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动态空气消毒机在导管室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导管室动态空气消毒机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动态观察动态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结果 消毒后5min,消毒效果相同;而紫外线灯组在消毒后1/2h后细菌数逐渐增加,动态空气消毒机组细菌数明显低于紫外线灯组,并随时间延长,细菌数逐渐减少。结论 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持续,优于紫外线灯,适合导管室的消毒。  相似文献   

2.
我科治疗室内采用臭氧消毒机以来 ,空气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紫外线灯消毒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结 果1997~ 2 0 0 0年 15 7份样本空气培养合格率为 99.36 %。1994~ 1997年 15 6份样本合格率为 75 %。臭氧消毒机空气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消毒效果。2  讨 论臭氧消毒机是以空气为原料制备臭氧。臭氧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都具有极强杀灭力。它杀灭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其 RNA或 DNA物质完成的 ,而杀灭细菌、真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 ,继而破坏膜内组织 ,直至杀死病菌。由于臭氧消毒为空气杀菌 ,不受物体遮挡影响 ,…  相似文献   

3.
三氧消毒机用于监护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内科冠心病监护室(CCU),于1998年11月采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经应用观察,效果可靠,使用方便,现报告如下。1 结 果采用三氧消毒机和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结果见表1。表1 两种方法空气消毒效果比较序号细菌数(CFU/m3)三氧消毒机紫外线1182280216026431422214140308516529161782657122264810127999829010121286  虽然两种消毒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均符合卫生部规定的三甲医院标准,但是应用三氧消毒机测得的细菌数明显少于应用紫外线组。我院CCU病房自1998年11月成立至1999年8月,共收治各种类型心血管患者8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32…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在输血科储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实验分成2组,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设为实验组,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设为对照组。2组各消毒50次。在无人状态下,2组每次各消毒1 h;在有人状态下,实验组连续消毒,对照组停止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0 min、消毒后0 min、60 min、120 min及工作第30 min、60 min、120 min时采样,检测每组空气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状态下,消毒前后比较,2组均能明显降低空气中菌落数,消毒后室内空气符合环境标准要求。在有人状态下,对照组空气中菌落数迅速升高,至60 min和120 min时,空气中菌落数分别达(9.32±1.74)cfu/(10 min·Φ90皿)和(15.80±2.01)cfu/(10 min·Φ90皿),而实验组达120 min时,空气中菌落数始终8.0 cfu/(10 min·Φ90皿)。结论在有人状态下,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相似文献   

5.
武艳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76-3277
目的 比较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与传统紫外线对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与传统紫外线消毒分成两组,每组试验2次,分别于消毒后术前和和术后30min、60min、90min、120min做标准5点采样,置37℃温箱内培养48h后计算细菌菌落数,比较两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使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紫外线消毒组在术前无人员流动的情况下,菌落总数符合要求,随着时间延长,菌落总数量持续增加.结论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  相似文献   

6.
谭海红 《现代医院》2011,11(9):58-60
目的观察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 h,对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细菌菌落总数多少及是否有致病菌为观察指标。采用沉降法收集产房的空气样本。以血琼脂平板分别采集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前,有开窗通风1 h且每天2次及消毒前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的空气样本,在37℃培养48 h观察结果计算细菌落数及致病菌情况。结果开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开窗通风1h每天2次组空气中细菌菌数为(80±13)cfu/m3,无致病菌。消毒机消毒前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46±21)cfu/m3,没出现致病菌。两组空气细菌菌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气消毒合格率均达100%,但两组消毒后平均菌落数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后消毒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低于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后消毒组。结论开窗通风可以降低产房中空气细菌污染。有条件的情况下产房必须每天开窗开门通风2次,每次1 h后再使用消毒机消毒有利于产房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分别对医院门诊采血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后1、2、3、4 h进行空气采样,评价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静止状态下3种消毒方法消毒后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两种消毒方法在人员进入后空气中细菌平均菌落数快速升高,工作2 h后空气菌落数不符合Ⅲ类环境卫生标准要求;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人员进入后可持续进行消毒,工作1、2、3、4 h后空气平均菌落数经监测均符合Ⅲ类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不同消毒方法间空气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00,P0.001),不同采样时间空气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95,P0.001)。结论工作状态下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均能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适于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结核诊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喷雾等不同措施消毒结核诊室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空气经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处理后,结核诊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而经臭氧空气消毒机、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后,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环境要求,但是臭氧对人体有毒.结论 所试验的4种空气消毒措施,只有动态空气消毒机可用于诊室内人在情况下空气消毒,消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洁消毒维护与培训对移动式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现行使用的20台移动式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清洁消毒维护与培训前后分别对20间Ⅲ类环境的普通病房进行空气消毒并采样,干预前后共收集空气样本400份,比较干预前后细菌消亡和空气采样合格情况。结果干预前空气中细菌消亡率(57.98±11.43)%,干预后为(77.72±8.77)%;干预前病室消毒后空气采样合格率为97.00%,干预后为100.00%。细菌消亡率和消毒后空气采样合格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移动式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维护,并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能够提高空气消毒机的空气净化和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种空气消毒装置对产房空气的消毒净化效果。方法分为实验组(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照组1 (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机)、对照组2 (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机加装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沉降法和激光尘埃粒子检测仪在不同消毒时间及不同分娩阶段对产房空气中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进行采样和检测,比较三组消毒机的消毒净化效果。结果运行不同时间,实验组产房空气中检出菌数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0.3、0.5、1、2.5μm 4种尘埃颗粒数减少幅度均大于对照组1 (P0.05);消毒机运行2 h后,不同分娩阶段实验组产房空气中检出菌数增加幅度小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 (P0.05);4种尘埃颗粒数增加幅度均小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 (P0.05)。结论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产房空气有较好的消毒和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和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医院妇产科分娩室空气质量的影响,加强医院感染和消毒质量控制.方法 调查医院2009-2011年妇产科分娩室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法或醋酸氯己定喷雾法或动态消毒机法对分娩室进行消毒,空气质量检测采用平板暴露法,评价空气中的菌落数.结果 3年共采集样本120份,合格93份,合格率为77.50%;紫外线灯照射法、醋酸氯己定喷雾法和动态消毒机法的空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6.04%、78.13%、94.29%,其中以动态消毒机法的消毒质量最高,醋酸氯己定喷雾法次之,紫外线灯照射法最差,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127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62株占48.82%,革兰阴性菌38株占29.92%,其他病原菌27株占21.26%.结论 医院妇产科分娩室空气质量总体上令人满意,动态消毒机法消毒能获得更优的空气质量、消毒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12.
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与副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2000年1月~2001年9月对手术间空气消毒效果实施的监控,并对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的消毒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种消毒方法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使用空气消毒机后与设备故障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明确的相关性。结论 单纯紫外线消毒方法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消毒标准,加用空气消毒机后,未能增强消毒效果;空气消毒机所采用的臭氧消毒方法可能对电子设备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空气消毒机的使用现状。方法 2013年11月份对全院空气消毒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我院的空气消毒机共有84台,53台为紫外线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31台为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其中,空气消毒机存在消毒时间不一致、消毒时机不明确、消毒记录不规范、清洗维护不到位、护士基本知识掌握不足等问题。结论我院空气消毒机分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和静电吸附空气消毒机两种。  相似文献   

