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8例患者,采取毫米波照射以及消毒溶液清洗切口等措施进行治疗,并总结分析其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出现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是肥胖、贫血、术中操作不当以及妊娠水肿等。经过积极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降低剖宫产生育率,提高剖宫产手术规范性操作,一旦出现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症状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献忠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804-3805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针对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再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结论伴有肥胖、糖尿病以及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术后没有进行微波照射理疗,是导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其诱因、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及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于肥胖、术后并发症、咳嗽、缝合、手术前没有给予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相关的高危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解决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2例,总结其易感因素及有效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3.9%,肥胖、胎膜早破、试产时间过长合并羊水Ⅲ度混浊、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术后咳嗽、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局部处理,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结论:采用彻底清洗腹部切口、提高手术技巧、加强营养、预防术后咳嗽、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脂肪液化早发现并正确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双 《当代医学》2010,16(33):88-8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造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妊娠水肿、贫血、滞产、肥胖以及术中操作不当等。充分切口引流,脂肪层不缝合,止血彻底,用丝线单纯缝合皮肤,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切口,创面内撒入糜蛋白酶粉剂等碘伏充分消毒,大黄、芒硝纱布换药,酌情应用抗生素。可以治疗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平衡营养,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是可以预防的,已经发生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0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术后咳嗽、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缝合技术欠佳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 热疗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规范应用电刀、加强营养、局部加压包扎、术中置引流管于皮下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早发现及正确治疗能促进脂肪液化的切口早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680例剖宫产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48例病例,对脂肪液化原因、防治方法和伤口愈合的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手术切口的方式和肥胖、孕期合并症等均和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有很大关系(P<0.05)。剖宫产术后使用抗生素并不会取得太好的效果(P﹥0.05)。配合理疗能够加速伤口的愈合时间。结论:通过孕期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横切口和术后理疗,可以有效防治脂肪液化。本文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间680例剖宫产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48例病例的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进行分析,提高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本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脂肪液化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树义 《中外医疗》2010,29(24):69-69
目的脂肪液化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外科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32例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脂肪液化切口均顺利愈合。结论肥胖、营养不良,暴露时间,缝合技巧等成为影响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及早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可以缩短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2011年8月1日-2013年2月1日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725例产妇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结果725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中有40例发生脂肪液化,发生率为5.52%。单因素分析显示腹壁切口脂肪厚度、糖尿病、贫血与切口脂肪液化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腹壁切口脂肪厚度、糖尿病、贫血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腹壁切口脂肪厚度、糖尿病、贫血是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本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33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肥胖、妊娠水肿、贫血、滞产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与防治。方法对72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均于术后3~6d发生,且具有独特的发生规律,经及时对症处理腹部切口渗液少、范围小者术后7~12d切口愈合;切口渗液多、范围广者术后14~20d切口愈合。结论重视早期诊断,有利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733-3734
目的:探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期间,26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护理。结果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和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减缓了脂肪液化的发展,促进了切口愈合。结论对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切口换药,观察和护理以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切口愈合的一般知识,达到减轻痛苦、促进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2010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16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者、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术后咳嗽、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热疗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规范应用电刀、加强营养、局部加压包扎、置引流条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脂肪液化早发现及正确治疗能促进切口早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波透热疗法对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2例腹部切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换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3日开始进行微波透热治疗。结果:治疗组切口脂肪液化率明显降低。结论:微波对切口具有良好的预防脂肪液化和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石学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04-220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针对102例患者行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0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在精心治疗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术前合并症(如贫血、糖尿病等)、二次手术切口、术后咳嗽、妊娠水肿、滞产、羊水污染及缝合技术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应从多方面防范切1:2皮下脂肪层液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均予以庆大霉素或利凡偌(乳酸乳酸依沙Y啶)引流或敷切口换药,TDP照射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李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09-5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胖、糖尿病、贫血、妊娠水肿、滞产、咳嗽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 针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此为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抽取产科2011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发生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有40例,分析切口脂肪液化产生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结果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缝合技术差、血糖高、体质量高等;实施预防措施对切口脂肪液化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避免剖宫产后切口脂肪液化。结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原因,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增多以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明显增多。我院对2007年3月—2010年8月40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预防和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