人群400名进行问卷调查以及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监测对象羁押前吸食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和冰毒,分别占71.1%、25.8%;注射吸毒者占46.8%,其中曾共用针具者占35.8%;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者占12.8%,其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6.3%。3年间吸毒人群主要吸食海洛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吸食冰毒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9.4%,HIV、梅毒、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7.6%、47.0%。有注射吸毒史者HCV抗体阳性率(61.7%)显著高于无注射吸毒史者(33.4%)(P0.001)。结论浦口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共针行为。应继续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方案要求,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强制戒毒所内吸毒人员进行监测,对2010-2013年吸毒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检测972名吸毒者,平均年龄(32.05±2.45)岁,注射吸毒占8.23%(80/972),吸毒者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占13.75%(130/972)、其中每次均能够使用安全套的占25.38%(33/130);HIV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0.51%,梅毒感染者14例、感染率为1.44%,HCV抗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6.38%;注射吸毒及吸毒者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率均高于口吸及固定性伴人群。结论驻马店市吸毒人群的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率较低,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综合防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苏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及HIV感染情况。方法按《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苏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11—2015年监测期内(4-6月)新入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11—2015年共调查2 008名吸毒者,检出HIV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1.15%,23例HIV阳性者中外省流入病例占91.30%。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62%,19.82%的吸毒者承认最近1年中有过商业性行为,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57.04%。注射吸毒者占10.36%,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注射吸毒者中,最近1个月有注射吸毒的占54.33%,有共用注射针具行为的占39.90%,最近1个月共针行为的占24.78%。结论苏州市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比例呈下降趋势,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锡市戒毒所海洛因成瘾人群艾滋病(AIDS)、丙型肝炎(HCV)及梅毒(TP)感染状况。方法 2009-2012年对戒毒所海洛因成瘾者782人进行问卷调查及检测。结果海洛因成瘾者以男性(占85.17%)、中青年(30~49岁占81.71%)、已婚(占54.22%)、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8.98%)居多,83.63%曾注射吸毒,9.46%曾吸食除海洛因以外的其他毒品(主要为冰毒,占8.57%)。阳性检出率HCV为59.34%,TP为6.78%,HIV为0.26%,其中HCV+TP合并感染31人(占3.96%)。海洛因成瘾人员中,女性TP阳性率(11.21%)高于男性(6.01%)(P<0.05),注射吸毒方式HCV阳性率(62.54%)高于口服或烫吸(42.97%)(P<0.001),不同年龄人群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锡市戒毒所海洛因成瘾人群中,丙肝、梅毒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HIV感染率较低,注射吸毒与危险性行为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年来焦作市吸毒人群(DUS)的社会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吸毒方式及种类、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焦作市DUS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吸毒人员1 610人,HIV、HCV、TP感染率分别为0.06%、3.35%、1.80%;使用新型毒品的构成比逐年上升;使用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者在婚姻状况、年龄构成、最近一年是否有商业性行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的感染率在性别、有无非婚性行为、非婚性行为时是否使用安全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毒品的使用率呈上升趋势,多为低年龄段人群,易发生无保护商业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潜在高危人群;非婚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女性是导致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及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高危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新进入宝山区戒毒所和社区招募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7年间共调查吸毒人群2 803人,其中男性占76.27%,21~40岁者占51.80%。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1%、11.70%和42.78%。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吸毒比例、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吸毒人员相对于男性感染梅毒风险高,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吸毒人员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结论】宝山区2010—2016年吸毒人群HIV阳性检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丙肝和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高危行为依然存在,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与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6月,对天津市戒毒所在押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合计调查400人,年龄16~54岁,其中16~30岁占40.25%,45~54岁占47.00%;初中文化占46.00%;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50%。400名吸毒人员中,注射吸毒者占75.50%;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89人中,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14人。检测400人,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5%;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3.25%;梅毒阳性检出率为1.2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文化程度、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 I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吸毒方式、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岳阳市吸毒人群四种血液传染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岳阳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梅毒等四种血液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常规方法检测Anti-HIV、Anti-HCV、HBsAg和梅毒抗体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77名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4.69%,HCV感染率81.95%,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14.08%,梅毒感染率2.53%,13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本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梅毒、乙肝由吸毒人员向其他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宜昌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特征,以及该人群中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宜昌市社区和戒毒所的400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吸毒人群以30~49岁(78.75%)、男性(76.50%)、初中文化(57.50%)、已婚(40.25%)为主;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高达97.00%;吸毒者注射吸毒占73.00%,其中23.63%共用过针具;与配偶和商业性伴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仅占7.41%和20.54%;梅毒和HCV阳性率分别为0.75%和76.50%,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结论 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是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共用针具率较高,HCV的感染率很高.