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65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165例患者经细胞学或结合组织学检查160例获得有意义诊断,细胞学检查对肺部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95.5%,对良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96.8%。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定位准确、操作安全,行细胞学或结合组织学检查阳性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病理依据,是一项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肺部占位性病变,如果是中央型,且伴有痰中带血者,有些可以经痰细胞学检查得到诊断,但肺部周围占位性病变往往较难通过痰细胞学检查确诊,并且也很难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确诊。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近年来新开展的重要诊断技术。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03年12月产应用该技术对42例肺周围占位病灶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准确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经皮肺及纵隔穿刺细胞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吸细胞学在CT引导下经皮肺及纵隔穿刺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提高细胞学诊断阳性率的方法.方法 CT引导下,对经皮肺及纵隔穿刺标本行细胞学检查,常规制片,HE染色,光镜下诊断,并与相应活检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肺穿刺141例,细胞学诊断恶性病变83例,良性病变24例,细胞学确诊率75.89%(107/141).原发纵隔肿物穿刺10例,仅一例确诊.结论 CT引导下针吸细胞学诊断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减少假阴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在肺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肺部肿块、12例纵隔肿瘤术中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肺部肿块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97.5%(77/79),细胞类型诊断准确率为93%(55/59),纵隔肿瘤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对未定性的肺及纵隔肿瘤本操作具有容易、安全,快速和无非发症的优点,可避免盲目进行扩大肺组织切除,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  相似文献   

5.
经皮细针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初步诊断为肺癌的非手术病例行经皮细针肺穿刺术,寻求病理支持。方法:CT定位应用7号细长针取材,涂片送细胞学检查。结果:76例中确诊肺腺癌45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3例,未定型癌16例,不能确诊6例,阳性率为92.1%(70/76)。结论:经皮细针肺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阳性率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其它检查手段未能确诊的肺内肿块针吸活检病理学诊断.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细针吸取活检组织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62例一次穿刺全部成功,病理学确诊59例,确诊率95.2%.结论:经皮肺肿块穿刺针吸活检是一种快速、微创,操作简便,确诊率高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其它检查手段未能确诊的肺内肿块针吸活检病理学诊断。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细针吸取活检组织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62例一次穿刺全部成功,病理学确诊59例,确诊率95.2%。结论:经皮肺肿块穿刺针吸活检是一种快速、微创,操作简便,确诊率高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8.
模拟定位下肺内肿块细针吸取标本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结果分析叶明束凯俊*樊日文王丽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上海200032;*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镇江212001)对于周围型和部分纵隔型肺部肿瘤的病理学诊断,常用经皮肺内肿块细针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9.
CT下定位经胸细针肺穿刺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下定位经胸细针肺穿刺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仲崇昕,王荣华,李文科章丘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章丘市250200)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临床疑为恶性肿瘤的肺内周围型小病灶30例,在CT下定位经胸细针肺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取得了100%的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在周围型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173例肺周围型病变的患者,其中男性108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活检,分析活检的临床价值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在超声引导下均穿刺成功。经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综合诊断166例,其中恶性肿瘤91例,炎性、肺结核及其他良性病变75例。仅22例发生轻微并发症,其中出血9例,气胸13例。