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空洞性肺结核与空洞性肺癌的CT特征,提高对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空洞型肺结核及空洞型肺癌CT表现,评价空洞壁及周围特点。结果 30例空洞性肺结核中薄壁22例,厚壁8例;卫星病灶12例,偏心空洞9例,有壁结节7例,胸膜尾征7例,毛刺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30例空洞性肺癌中厚壁23例,薄壁7例;其中26例为偏心性,呈分叶状24例,淋巴结肿大20例,胸膜尾征19例,血管集束征13例,胸腔积液8例,伴卫星灶3例。结论 CT在肺癌性空洞和肺结核性空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邓祥俊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86-3287
目的研究分析CT在鉴别诊断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中的临床价值,丰富临床诊断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空洞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结核空洞患者)和观察组(肺癌空洞患者)各3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CT进行诊断,观察空洞发生位置和病灶大小,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中,右肺的空洞发生率均略高于左肺,肺癌空洞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肺结核病灶空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周围卫星灶占比为74.3%(26/35),薄壁空洞占比为54.3%(19/35),厚壁空洞占比为40.0%(14/35),而分叶、胸膜凹陷、钙化、毛刺、壁结节占比较少;观察组中分叶占比为88.6%(31/35),厚壁空洞占比为82.9%(29/35),毛刺占比为74.3%(26/35),胸膜凹陷征占比为71.4%(25/35),壁结节占比为68.6%(24/35),周围卫星灶和钙化占比不高。两组患者上述CT征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肺结核空洞以周围卫星灶、厚壁空洞与钙化为主要征象,而肺癌空洞主要以分叶、厚壁空洞、毛刺、胸膜凹陷、壁结节为主,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空洞周围型肺癌CT误诊肺结核,以提高CT诊断水平。搜集2000~2009年之间手术病理诊断证实周围型肺癌6例。结果其CT征象以大空洞为主,平均直径约5.4cm,对肺有侵润性病灶2例,有液平1例。结论肺内大空洞,直径大于4.0cm,无论周边无毛刺、分叶及胸膜凹陷征,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提示癌性空洞,且以鳞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
卢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76-77
目的:探讨肺癌性空洞的CT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45例空洞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厚壁空洞38例,占84.4%;偏心空洞26例,占57.8%;有壁结节改变36例,占80.0%。毛刺征14例,占31.1%;分叶征11例,占24.4%;胸膜凹陷征10例,占22.2%;血管集束征24例,占53.3%;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0例,占44.4%;胸腔积液9例,占20.0%。结论:肺癌性空洞和炎性空洞具有各自的影像特征,CT扫描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征象的综合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13-114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鉴别诊断。方法:入选49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空洞及肺癌空洞患者.对空洞壁及周围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6例肺结核空洞患者中薄壁20例、厚壁6例、偏心空洞4例、有壁结节4例、毛刺6例、卫星病灶12例、胸膜尾征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23例肺癌空洞中厚壁18例、薄壁5例。结论:CT对鉴别肺癌空洞和肺结核性空洞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空洞的X线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42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肺癌空洞患者,对空洞形成机制及空洞特点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为42例肺癌空洞患者中单发40例,多发2例,偏心型34例,中心型8例,分叶、细短毛刺28例,壁结节15例,液气平面10例,胸膜凹陷征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8例。结论: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癌空洞的价值大于X线。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影像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例肺结核空洞和36例肺癌空洞的临床和CT资料,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结核空洞空洞壁较薄,且洞壁钙化、周围卫星灶多见;肺癌空洞空洞壁较厚,以壁结节、偏心空洞、深分叶、粗短毛刺、胸膜凹陷为多见。结论利用CT检查,可以详细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对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及肺良性结节胸膜凹陷征CT表现和诊断价值,提高对胸膜凹陷征及其相关征象的认识.方法 对手术切除或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的46例周围型肺癌及46例肺良性结节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5型胸膜凹陷征多为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2、3型胸膜凹陷征多见于结核球等良性病变.结论 胸膜凹陷征分型在周围型肺癌及肺良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研究肺内孤立性结节手术之前16层CT影像的特征性分析以及其对临床治疗肺内孤立性结节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选择了60例出现肺内孤立性结节情况的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采用传统的X射线平片以及16层CT影像等方法进行检查,发现这些患者均存在着肺内孤立性结节病变的情况,之后对其行手术治疗,将得到的相关病理学诊断与通过16层CT影像得到的术前肺内孤立性结节影像进行相互对照,并且对诊断的结果进行鉴别以及回顾性分析,对病理学诊断以及影像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提高。结果肺内孤立性结节的16层CT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泡、分叶、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以及钙化和空洞等。在这些特征当中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泡、胸膜牵拉征以及肺癌分叶的发生率与其他疾病相比明显比较高(P<0.05),而这60例患者当中,还有10例患者出现合并不规则后壁空洞情况。另外,薄壁空洞以及结核球环形钙化的发生率也比较高(P<0.05)。支气管充气征、炎性假瘤病灶空炮以及邻近胸膜反应等的比例比较高(P<0.05)。爆玉米花样钙化是肺错构瘤的主要表现。结论 16层CT影像能够非常好的将肺内孤立性结节的特点显示出来,是对良性肺内孤立性结节和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进行区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扫描在炎性肺泡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炎性肺泡癌患者,通过GE Light Speed VCT螺旋CT扫描机,进行CT扫描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炎性肺泡癌患者中,30例孤立结节型,20例肺叶实变型,10例多发结节型。30例孤立结节型肺泡癌患者中,25例表现为磨玻璃征(83.3%),24例表现为支气管充气征(80.0%),23例表现为分叶征(76.7%),以及20例表现为毛刺征(66.7%)。20例肺叶实变型肺泡癌患者中,17例表现为枯树枝型(85.0%),15例表现为蜂房征(75.0%),12例表现为叶间胸膜膨出(60.0%)。根据病理分型,60例炎性肺泡癌患者中,40例非粘液型、17例粘液型,以及3例混合型。结论对于炎性肺泡癌的临床诊断,64排容积CT扫描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辅助诊断依据,临床医师必须根据CT结果,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后,做出最终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应用对比.