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87-288
目的观察羚羊感冒口服液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苯巴比妥,观察组患儿给予羚羊感冒口服液。随访1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复发率、复发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羚羊感冒口服液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可延长复发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地西泮(商品名: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0例小儿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安定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惊厥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惊厥症状控制时间(11.3±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7±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除个别止惊后嗜睡,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安定联合苯巴比妥对惊厥患儿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5,(12):913-915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金双岐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停药后的复发率。方法:将92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儿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金双岐,口服2周,对照组给予胃蛋白酶颗粒口服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束治疗1个月后统计两组患儿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后食欲改善、食量增加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束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8例,复发率19.5%,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金双岐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显效快、疗效好、安全、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采取随机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实行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2 h内复发率、惊厥症状控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内复发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2, P<0.05)。观察组惊厥症状控制时间(11.04±2.6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37±4.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8,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 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患儿实行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控制惊厥症状,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儿予以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对照组患儿仅予以乳果糖口服液,均口服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0%,与对照组的5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 P <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喘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惊厥患儿按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儿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苯巴比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为5.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和20.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惊厥患儿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53例,根据其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1名患儿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对照组72名患儿采用单纯地西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临床疗效、预后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以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改变。结果观察组药物控制时间和惊厥停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SE、S-100β、BNDF、NPY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增加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NSE、S-100β、BNDF、NPY水平,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硫酸锌口服液口服治疗,观察组选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消化道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食欲差、腹痛、嗳气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差、腹痛、嗳气症状评分分别为(0.25±0.06)、(0.40±0.12)、(0.18±0.05)、(0.22±0.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2±0.19)、(0.85±0.28)、(0.42±0.14)、(0.60±0.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采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症状缓解,减轻患儿不适感,促使患儿恢复正常食欲,而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6,(10):795-797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慢性胃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即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随访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儿复发3例,复发率为6.12%;对照组患儿复发12例,复发率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急诊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惊厥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研究组给予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惊厥症状控制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硫酸锌口服液联合儿宝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某院就诊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11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儿宝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硫酸锌口服液联合儿宝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食欲食量评分、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的食欲食量评分、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的食欲食量评分、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锌口服液联合儿宝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食欲食量,缓解临床症状,且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急诊惊厥患儿症状改善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急诊惊厥患儿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随访半年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S-100β、NSE、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急诊惊厥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惊厥对其造成脑损害,降低预后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黄淑美 《海峡药学》2013,25(1):153-154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方法选择儿童FC患者80例,知情同意下将患儿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多饮水,调节饮食和加强排便功能的锻炼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用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排便间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且联合组缩短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54,P<0.01)。随访观察6个月,联合组复发5例,对照组复发11例。联合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0,P<0.01)。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FC患儿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便秘症状,降低复发率,预防儿童FC复发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共接诊黄疸新生儿527例,从中随机抽取1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黄疸的复发状况及患儿的胆红素(TC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复发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C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小剂量丙戊酸钠和小剂量安定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剂量安定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观察组患儿止惊时间(12.51±3.45)min和退热时间(11.56±2.47)h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17.28±4.12)min,(16.41±3.6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4,6.960,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5%)和复发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4.114,P<0.05)。结论作为小儿热性惊厥的治疗药物,丙戊酸钠较安定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促进恢复,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治疗4岁以上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4岁以上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包括排便习惯训练、合理饮食、足量饮水、增加活动量及心理行为治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3周,对照组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3周,分别记录第1周、第3周的疗效及停药4周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功能性便秘患儿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第1周和第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和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的复发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4岁以上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市儿童医院近期就诊的小儿咳喘变异性哮喘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设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6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无复发患儿,对照组有5例复发患儿。两组患儿的三种指标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喘变异性哮喘较酮替芬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解表口服液对150例风热感冒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风热感冒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小儿解表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退热起效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解表口服液能有效改善风热感冒患儿的病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