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姚林燕  严林娟  张华梁   《护理与康复》2021,20(11):11-16
目的 描述乳腺癌同伴支持者现状及参与巴林特小组的体验,旨在为今后的同伴支持督导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7名乳腺癌同伴支持者,以巴林特小组的方式讨论同伴支持过程中的体验,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8次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归纳出3个主题:乳腺癌同伴支持者面临压力和困境,乳腺癌同伴支持者参与巴林特小组后体验到支持和成长,乳腺癌同伴支持者希望得到更加系统化的支持.结论 乳腺癌同伴支持者在助人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挑战,巴林特小组可以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角色冲突和助人技能不足带来的压力,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同伴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
陈慧 《当代护士》2024,(2):104-108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病耻感体验,以期为医护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最大差异抽样策略,抽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南宁市某医院收治的1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19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病耻感情况可归纳为3个主题:病耻感体验(自责与沮丧、对刻板印象的认可、经济方面的自我歧视)、病耻感来源(家人、亲朋好友)、病耻感的应对策略(自我接纳、隐瞒与回避)。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具有较强的病耻感,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关注,并予以适当的心理支持。同时,应积极传播科学、正确的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知识,减少患者面临的社会歧视,为患者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模式对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予以同伴教育,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干预后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健康角色受限、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受限、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与医护人员交流、认知性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每周锻炼时间(min)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性提高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对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常规术后干预的47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对照组,行同伴支持教育的47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结果: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同伴支持教育,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社会支持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整合关于乳腺癌患者参与同伴支持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同伴支持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患者参与同伴支持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10日。按照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2篇研究,提炼出55个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新的类别,并综合出3个整合结果:乳腺癌患者参与同伴支持的动机、乳腺癌患者参与同伴支持的益处、乳腺癌患者参与同伴支持的挑战。结论 参与同伴支持给乳腺癌患者带来多方面的益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完善支持双方的匹配机制,制订规范化同伴支持方案,丰富同伴支持形式,促进同伴支持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初次入院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妇科肿瘤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及实施自我管理后,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我管理效能感问卷(SUPPH)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组患者实施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自我管理效能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自我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深入了解乳腺癌患者自我倡权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名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自我倡权意识薄弱(症状报告不主动和过度依赖医生)、自我倡权积极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逃避心态、信心不足、病耻感严重和害怕破坏医患关系)、自我倡权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医护态度欠缺、家庭成员不支持和害怕增加经济负担)及自我倡权积极体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提高疾病应对能力)。结论 乳腺癌患者自我倡权意识薄弱、积极性较差,在自我倡权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部分患者积极体验自我倡权。医务人员应多关注自我倡权意识薄弱和积极性较差的乳腺癌患者,给予其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同时也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患者自我倡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血液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血液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疾病获益感,并可归纳为4个主题:人生价值观的改变(感悟生命的意义、接受现实、珍惜当下);应对积极有效(主动学习能力提升、照护能力提升、自我调控能力提升、坚定信心和希望);获益多方支持(家人的支持、同伴及医护人员的支持);健康相关认知行为的改善。结论血液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能够从亲人的患病经历中体验到疾病获益感。医护人员应了解血液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照顾者发现疾病获益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真实体验,为构建基于内外优势资源模式的艾滋病患者个案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11月—12月对某三级甲等艾滋病定点诊疗医院的3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2个主题。主题1为内部积极应对,包括接受患者角色、疾病应对能力提升及自我成长;主题2为外部积极应对,包括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国家政策及社会支持。 结论 艾滋病患者能充分挖掘内部优势,提升疾病应对能力,并借助外部优势,提高治疗依从性。护士应以内外优势资源为引导,为艾滋病患者构建良好的外部支持体系,针对性地激发患者的内部优势,克服患者病耻感及自我歧视感,适应患者角色,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安宁疗护强调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患者进行身心全方位支持,护士是安宁疗护团队的主要成员,在协调团队及患者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安宁疗护沟通内容、安宁疗护护士沟通中的角色功能及沟通体验,其中角色功能主要是导航者、评估者、教育者、支持者,沟通体验包括矛盾束缚、负性感受及积极影响,并针对性提出改善安宁疗护护士沟通体验的措施,以期为中国安宁疗护护士参与病房沟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