14.
1 方法1.1 产房空气消毒方法1.1.1 化学药物消毒法 喷洒过氧乙酸、双氧水或葡糖酸洗必泰。应用 GM- 1型气溶液喷雾器 ,喷药量为 5ml/ m3 。1.1.2 紫外线灯照射法  30 W紫外线灯管 ,按房间 10 m2 面积悬挂一支进行消毒。1.1.3 动静态高效臭氧消毒机消毒法 按产房实际工作情况规定消毒机型号 (动态型或静态型 )。动态型。适用于病员及医护人员在场而不影响医护人员正常工作时同时开机进行消毒 ,而且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静态型 :必须在无人情况下进行开机消毒。可达到房间空气消毒净化的效果。2 结果2 .1 化学药物方法消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DSJ多功能消毒机应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老肯牌多功能消毒机与传统的紫外线消毒分成两组,每组20例,手术间选择3,4室。3室为多功能消毒机组手术室,设置消毒时间为上午7∶00~11∶00,下午13∶00~17∶00。4室为紫外线灯消毒手术间,紫外灯消毒时间为手术前常规照射1h。分别于手术前30min、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60min,做标准前,中,后3点采样,置37℃温箱内培养24h。观察细菌含量,比较两组培养结果。结果多功能消毒机组在手术前30min、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60min均能达到二类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紫外线组在没有人员流动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二类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但随着人员流动,频繁开门,手术时间延长,菌落数量也随着增多,60min后不能达到二类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尤其适合没层流设备且手术量多、连续接台的Ⅱ类手术室。  相似文献   

16.
KL-600X空气消毒机是依靠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可进行动态消毒。在实验室,我们对其空气消毒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该机器采用紫外线机内消毒及高效过滤除菌、电动循环净化的方法,使室内空气反复循环消毒。空气消毒机内置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度值分别为114、120、117、115μw/cm^2。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应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进行手术间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动态和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静态下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后,手术室空气菌落数为0 CFU/m3,紫外线消毒后手术间菌落数为33.3 CFU/m3;动态下不同组间,F=220.423,P=0.000,P<0.01;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动态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照射消毒法。结论应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进行手术室的空气持续动态消毒,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2019年3-5月收治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所在病房采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观察组患者所在病房采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比较两组患者病房经过消毒后的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消毒前,观察组患者病房与对照组患者病房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消毒后,观察组患者病房空气中的菌落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的消毒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紫外线和二氧化氯(ClO2)消毒剂对坑道空气的消毒效果,为坑道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紫外线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法,ClO2消毒采用气溶胶喷雾法;用撞击法监测两种方法消毒前后细菌总数及真菌数,计算消亡率. 结果 紫外线消毒细菌总数消亡率为76.6%,真菌数消亡率为74.9%;ClO2消毒细菌总数消亡率为94.3%,真菌数消亡率为92.8%;两种方法消毒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消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坑道空气两种消毒方法中,ClO2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消毒方法简便、快速、安全,消毒效果好,适合坑道条件下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无菌间用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消毒和对无菌间空气消毒所需的最佳时间。[方法]采用人工染菌载体定量试验、人工染菌空气消毒试验和自然菌空气消毒试验。[结果]用70μw/cm~2强度的紫外线,对玻璃表面的大肠杆菌照射2min或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照射20min,平均杀灭率>99.9%;对空气消毒时,以70μw/cm~2强度的紫外线照射30min后,自然菌减少90%以上,对空气人工染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平均杀灭率>99.9%,达到消毒合格标准。[结论]对物体表面消毒,如只需杀灭细菌繁殖体,以70μw/cm~2强度的紫外线直接照射2min以上即可;如需杀灭细菌芽胞或目标微生物不详及需杀灭多种病毒、细菌,则需照射20min以上,对无菌间空气消毒以30~60min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