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对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无胆道镜操作经验(无胆道镜经验组74例与有胆道镜经验组42例)对术中未行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行胆道镜取石的治疗情况。结果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无胆道镜经验组明显多于有胆道镜经验组(P〈0.01)。结论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有无附加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左右肝管开口处附近有无残留巨大结石、T管的放置方法是否标准),在术后胆道镜取石次数和累计取石时间上仅对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有影响,对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无影响,而且对患者结石取净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脓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脓肿6例患者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经PTCS治疗,6例患者中2例结石1次取净,1例2次取净,3例3次取净.操作过程中无需麻醉,患者无明显痛苦,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随诊至2008年4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脓肿安全、有效、微创,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法.PTCS对肝内胆管狭窄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何伦新 《现代保健》2010,(31):42-4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笔者所在科施行肝叶切除术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肝叶/段切除术中,同时行单纯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42例,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肝总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10例,肝胆管探查取石+狭窄胆管切开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7例,肝胆管探查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66例(82.5%)获得6个月~4年的随访,术后残余结石12例(15.0%),经胆道镜取净7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3例,胆瘘7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1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发病灶合理选择肝叶/段切除术,可有效解除狭窄、畅通引流,降低术后残石率及胆管炎的发生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取石(ERCP)与经皮肝胆道镜顺行取石(PTCS)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PTCS治疗,即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后即可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瘘术,术后5~7天行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术。总结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7例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治疗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ERCP与PTCS术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5例,结石取净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70.4%(P<0.05);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住院时间较短,花费相对较多(P<0.01)。结论 ERCP联合PTCS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任秀斋 《现代保健》2012,(22):104-105
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临床资料,采用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行肝叶/段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一次取尽率73.33%,残石率26.67%;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一次取尽率76.92%,残石率23.08%;肝叶/段切除术均未发生结石残留。结论:根据患者临床指征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关键,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手术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11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27岁~69岁,平均48岁。既往胆道手术史胆囊切除术11例,胆总管切开引流术7例,经T形管胆道镜取石术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胆道手术次数1次~4次。上次手术距本次入院最短2月,最长5年。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分布左肝内胆管1例,右肝内胆管2例,左右肝内胆管均有7例,胆总管并左右肝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行外科治疗的资料,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总结各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证。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50例(32.26%)。左半肝切除39例(25.16%),肝方叶切除12例(7.74%),右前叶切除5例(3.22%)。右后叶切除20例(12.90%),右半肝切除5例(3.2%),双侧多区段肝切除36例(23.22%);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78例(58.32%),经肝实质切开取石4例。结果;根据手术探查的胆管狭窄部位及范围和结石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正确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瘘道硬性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价值。方法 胆管术后残留结石患者327例,手术4周后经瘘道使用硬性胆道镜治疗,其中经T管瘘道315例,U管瘘道5例,胆肠支撑引流管瘘道7例。结果 327例患者,取石486例次,平均1.5次/例,326例患者取石成功,但14例患者残留结石。1例患者因瘘道太长或石失败,结石取净率为95.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瘘道硬性胆道镜可经术后瘘道进入大多数肝内胆管或胆总管进行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治疗,该法能解决与残石治疗有关的许多问题并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嵌顿、铸型或伴有胆管狭窄等纤维胆道镜下处理困难的残留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脓肿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8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脓肿的患者,实施PTCS,观察其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分3次取净结石的有5例,分2次取净结石的有2例,1次取净结石的有5例:患者术中痛苦少,术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随访2~4个月无复发.结论 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脓肿疗效确切,创伤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对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无胆道镜操作经验(无胆道镜经验组74例与有胆道镜经验组42例)对术中未行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行胆道镜取石的治疗情况.结果 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无胆道镜经验组明显多于有胆道镜经验组(P<0.01).结论 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有无附加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左右肝管开口处附近有无残留巨大结石、T管的放置方法 是否标准),在术后胆道镜取石次数和累计取石时间上仅对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有影响,对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无影响,而且对患者结石取净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术中或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16例,观察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碎石成功16例(100%),取净结石15例(93.75%),1例有少量结石残留(6.25%);取石1~3次,平均1.5次;并发胆道出血1例(6.25%),腹泻3例(18.75%),均对症治疗痊愈,未发生大出血、胆道穿孔及瘘道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结石残留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0例给予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疗效评定为优者15例,评定为良者12例,效果差者3例,优良率为90.00%。术后l例发生膈下感染,l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切口感染,并经处理后痊愈。术后2个月胆道镜检查显示1例左肝内叶结石合并胆道狭窄者发现结石,其余病例均未发现结石残留。本组无死于胆管炎或发生与胆管炎有关的并发症者。结论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临床应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手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盏床作用和意义。方法抽取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患者,均需手术器械取石,其中22例患者术中配合应用胆道镜.作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情况以及术后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含3例结石残留,残留率为13.6%(3/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8/2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5/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实用性较强,有效避免结石残留以及再次手术取石发生,临床认可度高,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左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叶切除治疗84例左侧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患者的术前评估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4例,肝左外叶切除26例,肝段切除24例。左半肝切除术临床效果(结石残留率、疗效优良率、结石复发率)明显优于左外叶和肝段切除术(P<0.05)。左半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与其他手术方式无差异(P>0.05)。结论左半肝切除是治疗左侧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甲亢患者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1月我院运用内镜治疗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应用内镜一次性取尽胆总管结石。术中无胆道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未并发甲亢危象、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等。结论内镜下治疗单发、较小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较高,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合并甲亢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甲亢患者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1月我院运用内镜治疗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应用内镜一次性取尽胆总管结石,术中无胆道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未并发甲亢危象、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等。结论内镜下治疗单发、较小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较高,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合并甲亢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magnetic resonance pancreaticography (MRCP) in the diagnostic process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DESIGN: Retrospective. METHOD: All 27 MRCPs performed in the period December 1997-December 1998 in the Deventer Hospital, the Netherlands, were evaluated using chart examination. The group comprised 11 males and 16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57 years (SD 3.2) with anamnestic or biochemical cholestasis. If at MRCP stones were diagnose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icography (ERCP) was performed. If MRCP was without abnormalities, no further diagnostic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The findings at MRC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at ERCP and with the clinical course. The MRCP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a 1.5 Tesla MR unit. RESULTS: In 16 patients MRCP was performed befor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in 5 there after. In 5 MRCP was performed to rule out a biliary cause of acute pancreatitis and in 1 patient because of an elevated alkaline phophatase after laparotomy for an abdominal stab injury. There was one false-positive MRCP result and no false-negative ones. Accordingly, the sensitivity of MRCP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was 100% and the specificity 9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3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高度怀疑有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用胆道镜探查并清除结石.结果: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47.8%),10例成功取出结石,阴性探查12例(52.2%),其中8例发现胆总管下段粘膜充血水肿,提示可能有过结石存在,已排入肠道.结论:对继发性胆道结石,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提高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阳性诊断率及降低结石残留率,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熊军辉 《现代保健》2014,(24):66-68
目的:研究分析多处肝切除术对复杂肝胆管结石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62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对其采用多处肝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45例顺利实施手术,清除率为72.6%,17例残留结石。术后3~6个月,14例采用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其中13例取石干净,最终结石清除共58例,清除率达93.5%。随访1~4年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复发4例,肝内胆管癌及死亡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3%。结论:采用多处肝切除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疗效显著,但不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