应继续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提高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在顺德区强制戒毒所戒毒的1200名吸毒人员采用统一的监测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抽血进行血清学(HIV、梅毒、丙肝)监测。结果 2009—2011年共调查1200名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0.75%,梅毒抗体阳性率3.00%,丙肝抗体阳性率67.50%。吸毒人群以男性为主,占96.33%(1156/1200),平均年龄35.16(35.16±6.795)岁,以20~45岁年龄段为主,占92.25%(1107/120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维持在85%以上水平。吸毒方式以注射吸毒为主,占63.25%,共用注射器率上升趋势不明显(χ2值=5.686,P>0.05)。2010—2011年吸食新型毒品的比率达10%以上,吸食率较高。商业性行为发生率较平稳(χ2值=2.126,P>0.05),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χ2值=1.744,P>0.05)。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是有效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共用注射器吸毒率上升趋势不明显,但仍存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危险行为,如安全套使用率低,新型毒品流行迅速,需引起更多关注,对此类人群应继续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在此类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KAUTZ HD 《Hospital progress》1957,38(1):102-8; passim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州经静脉吸毒(IDU)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未经抗病毒治疗者原发耐药株的流行情况。方法于2009年12月—2010年3月收集新疆伊犁州77例IDU HIV-1感染者血样及流行病学信息,提取血浆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方法扩增pol基因区1.3 kb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病毒亚型,提交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77例感染者中,76例(98.7%)为CRF07_BC亚型,1例(1.3%)为B亚型;蛋白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耐药相关次要突变主要出现在第10、58和71位;其中71位氨基酸突变发生频率最高(11/77),其次为第10位(6/77)和第58位(3/77);第71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A突变为V者7例,突变为T者3例,突变为I者1例;第10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L突变为I者5例,突变为V者1例;第58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Q突变为E者3例;1例病例逆转录酶区同时存在Y181C及M184V耐药突变。结论新疆伊犁州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感染者中检出原发耐药株,原发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加强该地区IDU感染者的耐药监测,防止耐药株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17.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orkplace drug testing and worker drug use. DATA SOURCES: Repeated cross-sections from the 2000 to 2001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s on Drug Abuse (NHSDA) and the 2002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 (NSDUH). STUDY DESIG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of the likelihood of marijuana use are estimated as a function of several different workplace drug policies, including drug testing. Specific questions about penalty severity and the likelihood of detection are used to further evaluate the nature of the association. PRINCIPAL FINDINGS: Individuals whose employers perform drug test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o report past month marijuana use,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wide array of worker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large negative associations are also found for variables indicating whether a firm has drug education, an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or a simple written policy about substance use. Accounting for these other workplace characteristics reduces-but does not eliminate-the testing differential. Frequent testing and severe penalties reduce the likelihood that workers use marijuana. CONCLUSIONS: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terpreted the larg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place drug testing and employee substance use as representing a causal deterrent effect of drug testing. Our results using more comprehensive data suggest that these estimates have been slightly overstated due to omitted variables bias. The overall pattern of results remains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workplace drug testing deters worker drug u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规划下的一线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观察评价内蒙古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10个旗县,自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1月,所有接受免费治疗初治涂阳及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入选对象。所有入选病例观察半年,总共监测完成858例。对化疗中出现的异常临床表现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进行观察分析,将异常结果进行关联性评价,判断其"肯定"和"很可能"相关者为药品不良反应。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有271例出现了1种或1种以上异常表现的可疑不良反应,占31.59%,其中轻度反应144例,占不良反应发生的53.14%,中度反应125例,占46.13%,重度反应2例,占0.73%。共有126例因不良反应而停换药,占14.7%,其中终止治疗15例,占研究对象的1.74%。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x~2=14.072,P=0.00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50kg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50kg的患者(x~2=7.438,P=0.0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有并发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33%)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27%),(x~2=7.189,P=0.0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规划采用的一线抗结核药品标准化疗方案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疗工作顺利进行,应重视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对患者的宣教,在化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今后需进一步完善我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呈报系统。  相似文献   

19.
吸毒人员相关信息访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洁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2):115-118
目的深入了解吸毒者的吸毒原因、社会背景、心理状态及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减低毒品危害的干预措施提供信息。方法由经过培训的无身份标志的访谈员与100名吸毒者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访谈,用资料记录方法记录整理分析访谈内容。结果本市吸毒者以男性为主,占84%,17~35岁的青壮年占大多数,为70%;91%的吸毒者平时主要依靠静脉注射海洛因吸毒,在吸毒过程中有91%的吸毒者和他人一次或多次共用过注射器;男女吸毒者在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仅为35%;吸毒者对美沙酮替代或针具交换的看法表示欢迎与愿意接受,但存在安全忧虑的心理。结论吸毒者普遍存在着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扩散相关的高危行为,但吸食毒品与预防艾滋病重要性相比吸毒者首先考虑需求的通常是前者,因此,需要全社会普遍关注吸毒传播艾滋病危险,主动采取干预对策和措施,才能在源头上有效遏制艾滋病经吸毒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