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肺动脉栓塞16例,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256层螺旋CT组9例,16排螺旋CT 7例,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 两组扫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 256层螺旋CT组均优于16排螺旋CT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管球旋转速度为0.27 s,探测器宽度为8 cm,扫描速度较64排螺旋CT明显提高.通过对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造影用于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对比,256层螺旋扫描时间平均为3.26 s,降低扫描时间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不能长时间屏气患者尤为重要.256层螺旋CT在图像质量及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优于16排螺旋CT但无显著差异.总之,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能够显著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者屏气时间,降低患者检查时危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诊断肺部结节病患者时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方法30例肺部结节病患者,均经活检检查确诊为肺部结节病,对其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活检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并观察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以活检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30/30),未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30例患者均显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短径中间值为(16.52±3.62)mm;隆突下间隙淋巴结明显肿大,淋巴结短径中间值为(16.87±2.63)mm。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患者均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强化特征,且增强后CT值增加32~43 HU。患者中3例存在少量胸腔积液,2例存在少量心包积液,胸膜改变发生率为16.7%(5/30)。23例患者发生肺内改变,其中,16例患者存在肺内散在和胸膜下多发结节,4例发生肺磨玻璃样变,2例发生肺纤维化,1例发生肺内单发结节,肺内改变发生率为76.7%(23/30)。结论64层螺旋CT诊断肺部结节病符合率较高,操作方便,可为临床诊断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3月一2011年8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CTPA检查图像均显示良好,左右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及肺叶、段、亚段动脉的显示也令人满意。共累及亚段及亚段以上肺动脉252条,受累部位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大小和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则为肺梗死及胸腔积液等。受累的252条肺动脉中右肺动脉栓塞155条,左肺肺动脉栓塞97条。结论 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及管腔狭窄程度显示良好,肺动脉阻塞指数可判断肺动脉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判定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的4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FIGO分期诊断,其中,Ⅱb期以下37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未检出9例,28例检出,检出率为75.68%,其中低估2例,判断正确22例,高估4例;Ⅱb期以上(包括Ⅱb期)8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8例患者全部检出,且分期正确;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为80.0%(36/45);分期诊断的正确率为66.67%(30/45)。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定性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分期诊断的正确率并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宫颈癌的CT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检出淋巴结转移者19例,病理检出淋巴结转移者20例,两者重合15例。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转移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3.3%,准确率为88.8%;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91.8%。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全面分析淋巴结大小以及内部密度等因素、有助于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评价,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客观研究和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及治疗骨盆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放射科X线及64层螺旋CT影像资料完整的3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影像检查方法。结果在30例患者中,X线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12例(40%),行64层螺旋CT检查补充后确定最终诊断18例(60%)。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躯干与四肢连接部位创伤诊疗中必要的、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有椎体爆裂骨折,其中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6例。而胸腰椎骨折中,胸腰椎均爆裂骨折者2例,一节爆裂骨折另一节为单纯楔形压缩骨折者4例。45例患者中,以L1骨折最多见,有25例。骨折累及前中柱者20个椎节,累及前中后柱者27个椎节。结论 64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诊断进行探讨,观察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0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测,对患者胸部症状进行冠状动脉、肺动脉、胸主动脉成像,观察患者肺叶及胸壁情况。结果36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病变,4例显示气胸,1例出现急性心包炎,4例胸椎压缩性骨折。结论64排螺旋CT能够对患者胸部进行清晰造影,显示患者胸部急症,对急性胸痛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及其二维三维重建在结肠占位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2例行64排螺旋CT双体位结肠扫描的结肠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结肠充气仰卧位及俯卧位增强扫描,其中20例增加了左或右侧位三期扫描,将MSCT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ADW4.4工作站采用CT仿真结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重建显示(Raysum)4种方法进行结肠重建处理,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结肠壁受损的程度、范围以及结肠外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结果结肠、直肠癌52例,全部病例均经过手术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结论 MSCT仿真结肠镜可显示结肠占位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肠壁、肠周侵犯情况,多体位扫描能使病变肠管扩张充分,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细节,提高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结肠占位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部64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不同时期分别行胸部64层螺旋CT检查,并对74例胸部CT影像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出现了肺纹理增多、肺实变和肺纤维化。结论百草枯中毒在肺部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密切相关,多层CT征象与中毒机制的对照研究对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