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提高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 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均成功,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随访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与种植体均形成了紧密的骨性结合。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及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解决牙种植术中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同时探究更为客观、精确的成骨生长效果评价方式。方法:种植手术中,植入人工种植体的同时于骨量不足区植入人工骨粉,可吸收膜覆于其表面。植骨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个月通过临床检查、骨面直接测量、CT二维测量及CT三维容积测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种植术后随访6个月,22枚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情况良好,牙槽嵴的外形丰满,种植体无动度,未见明显骨吸收,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的应用近期疗效较好。成骨生长效果方面,CT三维容积测量法与其他两种测量方法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CT二维测量结合三维容积测量评价成骨生长效果更客观。对种植区骨量不足,牙种植术结合膜引导骨再生术成骨生长效果良好,可扩大牙种植手术适应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使用上颌窦内提升器械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22枚)上颌后牙高度不足患者,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德国Ankylos种植体,其中窦底提升高度超过3mm(共13枚种植体)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并同期行牙种植体植入术,术后6~10个月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术后曲面断层片显示上颌窦内提升植骨组(共13枚种植体)窦黏膜提升幅度在3.3~11.2mm(平均提升6.46mm),种植体末端进入窦内长度1.6~7mm(平均3.89mm),1例术后鼻腔有出血,1周后症状消失。1例种植术后4个月失败脱落,脱落后5个月重新补种成功。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术能有效解决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骨量严重不足的牙种植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2例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的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内分别植入2枚人工种植体,4个月后制作覆盖全口义齿.结果 义齿无松动,随访3~4年,咀嚼效率测定2例患者分别提高了57.1%和45.5%.提出种植体磁性固位全口义齿术术前需做好患者、器械准备,种植时密切配合,种植后给予健康教育和预防感染等处理;做好二期修复和永久性义齿制作的配合,并强调修复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海奥口腔修复膜和Bio-Gide胶原膜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单颗牙缺失的患者82例,行引导骨再生手术修复种植区骨缺损并同期植入种植体82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天博骨粉作骨移植物,实验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行引导骨再生;对照组采用Bio-Gide胶原膜行引导骨再生。观察二期手术时植骨区外形及牙龈状况,比较两组的骨再生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后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结果:82枚种植体均与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骨再生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成功率均为100%。修复后随访1年,种植体均成功负载。结论: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和Bio-Gide胶原膜均能取得满意的骨再生效果,但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更为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种植体磁性固位全口义齿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例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的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内分别植入2枚人工种植体,4个月后制作覆盖全口义齿。结果义齿无松动,随访3~4年.咀嚼效率测定2例患者分别提高了57.1%和45.5%。提出种植体磁性固位全口义齿术术前需做好患者、器械准备,种植时密切配合,种植后给予健康教育和预防感染等处理;做好二期修复和永久性义齿制作的配合,并强调修复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牙周病致牙槽骨吸收、患牙松动、功能丧失而不能保留时即刻种植的临床技巧和不同修复方法的应用时机,评价牙周病牙槽骨吸收情况下即刻种植治疗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实施上前牙牙周病即刻种植、固定修复病例30例,即刻种植辅以引导骨再生技术GBR(guided bone regeneration)、Onlay植骨、骨劈开技术及延深植入深度等,修复方式采用粘结固位、螺丝固位等:包括角度基台、个性化制作基台以及过渡义齿牙龈成形、牙冠颈部填加牙龈瓷等美学补偿方式达到修复效果。结果:30例患者种植体稳定、修复效果良好,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好、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质稳定、牙龈形态保持良好。结论:牙槽骨吸收的牙周病患者即刻种植只要把握种植时机、种植术式,采取灵活的修复方案是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口腔种植义齿修复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种植义齿的手术特点,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15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22颗,其中2例患者共4颗种植体脱落,均经再次手术成功,其余18颗均获种植成功。结论老年患者全身及口腔条件较差,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种植义齿修复各个阶段的护理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治疗创伤性前牙损坏合并骨组织受损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前牙损坏合并骨组织受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上前牙Ⅱ期种植法治疗者为对照组,31例;采用GBR技术行上颌前牙种植,并于人工牙固定后植入人工骨粉者为治疗组,3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并通过问卷调查表形式完成美观程度调查,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9.81±0.72)分、(9.42±0.9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5±0.68)分、(7.22±0.81)分,t=(11.01,9.93),P=(0.00,0.00);治疗组治疗后美观程度评分(89.81±10.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26±8.17)分,t=7.87,P=0.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51.61%,χ~2=7.41,P=0.02。结论应用GBR技术辅助治疗创伤性前牙损坏合并骨组织受损患者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上颌窦外提升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进行上颌后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 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收治的60例上颌后牙区牙体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CBCT引导下单纯上颌窦外提升进行修复,试验组 采用CBCT引导下上颌窦外提升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进行修复,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骨厚度、骨密 度及修复后咀嚼情况。结果 试验组种植成功率、种植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骨厚度、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上颌后牙种植修复采用上颌窦提升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效果较好,能提高 种植治疗成功率及植体植入区的骨密度和骨厚度,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