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0例,根据其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行单纯减压治疗,观察组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及腰椎滑脱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同时术后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及腰椎滑脱程度均较对照组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应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腰腿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针对临床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患有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60例患者有关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采用有限减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固定椎弓根及植骨融合术的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腰椎经临床手术治疗后的JOA评分、VAS评分、Prolo评分及治疗前后患者腰椎滑脱率情况。结果在产生滑脱度不同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JOA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VAS评分、Prolo评分、滑脱度等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具有更为显著地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传统保守治疗及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椎间孔面积、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椎间孔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植骨内固定术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法配合贺氏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立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滋补肝肾方剂口服+贺氏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低于观察组(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补肝肾法配合贺氏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4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融合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量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结果手术后,2组患者JOA评分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2组患者下肢及腰背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Quadrant通道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有利于提升JOA评分,降低VAS疼痛评分,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柯志勇 《北方药学》2015,(8):105-106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牵引、理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部功能和腰部疼痛情况,以及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VAS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和腰部功能,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善老年腰椎滑脱患者术后腰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明确手术指征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后。被随机分为3组:Z组(静滴唑来磷酸钠组)、A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组)、O组(空白对照组)。观察骨密度(BMD)、疼痛可视量表评分(VAS评分)、腰椎JOA等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滴唑来磷酸钠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组在BMD、VAS、JOA等评分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人腰椎滑脱术后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改善术后腰痛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LDH急性期患者84例(2019-03 ~2020-04)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1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的4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7d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5.61%(P<0.05);治疗7d后,两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腰椎JOA评分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9.35% (P<0.05).结论: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LDH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散瘀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2组均予以常规牵引、推拿、防寒保暖,对照组加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联合散瘀止痛散治疗。比较2组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1β、MM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散瘀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腰腿疼痛程度,促使腰椎功能恢复,明显缓解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采用调和营卫的中药内服+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严格卧硬板床休息,2周为一个疗程。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测量一次。结果治疗组的JOA和VAS评分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调和营卫推拿手法以营卫学说为指导理论,较之传统推拿手法简单易学,不用斜板腰椎,更安全可靠,这也为推拿手法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3):66-69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治尪汤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强督治尪汤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腰部中频、手法推拿及电针治疗,补肾强督治尪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强督治尪汤口服,疗程为3周。所有病例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患者VAS疼痛指数及腰椎JOA评分,并对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结果两组在疗效、VAS疼痛指数及JOA评分等指标较治疗前后均有所改善,补肾强督治尪汤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在治疗期间一般生命体征均未出现异常,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强督治尪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型)总有效率达93.3%,且在VAS评分比较及JOA评分上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过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规范化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规范的手法操作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骨盆牵引治疗,2组均进行腰椎间盘突出基础治疗草案.采用腰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以及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在入组前、治疗期间的1、2、3周以及治疗后3、6周进行评价.结果 2组在治疗前腰椎JOA评分、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JOA评分分别为(26.0±2.4)、(23.8±2.6)分,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分别为(4.6±1.1)、(4.8±1.7)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痛VAS分别为(2.6±1.1)、(2.8±1.1)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痛VAS分别为(3.0±0.8)、(3.0±0.6)分,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根据腰椎JOA评分、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规范化的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迅速缓解症状及疗效的维持上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治疗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腰椎有无失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100例术前无腰椎失稳、退变性滑脱,研究组患者100例合并腰椎失稳、退变性滑脱或椎管狭窄,对照组给予患者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治疗,应用JOA、ODI、LBOS、VA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记录手术优良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JOA、ODI、LBOS、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根据病情不同给予针对性治疗,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可改善椎间盘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7,(9):661-664
目的:观察并分析十步正骨手法与中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5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0,13.87,P<0.05);治疗前两组的腰椎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椎曲度高于对照组(t=12.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步正骨手法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且有利于患者的腰椎曲度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钉融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冶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经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弓根钉融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冶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86.75±42.11)ml、术后引流量(64.25±31.52)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5.42±40.36)、(137.75±56.14)ml,住院时间(10.02±1.0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36±4.5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腰部VAS评分、腿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腰部VAS评分、腿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融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冶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观察组予以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各组都以2周为治疗周期,随访1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8%,对照组总有效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JOA评分、疼痛视觉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按摩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治疗PLID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韦氏手法配合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治疗组予以韦氏手法配合银质针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Oswestry障碍指数(ODI)]。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韦氏手法配合银质针治疗LDH可提高疗效,减轻患者腰腿疼程度,提高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2例患有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滑脱远期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棘突劈开椎管减压与腰椎板切除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以30例为1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腰椎板切除减压术,观察组行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疼VAS评分、多裂肌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JOA评分、下肢痛VAS评分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腰疼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多裂肌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腰痛感,有利于多裂肌在稚板的附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腰椎后路semi-rigid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Newman分型:峡部滑脱18例,退行性滑脱14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减压、腰椎后路semi-rigid动态内固定系统固定.分析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ODI)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改善情况,随访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结果.结果 术后1年,ODI分值较术前下降[(12.15±5.27)分vs.(61.82±10.79)分](P<0.05),JOA分值较术前提高[(27.89±1.99)分vs.(9.28±1.86)分](P<0.05).术后1年动态固定邻近节段退变椎间盘有逆退变过程演变的趋势.结论 腰椎后路semi-rigid动态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可预防和减少融合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