结论 超声实时引导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是一项有效、安全的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在肺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肺中肿块,12例纵隔肿瘤术中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肺部肿块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97.5%(77/79),细胞类型诊断准确率为93%()55/59),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9例肺部肿瘤剖胸后进行快速细胞学诊断及对12例肺部肿瘤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显示,前者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8%,假阴性率为各种恶性肿抗后者细胞学诊断率为64%,假阴性率为36%,二者细胞学分型符合率为88%和71%,差别无显著性,提示:剖胸后肺部肿瘤穿刺快速细胞学诊断,能指导手术者采取更合理的手术方式,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和保留正常组织器官与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做出定性诊断的肺肿瘤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探讨该方法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胸超声检查确认肿瘤,并设定穿刺途径,采用日本八光21G PTC针,美国Bard自动活检枪和18G切割针.结果80例全部接受针吸细胞学检查,其中40例并接受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2.50%(66例),组织学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0%(36例).二种方法互补诊断正确率92.50%(74例).组织定性诊断正确率95%(76例).并发症4例(5%),其中气胸1例,咳血3例(3.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肺肿瘤的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纵隔和肺病变针吸细胞学超微结构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4例细针穿刺纵隔和肺病变细胞学光镜与电镜形态学对比研究,68例取材满意,占60.5%。68例中,纵隔穿刺9例,肺穿刺40例,肺癌胸壁转移穿刺4例和肺癌淋巴结转移穿刺15例。以光镜为基础判断病变良或恶性质,透射电镜观察病变超微结构。本组光镜与电镜组织学分型符合率50.4%(37/68)。透射电镜依据超微结构的特征对明确诊断病变的组织类型具有重要价值,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附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细针肺穿刺吸取标本的方法及对肺部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80例肺部结节病变患者,全部CT检查高度怀疑肺部恶性肿瘤,4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术前CT定位,确定穿刺深度、方向和角度,选择0.7~0.9mm穿刺针吸取标本,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学标本获取76例,获取率为95%。其中肺癌68例,结核6例,炎症2例。并发局限性气胸6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细针肺穿刺对肺部结节性病灶,细胞学标本获取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对153例肺部病变患者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所取组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分析其准确性。结果 153例中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恶性肿瘤128例,穿刺病理诊断118例,经皮肺穿刺恶性肿瘤确诊率92.2 %(118/128),假阴性10例,假阴性率7.8 %(10/128),无假阳性病例。诊断良性病例20例,良性病变确诊率为80.0 %(20/25)术后发生气胸28例,发生率为18.3 %(28/153),出血22例,发生率14.4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对肺部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模拟机定位下肺肿块穿刺活检,弥补了临床对周边型及近中央型肺肿块性质诊断的缺陷,临床价值极高。我科从1996年9月至1999年2月间,采用模拟机定位细针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男性33例,女性...  相似文献   

18.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对61例患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术的应用进行评估。方法:CT导引定位下用7号腰穿针及TEMNO活检针进行穿刺活检。结果:61例均穿刺成功,获得细胞学和组织学材料。细胞学检查敏感性80.5%(33/41),组织学检查敏感性53.7%(22/41),两特异性均为100%。并发症6例(9.8%),其中气胸5例,痰血1例.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刺术为周围型肺内占位灶明确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以来的190例病例,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方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Speed16多层螺旋CT扫描机做引导,根据患者CT扫描结果确定穿刺体位和穿刺部位,先行病灶部位薄层扫描(层厚一般为5 mm),然后根据扫描图像确定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进针角度.采用意大利Modena公司生产的18G半自动切割式活检针,按预先测定的角度、深度穿刺进针,穿刺至病灶边缘,扫描观察穿刺针与病灶的关系;如不合适,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深度和方向,再次扫描直至确认穿刺针在病灶内.然后取材.结果 本组穿刺的190例病例,181例(95%)获得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仅9例未确诊,5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肺部肿块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 1996年 10月— 1999年 12月在模拟机下细针经皮肺穿刺 78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78例 ,均经 X线胸片或 CT检查证实为肺部肿块 ,经痰或支气管纤维镜检查未取得细胞学诊断。其中男性 5 9例 ,女性 19例 ,年龄 33岁~ 76岁。肺部肿块 <3 cm者 11例 ,3cm~ 5 cm30例 ,>5 cm37例。1.2 器材和方法 采用天津医疗器械厂生产型号 FM- 型模拟机及常规 6号~ 8号腰穿针。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作穿刺点到胸膜的局部麻醉 ,穿刺前结合模拟机多轴透视以确定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